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市场换技术”的技术依赖
《中国企业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比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对国企本身的创新有帮助吗?
金碚:我个人认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1995 年到2009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了10 余倍,年增长率接近30%,远远超过GDP 的增幅。
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但是,在我国高技术产业总量扩张的背后是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值和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承接跨国公司的OEM,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远没有成为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
但是,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
在这样的国际产业分工条件下,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且,实际上,在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市场饱和和利润摊薄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
而长期的“市场换技术”,造成了中国很多企业的技术依赖,这种依赖思想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习惯,大大制约了创新的步伐。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来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地技术模仿,尽管可能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丧失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实际上很难从简单的国际转移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