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人物 >

企业人物

汪东颖:“不能永远做跟随者”

中国政府采购报 2011-05-06 15:42 企业人物
2008年,在完成了大量基础技术和专利储备后,汪东颖决定向耗材的上游产业打印机行业进军。这一决定,不但

  2008年,在完成了大量基础技术和专利储备后,汪东颖决定向耗材的上游产业打印机行业进军。这一决定,不但遭到了内部董事会的反对,而且受到了朋友们的劝阻。“别傻了!这是国家该干的事,砸进去几个亿可能都听不到响声。此前那么多大名鼎鼎的国内IT企业都没敢触及的行业,你们凭什么做?!”

  董事会的反对和朋友的劝阻并非没有道理,相对于其他IT产品而言,打印机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一是专利壁垒,一台小小的打印机就有十几万项专利,这些专利个个都能成为后来者进军该行业的“定时炸弹”。二是技术壁垒,仅激光打印机一项就需要解决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软件控制技术、激光扫描成像控制技术、精密机械驱动部件定位精密和微胀度的控制技术、精细化工的化学合成技术等在内的大量技术问题,以及技术衔接与品质稳定问题。三是独特的赢利模式,“一分打印机,二分维修,七分耗材”的赢利模式,让跟进者的进入成本非常高,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根本等不到赚钱的那一天。

  面对这些争论,汪东颖的做法是“不争论,先论证”。汪东颖亲自组建了一支十几个人的团队,对打印机进行专利排查,经过1年多的努力,论证结果显示,利用公司在通用耗材领域专利方面的积累可以突破打印机的专利壁垒。这一结果让整个董事会非常振奋,随后布置了可操作性的执行计划:首先,与专利所有人洽谈部分独有专利的购买和使用事宜;其次,组织技术力量适度与其他厂商合作,攻克引擎的技术壁垒;再其次,着手解决微电子和硬件方面的技术难题;最后,进行技术成果转化。

  “面对这样一个行业,是什么原因让您一定要冒这个风险?”记者的提问,让汪东颖回忆起一个小故事: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汪东颖结识了一位专门从事圆珠笔出口贸易的浙江商人。交谈中,他告诉汪东颖,自己工厂生产的圆珠笔芯是以每支8分(人民币)的价格出口到国外的。为了保证企业利润,工厂每年要生产5000万支圆珠笔芯。“15亿支!这是什么概念啊?我们得消耗多少人力和物力?中国如果一直徘徊在科技含量低的下游产业链上,就永远无法改变成为他人产业劳工的命运。”谈起这些,汪东颖痛心疾首。

  “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做,既然是这样,我们离打印机行业最近,那我们就要先做起来!”汪东颖告诉记者,他们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同行花10年时间才能走完的研发之路。在奔图研发实验室,记者见到了打印机研发成功时的第一台样机——外形稍显古旧,颇似一部老式电话机。机器内部线路很多都是由焊点一个个焊接上去的,这样的打印机大约有十几台,现在都已成为奔图人的骄傲。

  奔图打印机从立项到研发成功,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上千项。为了使打印机更为易用,奔图研发团队着力解决了当前最流行的软硬件与打印机的匹配问题,光是测试过的软件,就有400多种,投入的软件测试成员达100多人。“我们打印机事业部的工程师小任,1年内主动加班1000多小时,相当于125个正常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尽管不是直接负责研发,但汪东颖对这些细节还是如数家珍。

  打印机研发成功并上市之后,汪东颖和他的团队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面对荣誉,汪东颖是这样评价他们这群人的,“其实,我们的团队都是很单纯的人,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所谓单纯,并不是一味一厢情愿地相信世界美好,而是在曾经沧海、千帆过尽之后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汪东颖和他麾下的打印机研发团队,正是怀着这颗赤子之心,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的产业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