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明天的接班人
80后 明天的接班人
《酒世界》: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酒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目前而言,中国酒行业具备了哪些特征?
赵义祥:综合性来讲,在中国要谈酒首先要分三个方面,即人群、地域和群体。第一,人群,不同的人群消费酒的档次是不一样的,对酒水需要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第二,地域,今天中国经济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在酒行业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像葡萄酒、洋酒在经济发达的南方、东部非常流行,并且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而在东北、西北地区的成长却是有限的。对于白酒,是以板块来划分,比如名酒板块,以湘酒、川酒、贵酒、徽酒、鲁酒,这些板块为标志。第三,群体,中国自古有两大消费文化,一个是酒,另一个是茶。茶自身是高雅文化的象征,群体特征更明显。而酒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副食消费品,和茶有着不同。对于茶,人们选择的自主性较强,喜欢的人可以喝,而不喜欢的可以不喝。对于酒就不同,即使有些人不爱喝酒,可有很多场合也必须得喝,这就是酒在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特性,是人们无法回避的。
《酒世界》:80后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他们成长的环境和60后、70后截然不同, 80后对于酒水的消费会如何选择?
赵义祥:80后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将会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因为80后是改革开放的一代,身处于中国物质生活水平发生急剧变化的年代,接受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所以跟60后、70后截然不同。60后与部分70后是出生在文革或者更早的年代,而8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是被称作中国小皇帝的一代,他们都非常张扬、非常自我,追求随心所欲。80后对新生事物,特别是对能直接改变他们心情的新奇事物都很容易接受,并且喜欢跟随潮流,潮流这两个字在80后身上比70后身上反映的更加明显,
在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经济群体。目前,30-50年龄段的人群是中国经济群体的主力军,而80后处于接班前期。80后对于酒水的消费,同样也必然会受到前辈们的影响。酒水消费场合主要分为政务、商务及日常饮用。80后对低度酒、洋酒、葡萄酒的消费行为主要发生在80后自身的群体之中,以及他们日常的休闲饮用。酒市场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务和商务的主流人群,而80后在政务和商务场合将不得不跟随主流选择常规白酒。
白酒的国民特性
《酒世界》:80后热衷于喝洋酒、葡萄酒,而对白酒却没有多大兴趣,您认为这种趋势在以后会不会对中国的白酒业产生冲击?
赵义祥:虽然80后热衷于喝洋酒、葡萄酒,但我们必须看到,现在中国洋酒、葡萄酒这两大消费并没有形成气候,只是在局部区域比较流行。举个例子,在洋酒、葡萄酒最早流行时期有一个叫珍露(“修改为“真露””)的韩国品牌刚刚进入中国,就引起了白酒界某些营销人士和一部分酒厂恐慌,认为洋酒时代来临了。甚至有人说,白酒由原来800多万吨到现在300多万吨,已经呈现出夕阳工业的特征。我认为这是对中国白酒的缺乏了解的表现,这种缺乏既缺乏面的广度也缺乏相应的深度。
首先,如果你到中国的东北和西北的很多地方就会发现,喝白酒的民族性被充分的体现出来,在那里根本轮不到洋酒和葡萄酒当家。另一点,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酒行业出现了白酒低度化的现象。中国白酒的低度化以2007年召开的一次白酒低度化高规格研讨会为标志,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可如今,中国白酒低度化趋势还只是在中国消费传统低度白酒的区域起作用,其他区域虽然也有所变化但不是很大。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充分看出中国白酒的国民性。中国国民特质的血缘还是非常深厚,他不会轻易为外来酒水所改变。虽然洋酒和葡萄酒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是有原则性地增长,我们要看到他们的起点是很低的,在中国整个酒水市场的占有率还是非常小。
《酒世界》:随着80后的崛起,洋酒和葡萄酒的快速成长,中国人喝酒的习惯会不会有所改变?
赵义祥:消费习惯的改变分为两种,一是受经济文化的影响;二是决定于口味习惯。受经济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可口可乐在中国被逐渐接受的过程看出端倪。中国人当初对可口可乐这个牌子一无所知,只因它来自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代表着一种强势的先进文化,比起来自其他落后国家的饮料,国民就易于接受,接受程度普遍会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强势经济文化在影响弱势经济文化;第二个是决定于口味习惯。可口可乐能够走遍全世界,除了号称“世界第一饮料”的强势品牌效应以外,还因为它是属于清凉型的饮料,具备了世界性的口感。只要是人,他都可以接受清凉型的消费特质,可口可乐就是因为产品具有了走向世界的消费基因,加上世界第一的强势品牌效应,才得以风行世界。
葡萄酒在中国的基因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据考证,夜光杯的原产地在今天的酒泉。可是由于葡萄酒和洋酒主要消费是在欧洲,在这一世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葡萄酒和洋酒对外有很强的影响力。洋酒、葡萄酒在中国的成长,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更多的是潮流性消费和场合消费,也就是属于一种氛围消费。真正热爱洋酒、葡萄酒,觉得好喝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中国人对洋酒、葡萄酒也缺乏基本了解,更多的是追随时尚和潮流。
喝酒更多的是一种国民习惯。今天喝酒的主体主要是20岁以上到60岁之间的人群,对于这一人群更多的是中国酒水营销方式在影响着他们的选择。葡萄酒的口感以酸涩为主,仅从口感来讲,女士可以接受。对于男士,喝葡萄酒是因为夜场、婚宴等一些场合的需要。而从身体健康考虑,葡萄酒具有“血管清道夫”的作用,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
虽然洋酒、葡萄酒在中国还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可以低起步两位数的增长,但它在中国的消费依然还是一个小酒种。洋酒、葡萄酒只有从夜场走向商超,走向家庭自饮,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一个民族的消费习惯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白酒就像中国的书画、文字一样有很强的民族性,依然是中国人的主流,从中国书画名家的古董价值越来越增值就可以看到这一点。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名酒在国际上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而80后对名优酒消费的换代升级,不是抛弃性的换代升级,而是改良性的换代升级,相当程度上中国的名优酒会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