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造酒,打造地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上)
2007-09-14 11:50
网络营销
在产品同质化时代,仅有原料、工艺、技术上的优势,是创造不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品牌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物理属性的满足,更需要情感和精神的寄托。 酒与文化,注定了天生的缘份,或者说,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品牌,也是一种文化。 案例一:
张安丰,新品牌做成老字号 陈皮酒是江苏东台市(隶属盐城地区)著名的传统特产,是黄酒家族的一员,相传始创于北宋,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陈皮酒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配以陈皮、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采用传统工艺精酿而成。该酒营养丰富、味醇而甜、酒性温和,刺激性小,不仅是一种男女老少皆宜的佐餐佳品,而且具有活血化淤、开胃理气、滋阴补肾之功效,有较好的保健价值。 此时,东台的王总找到北京蔚蓝远景营销顾问机构,希望开发一款中高档陈皮酒。 在江苏盐城地区,酿造和饮用陈皮酒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陈皮酒的消费人群十分广泛,无论是政府官员、老板阶层,还是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喜欢喝陈皮酒。许多人是喝着这种酒长大的,早已形成了一种消费习惯。不仅如此,陈皮酒也被当成当地特产,受到外地游客的喜欢。这些年来,陈皮酒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一带。 而目前盐城市面上的陈皮酒,只有“鹤兴”一个品牌,品种虽有七八种,但都走低档路线,价格从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鹤兴”陈皮酒系列产品摆在一起,无论是简装,还是精装,它们包装都比较简陋,看上去杂乱无章。“鹤兴”陈皮酒的低端形象,使得它的市场一直局限在家庭消费和中低档餐饮市场。 “鹤兴”虽然是市场领导品牌,但知名度并不高,79.5%的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喝的陈皮酒是什么品牌,这与“鹤兴”的包装和市场推广有关。在“鹤兴”陈皮酒的包装上,“鹤兴”两个字和商标都非常小,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来,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是“陈皮酒”。在推广上,“鹤兴”一直宣传的是“陈皮酒”这个类别名,而对“鹤兴”提及很少。另一方面,消费者大多没有品牌消费意识,他们只认“陈皮酒”三个字。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消费者对陈皮酒的历史所知甚少,只有2%的被调查者知道陈皮酒的来历。 有了对市场、产品、消费者、竞争对手的直接接触和把握,策略思路和创意设计就有了依据。市场需要一个中高档陈皮酒品牌,而且留下了第一品牌的空隙。但途径是什么?定个高价,再配上“豪华”一点的包装,产品和品牌就高档了? 答案是否定的,正确的策略是,超越价格因素,创造消费者的“价值感”,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调研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传统产品,“最正宗”的产品是最具有“价值感”的。 品牌核心价值设定以后,品牌元素的设计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口号以及产品包装等,就都应该围绕诠释“正宗”的核心价值,体现“价值感”而展开创意和设计。 产品的名字一定要带有“老字号”的感觉。调研小组研究了50多个“中华老字号”,发现“老字号”命名大多走两条路线:一些是直接使用人名,多半是创始人的名字,如“张小泉”、“王致和”等;一些则带有“堂、坊、村、斋、轩”等表示处所的后缀词,如“同仁堂”、“稻香村”等。 在小组查阅陈皮酒资料时,发现在陈皮酒的酿造史上,有两个人具有独特的地位:一个是宋代酿酒大师张安丰,一个是一代名相范仲淹。张安丰是陈皮酒的发明者,而范仲淹是陈皮酒的改进者,他在张安丰陈皮酒配方中添加了几味中药,并资助张安丰开办酒坊,使陈皮酒得以造福一方百姓。 作为历史名人,范仲淹的知名度很高,但“范仲淹”三个字无法注册。“仲淹”、“范相”不够响亮,也不够直接。于是,调研小组决定选择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张安丰”作为产品名称。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可以体现出“正宗”,毕竟张安丰是陈皮酒的发明者,经过传播后更容易与陈皮酒形成一对一的联想。 当把品牌命名方案传真给王总时,王总非常满意。他马上派人到北京注册商标,并着手成立张安丰酒业有限公司,二十天后,张安丰酒业有限公司在盐城市挂牌成立。 “张安丰”这一名称还只是有“老字号”的感觉,因此品牌标志的设计应该进一步予以强化。在参阅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小组设计了一个慈祥、智慧的老人头像作为“张安丰”的品牌标志。 品牌核心价值已经定位为“正宗”,因此,张安丰的品牌口号不仅要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还应该体现另一个策略,就是在“张安丰”和“陈皮酒”之间建立一对一的联想,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只有“张安丰”陈皮酒才是正宗的,其它品牌都不正宗的感觉。最终,“千年陈皮酒,源自张安丰”新鲜出炉。 当然,仅凭一句口号,无法形成“张安丰”与“陈皮酒”一对一的联想,如果没有一些证据支持,消费者不一定会认可“千年陈皮酒,源自张安丰”这个说法,因此传播“张安丰和陈皮酒”的故事十分必要。 为品牌讲故事是许多知名品牌的聪明做法,感人、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地传播品牌信息,让品牌润物细无声地走进消费者心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牌。 于是,我们根据流传在东台一带的民间传说,为“张安丰”编撰了一个完整的品牌故事——
“张安丰”陈皮酒的由来 传说东晋永和年间,恶龙作乱,东台这片地方水患不绝。一天,陈皮庄的陈子、皮子兄弟舍身刺死了恶龙,海潮退去。 重获安宁的村民们含泪将陈、皮兄弟合葬一墓,并把他们刺死恶龙的树干植在墓前。第二年,那树干上竟长出了绿叶,结出了黄色神果,味同柑桔,鲜美无比。村民们吃着神果,更加怀念陈、皮兄弟,为纪念他们,就把桔壳称为陈皮。 宋朝年间,一代酿酒大师张安丰途经陈皮庄,听说了神果的故事,很感兴趣。他采桔壳晾干,配上党参、糯米酿酒,酿出的酒红而不艳,黄而不俗,入口香甜。张安丰将它命名为陈皮酒。此酒不仅绵甜爽口,而且能舒筋活血,健身祛病。 当时,一代名相范仲淹正在东台筑堤治海,一同前来的范母不幸患了风湿病,久治不愈。张安丰夫妇听说后,就献上几坛陈皮酒为范母治病。不久,范母的风湿病竟神奇地痊愈了。范仲淹喜出望外,因为当时筑堤民工、官兵风湿缠身,工程进展十分缓慢,此酒正好可以治病。为使陈皮酒药疗效果更加显著,范相在张安丰配方中又加入了黄芪、当归,把改良后的配方交给张安丰,让他酿造新的陈皮酒,为民工、官兵治病并造福百姓。 几天后,在范相资助下,“张安丰酒坊”正式开张了。张安丰用新配方酿出了千坛陈皮酒,治愈了无数筑堤民工、官兵的风湿顽疾。利在当代、造福千秋的“范公堤”很快便俯卧在东台大地上。 从此,“张安丰陈皮酒”名扬四方,香飘千古。 调研小组决定以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张安丰”陈皮酒的包装中放入一本连环画,消费者在等待用餐的时候,就可以浏览这个故事,从此知道陈皮酒的来历。并借此建立“张安丰”陈皮酒最正宗的联想。
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