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已“过气” 市场面临群雄争霸
每到夏季,饮料、冷饮便成了大部分人的降暑“良药”,因而饮料市场就因酷热难当而大卖特卖,戏称“热经济”。然而,纵观2016年饮料市场,在“热经济”的背后,却多了几分弱肉强食的寒意,同时上演的还有碳酸饮料失宠,以及新款饮品同台对垒的一幕幕“新奇特”玩法,将品牌营销玩出了新高度。
走进北京任何一家大型超市的饮料区域,你会发现以往碳酸饮料霸占饮料区货架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乳制品类饮料、功能性饮料、植物饮料已经占据更大的货架区域,与碳酸饮料分庭抗礼。
中国饮料业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市场结构的更迭。在21世纪初,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主导的洋可乐曾经统治着国内饮料市场,但经过16年的消费升级后,可乐早已风光不再,并逐渐“退烧”,而以凉茶饮料、植物饮料为代表的饮品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饮料市场主力军,在国际上被称为“新生代饮料”,被认为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绿色的消费追求。
随着碳酸饮料的“退烧”,中国饮料行业的市场定位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消费者消费理念中也得以体现:一名正在买饮料的女士表示,“夏天到来,家里的小孩又爱喝饮料,听说碳酸饮料对健康不利,那只能买一些健康的果汁或者植物饮料回家备着。”
如今,不少年轻人也表示,现在买饮料都趋于理性,不会像以前那样贪图口感,会看一看口味以及成分,倾向于选择健康饮料。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会因为产品包装醒目或娱乐化节目冠名而优先关注,但醒目的包装或娱乐化并不是决定购买的原因。
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永远主导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方向,饮料行业也逃不开这则铁律。为了满足消费者趋于理性、健康化、娱乐化的饮料需求,国内饮料新品不断,营销风格也出现分化,或赞助真人秀、或推出高端定制、或塑造健康饮品形象……眼花缭乱的营销推广,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这个夏天的饮料市场注定热闹非凡。
“百家争鸣”的饮料营销背后,代表的是2016年上半年中国饮料市场的新品爆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饮料单品超过450种,今年夏天新上的有近70个,占了总单品的15%,而凸显了健康、营养属性的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中,源自德国的果倍爽不仅是果汁饮料新品,更是开启了“少儿专属果汁饮料”全新品类,针对6-15岁的儿童提供天然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的果汁饮品。而这些新品的普遍售价也高于最为主流的2~3元的饮料价格,饮料消费趋向高端化,这表明中国饮料行业正在进行着积极的市场化升级。
新品不断的2016年上半年饮料行业,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属性的饮料市场趋势,泛娱乐化的社会整体风尚,也注定了营销推广风格的多样性。
果倍爽作为2016年饮料市场的黑马,赞助《中国新声代》第四季、开展“绿茵星生代”校园足球项目、携手羽毛球世界冠军进行暑期促销、联手北大双胞胎作家跨界发布330ml新品、开启果倍爽工厂探索之旅、联合其他品牌打造公益性的快乐亲子联盟……忙得不亦乐乎。得益于德国品质、营养健康、独特包装、专属化、娱乐化的品牌形象塑造,果倍爽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儿童果汁饮品类的行业霸主。
与果倍爽相对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不同,小茗同学主打赞助《我去上学啦》第二季打造娱乐化属性突出的品牌形象;激活π、爆趣珠、橙PLUS柠、缇拉图则分别邀请王力宏、周杰伦、宋仲基、张天爱等明星为其代言,猛攻“粉丝经济”。
整体来说,2016年的上半年是中国饮料市场遍地开花的一年,也是红海竞争的一年。众多新品的推出,风格各异的营销策略,其目的终究是打造万众瞩目的饮料爆款,并以明星爆款为据点进行更多爆款的打造,以此模式寻找企业的新增长点。但在中国巨大的饮料市场中,从不缺乏新品,缺乏的是创意及核心竞争力,谁能够以创意营销赢得关注度,并依靠产品核心竞争力将关注度转化为实际销量,才有可能成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