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阴霾笼罩下的圣诞购物季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1-15 10:05 网络营销
2008年的圣诞购物季在金融风暴笼罩下显得有些特别。对众商家而言,在这个采购大季节,要不崛起,要不死亡。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到圣诞节这段期间,是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圣诞购物季。往年这时候,欧美消费者会排起长队彻夜疯狂购物,商家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来分享这

2008年的圣诞购物季在金融风暴笼罩下显得有些特别。对众商家而言,在这个采购大季节,要不崛起,要不死亡。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到圣诞节这段期间,是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圣诞购物季。往年这时候,欧美消费者会排起长队彻夜疯狂购物,商家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来分享这块大蛋糕。不过, 2008年的圣诞购物季在金融风暴笼罩下显得有些特别,消费者的购物热情随着寒流的侵袭逐渐变淡,购物季也从黑色星期五的高热开始慢慢降温。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美各国消费者缩减圣诞支出,零售商们处境艰难,有些甚至在圣诞节前夜轰然倒塌。而在中国,与圣诞节息息相关的中国供应商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正在摸索自救的方式。手头相对宽裕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都市白领,则盯上了那些平日里买不起的大牌商品,新的消费风正在悄然 袭来……  
  欧美消费者捂紧钱包 在最近一项针对欧洲人的民意调查中,回答“最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是什么”时,人们给出的最多答案是:现金。 2008年,大部分欧美消费者选择捂紧钱包过圣诞。 美国盖洛普 Gallup Inc的数据显示, 2008年美国消费者人均仅计划在节日礼物上支出 616美元,较 2007年大幅减少 29%。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也预测今年购物季的零售额将创六年来新低,预计 2008年感恩节后 3天的购物人潮将由 2007年的 1.35亿人减至 1.28亿人。德国权威民调机构模范-环亚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公布的一项 1000人参加的电话民调结果显示, 2008年德国人购买圣诞礼物的人均计划支出为 242欧元,少于 2007年的268欧元。而不打算购买圣诞礼物的受访者比例则比 2007年增加了一倍,达到 4.8%。

  人们在缩减开支的同时,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只选择最“需要”的商品。 NPD集团首席零售分析家马歇尔 •科恩说:“今年消费者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在谨慎地寻找最划算的交易。他们预算意识很强,完成预计目标后就要回家了。 ”  

  商家打折也疯狂 由于销售萎靡,很多商家早在 10月份就纷纷打折,迫使 2008年的圣诞购物季提前来临。在洛杉矶街头,许多商店门口都立着“清仓大甩卖”、“商店关门倾销”、“所有商品折价处理”的招牌。商品降价幅度之大、维持时间之长是多年来少有的。 为了逆市求存,众商家都以廉价吸引顾客。比如, Gap Inc.的商店对毛衣买一送一亚马逊 (Amazon.com Inc.)推出 200美元一部的 iPod Touch音乐播放器; Target Corp.网站出售 299美元的 26寸液晶电视;沃尔玛的任天堂时款 Wii游戏机,只售 249.24美元;玩具反斗城也宣布延长服务时间及货品一律五折。 那些打折商品和廉价商品引发了消费者疯狂抢购。加州大学华裔教授王女士在购物季的花费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总和。她说:“我是因为缺钱才去抢购,我这么做能省很多钱,今后 10年我的一家不用再买服装和鞋子了”。纽约 Valley Stream一家沃尔玛商店的员工,在购物季第一天开门时被蜂拥而入的抢购人群踩踏致死,成了购物季首日的牺牲品。
 与以往购物季不同的是,奢侈品也加入打折行列,推翻了大工业下“奢侈品价格只升不降”的格言。在全美最好的奢侈品购物地点波道夫 •古德曼 (Bergdorf Goodman),名牌手提袋堆满了柜台,价格已下降 40%。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 (Saks Fifth Avenue)感恩节疯狂大减价,价格高达2950美元的红色华伦天奴(Valentino)晚礼服打三折,意大利高级品牌 Loro Piana的羊绒男装夹克,从 2000多美元降到 329美元。 这一系列降价让人怀疑,在金融危机过后,那些奢侈品牌还能否恢复往日的尊严。但目前对大多数零售商而言,降价不仅仅是挽救圣诞购物季,更是挽救整个商业生命。 

  圣诞树不再是摇钱树 往年圣诞购物季是商家的黄金销售时期,大约 40%~ 60%的销售额在这一季节实现。但是 2008年的购物季却给了艰难求存的众商家当头一棒,整个购物季呈现出由热变冷逐渐降温的趋势。 根据全美零售商联合会( NRF)的数据,从 11月 27日感恩节到 11月 30日这四天中,购物者人均消费增长 7.2%,接近 373美元,其间总计支出为 410亿美元。尽管消费表现可观,但是行业分析师们却并不乐观。 NRF发言人 Ellen Davis指出:“黑色星期五不能挽救整个假日购物季,零售销售额和零售利润不是一回事,他们卖出的每一件东西利润都极其微薄。 ” Redbook Research公布的全美零售指标显示,美国 2008年 12月前两周的全美连锁店销售额较上月同期下降 0.7%。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 12月前两周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1.1%,预期为增长 0.6%。很多零售商预计,在疲软的经济大环境下, 2008年的年末购物季将惨淡收场。 英国和德国的情况也很糟糕。到 2008年 10月为止,英国零售业的销售量连续下跌 5个月,消费者信心也创下历史新低。 11月零售额虽然有所回升,但较 2007年同期升幅则降至 2006年 2月以来最低。德国经济研究所 (Ifo Institute)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12月份 Ifo商业景气指数从 11月份的 85.8跌至 82.6,为连续第七个月下跌,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 84.1,也是 1991年该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 网络购物扶摇直上 经济寒流下,网络购物的升温给这个购物季带来些许暖意。虽然消费者在控制圣诞节的预算,但却加大了网上购物力度。根据 PriceGrabber.com对 2641名网上消费者的调查显示,经济形势是影响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关键因素, 97%的消费者预计 2008年的圣诞假期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网上购物。 据市场研究公司 comScore预测, 2008年美国网络销售额约为 290亿美元,与 2007年基本持平。据 comScore调查,仅有 12%的受访者表示购物开支将高于 2007年,但网络购物者的这一比例却为 32%。在 44%表示购物开支将低于 2007年的受访者中,有 19%表示网络购物开支将高于 2007年。像易趣(eBay)和亚马逊( Amazon)这样的网上购物商城,在购物季都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在英国,网络销售在购物季一枝独秀,大有超过店铺买卖的趋势。一家名为“零售互动媒体”的机构,网上消费额在 2008年 12月1日这天就达约3亿英镑,平均每笔交易成交额在 65英镑左右。同时,一些打折购物网站的访问量也在逆市上升。 

  中国 消费者与供应商喜忧参半 相对于精神不振的欧美消费者,手头略有余钱的中国消费者则拉开了扫光各国便宜货的架势。由于海外商品价格一路下滑,中国血拼族瞅准机会,大肆抢购一些平时根本买不起的大牌商品。 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商家,从10月份开始就打折促销,高档化妆品和国际名牌服装成了中国消费者的抢手货,各大商场人满为患,显示着旺盛的消费力。 与以往出国购物不同, 2008年的圣诞购物季,中国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海外血拼计划。日本的 jshoppers网站则实行所有订单免运费活动,直到圣诞节当天。易趣推出“美国直送”业务,让消费者分享海外代购的实惠。意大利的拉斐尔集团,也推出古驰、 Prada、阿玛尼、范思哲等顶级品牌,价格比零售店低 40%。在一些海外购物网站,商品的差价可达 50%。 但是,与欧美国家联系紧密的中国供货商们,日子并不好过。西方国家在圣诞购物季的低迷消费,直接导致中国供货商的订单减少,被迫自救。 2008年前 9个月,玩具出口大省广东的出口企业数量锐减,前 9个月的出口量只有 2007年的 6成。蜡烛的出口也遭遇寒流,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8年下半年各蜡烛企业的出口贸易至少缩水一半。出口转内销成为这些厂商的自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