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傍”字辈企业
2007-07-09 13:53
网络营销
官司,又见官司!近来国内企业间的官司屡屡不断,一番法院上的唇枪舌剑后,赔款,道歉,又有新的纷争,开始新的纠缠。记者发现,最近的官司都集中在一个“傍”字上。傍品牌,傍技术,傍商标,搭上了市场成功者的快车,而傍的背后,自然是利益的驱动。
案例一:傍品牌傍得招牌真假难辨
争执一时的“诸葛酿商标战”又起波澜。在刚刚结束的2004年中国(广州)酒饮产品交易会上,江口醇诸葛酿董事长张超先在公开场合把两瓶其他品牌的诸葛酿扔在了地上,并明确表示,要将自己的权益保卫到底。
关于诸葛酿商标纷争已久成为今年行业内的热点。事情来由于江口醇诸葛酿在1999年登陆广东市场的成功,江口醇酒业集团诸葛酿营销总监陈宇表示,随后便有大量的带有“诸葛酿”名称的酒品牌纷纷进入市场,仅来自四川的就有7家。有的仿冒厂家在促销时竟然说是诸葛酿的新包装产品,或说是诸葛酿第三代产品。他表示,诸多诸葛酿都是在2002年登陆广东市场,离江口醇诸葛酿的进入以及市场开拓晚了3年。自己当年辛苦开拓的市场,树立的品牌形象被人傍上,江口醇诸严最终只有“仙乐诸葛”商标注册成功,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总是以别人抢注而无奈放弃。如今,他们只有向法院起诉。
案例二:傍技术傍得产品良莠不齐
奥丽侬公司近日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历时近三年的“中国内衣专利第一案”有了最后的了结。被法院宣判侵权的嘉莉诗、安丽丝、戴维芝、依之妮等内衣品牌先后向奥丽侬公司支付了共计29万余元赔偿金,这场技术侵权大战以原告的胜利而告终。2002年11月,奥丽侬公司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称该公司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健美调整衣在2002年6月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在投入市场后大受欢迎,但也遭到大量技术上的仿冒,因此将嘉莉诗、安丽丝、戴维芝、依之妮等内衣品牌告上被告席,称被告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擅自仿照该专利并将其使用在生产的某款内衣上。这对奥丽侬公司来说,因为市场上对技术的克隆、模仿,也导致了品牌的难以建立和维护。
对此,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总裁何炳祥认为,这也是导致国内内衣产业没有垄断性的大品牌。他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内衣产业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约为200亿—500亿元,但迄今为止,就连作为行业老大的“黛安芬”销售量也不过几个亿,根本没有垄断性品牌出现。“中国内衣行业里普遍的‘克隆’现象,导致了品牌的难以建立和维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内衣行业是在‘克隆’中发展的。”
因此,业内要求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然而,即使这个问题在上个月召开的首届内衣行业峰会提上了日程,业内人士仍然认为,靠“克隆”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内衣产业,要想在短时间内消除“克隆”模式是不现实的,而企业也正是需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记者手记:学会防傍技术
这样搭成功者的顺风车的企业太多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通常纠纷集中在商标和技术的注册方面。而且越出名的商标和品牌,越成功的技术,被傍的就越多。“很多企业一开始为省钱,没有进行预防性的商标和技术的注册。”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的曾?辉律师这样指出,另一方面,在企业开发出多项技术的时候,很多当事人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不知道哪项技术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当这些品牌和技术有了不凡身价后,往往遭到被人傍上的命运。
因此,有专家提出,提高企业自身的意识,学会防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对相近的商标进行有预防性的注册,对技术也尽早申请专利,并聘用代理机构监视公告与市场动向,尽早发现问题进行阻止。
在采访中,还有一种声音值得企业注意的是,不要等商标或者技术丧失了新颖性再去注册或申请专利,引起与众多分羹者的官司,因为市场往往只青睐具有前瞻性的勇者。
案例一:傍品牌傍得招牌真假难辨
争执一时的“诸葛酿商标战”又起波澜。在刚刚结束的2004年中国(广州)酒饮产品交易会上,江口醇诸葛酿董事长张超先在公开场合把两瓶其他品牌的诸葛酿扔在了地上,并明确表示,要将自己的权益保卫到底。
关于诸葛酿商标纷争已久成为今年行业内的热点。事情来由于江口醇诸葛酿在1999年登陆广东市场的成功,江口醇酒业集团诸葛酿营销总监陈宇表示,随后便有大量的带有“诸葛酿”名称的酒品牌纷纷进入市场,仅来自四川的就有7家。有的仿冒厂家在促销时竟然说是诸葛酿的新包装产品,或说是诸葛酿第三代产品。他表示,诸多诸葛酿都是在2002年登陆广东市场,离江口醇诸葛酿的进入以及市场开拓晚了3年。自己当年辛苦开拓的市场,树立的品牌形象被人傍上,江口醇诸严最终只有“仙乐诸葛”商标注册成功,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总是以别人抢注而无奈放弃。如今,他们只有向法院起诉。
案例二:傍技术傍得产品良莠不齐
奥丽侬公司近日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历时近三年的“中国内衣专利第一案”有了最后的了结。被法院宣判侵权的嘉莉诗、安丽丝、戴维芝、依之妮等内衣品牌先后向奥丽侬公司支付了共计29万余元赔偿金,这场技术侵权大战以原告的胜利而告终。2002年11月,奥丽侬公司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称该公司设计出的一种新型健美调整衣在2002年6月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在投入市场后大受欢迎,但也遭到大量技术上的仿冒,因此将嘉莉诗、安丽丝、戴维芝、依之妮等内衣品牌告上被告席,称被告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擅自仿照该专利并将其使用在生产的某款内衣上。这对奥丽侬公司来说,因为市场上对技术的克隆、模仿,也导致了品牌的难以建立和维护。
对此,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总裁何炳祥认为,这也是导致国内内衣产业没有垄断性的大品牌。他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内衣产业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约为200亿—500亿元,但迄今为止,就连作为行业老大的“黛安芬”销售量也不过几个亿,根本没有垄断性品牌出现。“中国内衣行业里普遍的‘克隆’现象,导致了品牌的难以建立和维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内衣行业是在‘克隆’中发展的。”
因此,业内要求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然而,即使这个问题在上个月召开的首届内衣行业峰会提上了日程,业内人士仍然认为,靠“克隆”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内衣产业,要想在短时间内消除“克隆”模式是不现实的,而企业也正是需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记者手记:学会防傍技术
这样搭成功者的顺风车的企业太多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通常纠纷集中在商标和技术的注册方面。而且越出名的商标和品牌,越成功的技术,被傍的就越多。“很多企业一开始为省钱,没有进行预防性的商标和技术的注册。”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的曾?辉律师这样指出,另一方面,在企业开发出多项技术的时候,很多当事人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不知道哪项技术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当这些品牌和技术有了不凡身价后,往往遭到被人傍上的命运。
因此,有专家提出,提高企业自身的意识,学会防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对相近的商标进行有预防性的注册,对技术也尽早申请专利,并聘用代理机构监视公告与市场动向,尽早发现问题进行阻止。
在采访中,还有一种声音值得企业注意的是,不要等商标或者技术丧失了新颖性再去注册或申请专利,引起与众多分羹者的官司,因为市场往往只青睐具有前瞻性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