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经营之道 >

经营之道

出版社的踯躅与忧虑

环球企业家 2011-05-09 16:05 经营之道
(分成)有时还不够出版社的人去谈判的差旅费 盛大和汉王都来找我们谈过版权合作的事宜,但是我们决定先观
  “(分成)有时还不够出版社的人去谈判的差旅费”

  “盛大和汉王都来找我们谈过版权合作的事宜,但是我们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一家大型出版机构的数字版权负责人告诉记者,和他们一样在观望的还有许多手握优质资源的出版社,在对待这些被视为命脉的核心出版资源上,出版社们都慎之又慎。

  北京一家大型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字出版商向传统出版社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对

  于后者来说,到底能不能实现仍是未知数,“还是要让出版社真正赚到真金白银才算数”。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传统出版人士中,均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当下市面上的数字出版商的不信任感。

  “传统的出版社,对于这些数字出版商非常警惕。”从事了十几年出版产业研究的程三国告诉记者,一些大型出版社都不愿意将自己最核心的资源拿出来给这些新兴的数字出版商。

  北京一家大型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负责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现在国内传统出版社通过电子书下载而获得盈利的几乎没有,现有的几大数字出版平台,让大多数出版社拿不出足够的积极性来。

  他举例说,传统出版社要想做数字出版,首先需要自己掏钱做一些前期投入。“首先需要转换成电子书的格式,这涉及到一笔费用。”该人士表示,每个数字出版平台的支持格式不一样,每本书需要投入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转换费用,如果转换数量巨大,那对于出版社来说也是一笔不算小的负担。

  更让他们踯躅的则是电子书的定价问题。

  “表面看起来,几大数字出版平台都宣称由出版社自主定价,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上述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负责人指出,假如一家出版社准备把一本纸质书售价40元的书拿到电子出版平台上去卖,按照纸质书的30%定价,在12元左右,“但是平台自己的书为了推广都只卖一两元钱,甚至免费,我们卖12元,根本没人买”。

  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的定价自主权很小,电子书卖不出价钱来,几家再一分成,出版社最终可以获得的收益很小。

  “例如,中国移动号称和出版社6:4分成,运作下来,出版社根本拿不到4。”上述北京一家大型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负责人指出,在分成上,出版社能够拿到的最终收益很少。

  究其原因,数字出版的中间环节很多,一些中间商从中层层分成,最后分到出版社头上,能有一成就算不错了。“有时还不够出版社的人出差去谈判的差旅费。”该人士说,这养活了一大批因此而生的中间商,一些中间商从中层层盘剥,从出版社廉价拿走图书版权,“中间商和出版社动辄是8:2分成,有时是9:1分成”,最终很少有出版社真正能够依靠图书下载赚钱。

  磨铁图书数字联盟的总经理毕建伟分析说,传统出版商通常会把自己的图书数字版权看成双重属性,一种认为数字版权是商品,销售渠道越多,卖得越多越好;另一种则把这看成一种资源,开采越多,就越贬值。

  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多数出版社把数字版权看成了后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长陈昕近日表示,出版社谨慎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子书市场目前并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这种情况下,将内容授权出去不仅不能给出版社带来收益,反而有冲击传统纸书销售的风险。万一遇到不规范的操作者将电子版图书在网络上免费或廉价地散播开去,对出版社的打击难以估量。

  中国电子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屈辰晨告诉记者,还有一些出版商担心,一旦一些强势的电子出版平台运作起来,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威胁,因为这些电子出版平台掌握着最终的定价权。例如在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中,用户可以用手机费包月的方式每月获得中国移动配送的图书,例如每月花5元钱配送10本电子书。“但是配哪10本书,就掌握在中国移动手中。”上文提及的出版社数字出版负责人向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