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央视标王太子奶被清盘
昔日央视“标王”太子奶被清盘-食品产业网
尽管太子奶托管方和湖南省株洲市新闻办均称“不清楚是不是破产”,但晨报记者从太子奶临时清盘人――保和顾问得到证实。
不过,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昨晚发表声明称,反对任何人、任何机构以破产方式处理债务,将对21亿元债务“终身负责”。临时清盘人:
目前所有信息需要保密
根据昨日媒体的报道,太子奶的投资者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大的债权人是花旗集团。而开曼群岛大法庭已委任香港保和顾问(BorrelliWalsh)作为太子奶的临时清盘人。
对上述消息,株洲市政府新闻办一负责人表示,自己是在网上看到的,“但没有接到通知,不清楚太子奶是不是破产了。”
记者随后又联系到香港保和顾问的媒体公关陈先生。对方表示,保和顾问的确是太子奶案的临时清盘人,“会根据法庭要求调查处理。”陈先生拒绝发表更多评论,称目前所有信息保密,“不方便给资料”。
业界猜测:
彻底“变脸”后继续运作
据了解,2009年2月,株洲市政府通过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与株洲高科集团组建株洲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租赁太子奶集团核心资产,实施“封闭式”生产经营。高科奶业由此成为太子奶经营权的实际控制者并持续至今。
昨日,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向媒体表示,目前太子奶在高科奶业的托管下生产经营一切正常。破产清算只是进行重组的必要程序,太子奶将引入新的投资方。
在接受采访时,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总经理娄向鹏表示,太子奶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各种手段融资,太子奶并没有好好做实业经营,所以破产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业内人士猜测,此次破产可能只是太子奶公司重组、剥离债务的一种方式。
后续影响:
经销商受波及程度最深
“如果太子奶破产,经销商和牧场奶牛会是主要的受害者。”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专家、副教授陈连芳认为,太子奶的经销商都是先付款再拿货的,“如果太子奶破产了,货没了,经销商的货款肯定会出问题。”
事实上,从2008年4月开始,太子奶从212名经销商处筹得的5600万元已去向不明。为此,多名太子奶经销商向媒体曝光此事希望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创始人李徒纯:
将终身负责21亿元债务
昨晚9点,太子奶集团发表声明称,在境内尚未收到任何国内外司法机构有关太子奶清盘的法律文书,英、美法系的法律不适合中国的法律,也不会对太子奶构成任何影响。“花旗银行的行为完全是单方面的;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负责。”太子奶称,已与11亿小债权人签订了3-7年分期分批还款协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债权人的支持,目前任何人宣布破产都是非法的。太子奶集团及大股东李途纯先生个人一直反对外资恶意收购太子奶,也反对任何人任何机构以破产方式处理债务。经审计太子奶集团实际资产50.9亿(其中商标无形资产20亿,房产土地30.9亿),负债21亿(其中银行10亿,其他债务11亿),完全属于良性负债范围。
李途纯本人还郑重宣布:“即日起李途纯本人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的归还。我们完全有能力归还,90%的债权人经沟通已达成或即将达成协议,即日起至10月1日止,欢迎未签订还款协议的债权人到公司总部(株洲)可以签订分期分批还款协议,一经签订,我们将按合同还款。”
[新闻链接]
昔日“标王”为何遭遇破产?
1997年10月,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得1998年度央视日用消费品“标王”。
一个发展势头正浓的明星企业,为何在全国布局初定且酝酿上市的过程中突然破产?业内猜测可能源自以下四种原因。
盲目扩张――太子奶扩张太快,建厂投资规模过大,这对企业来说非常危险,因为一旦市场对企业产生怀疑,经销商打款、原料企业赊账也会变得困难,太子奶目前就是面临这种战略困境。
与投行对赌――2006年11月,太子奶当家人李途纯与三家投行签下“对赌”协议:在收到三家投行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最终太子奶对赌失败。
三聚氰胺影响――2008年震惊全国的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我国乳业遭受重创。尽管不含三聚氰胺,太子奶也在此次风波中受到严重影响,这可能也为日后的破产埋下伏笔。
家族企业弊病――太子奶内部员工曾对媒体透露,太子奶内部很多关键部门都是由李途纯的亲戚或亲信把持,外人很难介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