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近期大豆收储政策的落地

第一财经日报 2011-12-06 16:32 豆类
近期随着大豆收储政策的落地,豆类短期或获得支撑。林淑娟分析:虽然收储价格低于农民的预期,但是给了市

  近期随着大豆收储政策的落地,豆类短期或获得支撑。林淑娟分析:“虽然收储价格低于农民的预期,但是给了市场一个心理底线,因此大豆、豆粕下跌空间相对有限,整体豆类相对于玉米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小。”

  胡安韬认为,如果豆粕与玉米的价差回归,那么应具备如下市场因素:第一,大豆玉米比价回归,如2011年南美大豆与玉米争地失败,大豆预期产量较玉米产量不佳。第二,国内外玉米深加工行业受到限制,如增加税收或取消相关补贴。第三,国内禽蛋产量提高,或生猪进入一个高速补栏周期。

  从周期性来看,记者观察了最近6年各年份豆粕、玉米9月合约价差的表现,发现每年5月底6月初、11月底12月初价差会出现一个极值。并且,如果5月底出现波峰或波谷,11月底也会出现波峰或波谷,颇为同步。其中仅2009年5月、11月的价差处于阶段性顶点,其余几个年份的价差则都出现了阶段性低点。

  林淑娟分析认为,5月之前养殖业生猪大量出栏,生猪进入新的周期,对豆粕的需求比较小。同时5月份是北半球的种植期,近年来争地现象较为严重,大豆的种植面积相对玉米一直在减少,因此5月后对于豆粕会有较强的支撑,所以5月份的时候会有拐点。而11月份南半球则进入了相同的种植期,类似的拐点随之形成。此外,在相同的年份,相同的天气因素可能使得5月与11月的价差出现相同走势。

  胡娇瑜判断,价差回归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玉米的补跌。胡娇瑜预计玉米将下探至1900元/吨。她表示:“豆粕和玉米的差价能长期维持在1100元,是因为在喂猪的时候,两者能产生相同的效益,如果差价偏离平衡区间的话,养殖户肯定去买豆粕不去买玉米。这会影响两个品种的基本面,从而影响到期市价格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