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世界级奢侈品品牌的基本条件
现在中国人见面早己不说“吃了吗”?因为,我们早己过温饱线,想到的是过去不曾想过的产品消费、品牌消费。现在见面说,“怎么样?”意思是说,钱赚得如何?“啊,我最近换车了,换房了”,这是一种表述,实际上,这什么也算不上。就算是你换的是迈巴赫,宝马7,都稀松平常。中国人现在开始玩的是私人岛屿,私人飞机,私人农场;假山,翠湖,庭院这些东西;有个房子有个车,真的是太平常了。
前不久,一位中国富豪飞赴欧洲参观了意大利Azimut游艇工厂。参观结束后没多久,这位富豪便订购了一艘价格5千万人民币的游艇。
据相关资料统计:2010 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较2009年末同比增加约19%。2010 年,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达50 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 000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15 万亿元。2011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59 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18 万亿元。
以上这些例举,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中国人富了,中国人有钱了。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强劲,中国的消费力极其强大,早己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光路易·威登就在中国29个城市有36家店,2005时它仅在10个城市开立门店;爱马仕从2005年的5家店发展到今天的20家店,增加了四倍还多;古奇扩张得更快,到今天已有39家店(2006年年初还只有6家店)。世界四大跑车品牌:Lotus路特斯,兰博基尼 法拉利、玛莎拉蒂悉数来到中国;香港半山的多数亿万豪宅被大陆人买走;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基地,Made In Itary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世界知名品牌行销世界市场的最基本保证,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口红利的存在,如果没有中国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世界上大多数奢侈豪华品牌的市场空间,或许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只是一部人的私享而己。
那么,接一来,我们的问题就来了。中国市场这么好,消费基数这么大,消费人群这么丰富,消费力量这么强势,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奢移品品牌都在中国安营扎塞,跑马圈地。中国有这么强的消费能力,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地;中国有这么强的生产制造能力,连世界顶级品牌都是中国代工的(当然是指一般消费品,至少顶级跑车,豪华向务机,中国还代工不了),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拥有自己的奢侈品牌呢?不是奢侈品,哪怕是豪华品牌,知名品牌,国际品牌,全球品牌也可以呀?无论是上面的哪个层次,有我们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都可以呀!
可,为什么一个层面都没有呢?
中国有市场,中国人多;有钱,中国有钱人可控资产规模达18万亿;有生产制造能力,可为什么就不能打造出自己世界品牌呢?(这里,我就不细分了,文中世界品牌,国际大品牌都意指,一个国际性的知名品牌,或奢侈品品牌。曾有网友针对此语胡语乱议,多为连基本的品牌知识都不具备所为,应不予理采为上。)
现在,我们就说到问题的关健部分了,意即是文化。中国缺的打造世界极品牌的文化基础。在这一点上,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生产能力,有多么大的市场空间,都没用。因为你心里的欲望总是看着别人的文化,依附的是别人的文化向往。
没有自己的文化产品,无论如何也高贵不起来。在我看来,奢侈性品牌的构成,70%在于品牌文化的塑造,30%在于产品质量的生产。而我们中国地区呢?恰恰就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只有生产制造。中国的文化只是哪些前人留下来的艺术品,可以傲视全球的商业品牌;而在商业上的品牌,中国是没有的。中华5000年文明,塑造了无数精典的,无价的文化品牌。但中国市场化历程也不过30多年,这30多年,中国人只学会干了一件事,就是生产制造。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中国如何创造世界性的奢侈品品牌呢?
那么,产生奢侈性品牌的条件是什么?我认为:一是市场,二是消费人群,三是消费文化,四是品牌管理。中国市场没有产生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盖缘于消费文化与品牌管理的两个因素缺失造成的。
消费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产品质量认知,认可,认同;产品价值认知,认可,认同的过程。随着现代服务与传媒沟通的多样化,这个过程变得越来越短,远远不需要过去的50年,100年,而可能只需要20年左右即可完成。20年是一个认知周期,太短或太长,人们都容易忘却。因为,这个时间段,人正在经过生老病死的交替阶段,忘却一个时代和迎接一个时代,是很正常的事。在商业社会里,产品认知很快,价值认可需要一点时间,文化认同则需要精心的管理才可能实现。中国虽然经过30年的消费市场积累,但并没有文化的积累,只是消费形态的积累与变化。
而品牌管理方面,更是中国企业的短版。中国企业懂产品但并不懂品牌,不懂品牌就不可能懂得如何管理。在中国这个市场上,要产生自己的国际化品牌,世界顶极的奢侈性品牌,首先要学会如何进行管理品牌。
管理品牌看似人人都明白,都懂的事情,以至于现在中国满世界的都是品牌管理专家。他们造概念,玩噱头,搞裸奔,卖隐私,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恶俗方法,让产品出名,让品牌出位;他们借公益之名,享商业之实;他们用公众之爱,博商业之利;
这就是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管理者常用的伎俩。
现在的企业品牌管理,一切正面的方法都像是政府的腔调;一切正直的举措都如似傻瓜的乞讨。中国的企业家们和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品牌管理专家们,用的全是下三烂的手段,恶毒之极的手段在做营销,在做品牌。用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方法,你能只望我们的品牌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甚至是尊崇?你能只望我们的品牌能有优雅,豪迈,依附人心与尊严的力量吗?
靠这种方法吵起来的所谓中国品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牌子而己,连产品质量都不过关,吹得越高,死得越快。他们完全以期骗的心里出发,骗骗中国的消费者,他们赚点钱也就算了,还能指望他们做长久的世界性奢侈品品牌吗?中国的企业有这个心胸吗?有这个抱负吗?
没有这样一种胸怀,何来世界性的奢侈品品牌?无胸怀即无长远目光,无长远目光,即无正真的心胸与心态,没有正确的心态,还能打造出世界性普遍尊崇的商品品牌?
世界品牌大师科特勒先生认为:从产品营销到消费营销,再到价值驱动营销,是现在新时代下营销的最新走向。在我看来,他恰恰说明了,世界性奢侈品品牌在价值营销上,早在50年前就走在了所有产品经营者的前面。世界性的奢侈品品牌,他们之所以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面,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追棒,是因为,他们用“和”文化营销,用人文精神营销,产品营销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己。
“英伦的奢华豁然而来,不期然悠然天下”,这品味的是一份人生境界的开与合。中国品牌哪会这样的诉求呢?中国品牌只会说:“他好我也好”,“送礼就送脑····”永远只是最低层次的功能诉求,还想卖出一天价来?结果遭到一通责骂?
世界性奢侈性品牌,不搞短期行为,不搞虚假行为,总是让价值超越价格。这无论是在汽车、腕表、化妆品、酒类、食品、饮料、酒店,还是家居装潢、水疗、俱乐部等各种品类中,他们都可以打造奢侈品。就连我们的日常消费快消品,一样也可以诞生奢侈品品牌。因此,我们说,打造奢侈性品牌,不在于我们生产什么产品,而在于我们怎么管理产品,管理品牌。
一个企业的境界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对一个产品的判断,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的命运。要说中国企业为什么不能打造出奢侈性品牌:一是境界,二是文化,三是管理,四才是方法。现在中国的企业大都用的是方法,而且是用下三烂的方法在搞品牌,这就是中国没有世界性奢侈品牌的最其本原因吧。什么时间问题,创意问题,都是支节性的因素。
现在最基本条件是,随着国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要用中国优秀的传统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塑造全新的中国国家形象;要把中国人内心的优雅、和谐、自在、空灵、天人合一的大境界表现出来,呈现出来。只有这种“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为一体”的心灵力量,展示给全世界,随便用一个产品来附加表现,我们就可以打造出一个世界性奢侈品品牌来。当然,说这话完全不是吹牛,而是在强调,塑造一个世界性的奢侈性品牌,一定要要用国家文化来支持。只可惜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文化迅速荒芜,我们的心灵瞬间荒芜。
现在的中国人一切向钱看,导致一切工作以赚钱为唯一标准,人就己经不像人了。看病医生宰你,孩子上学,又贵又难上。房子不断涨价,贵过全世界。人人都关注巧取豪夺的鲸吞壮举,人人都羡慕私人飞机豪华游艇三房四妾的贵族生活。为了赚钱,面粉里面掺增白剂,鸭蛋里面加苏丹红,奶粉里面加三聚氰胺,火锅调料里面放一滴香,西瓜里面放澎大剂。中国现在的社会,人情冷漠,金钱姿盛,人狗情深,这是正常的社会心态吗?在这样的民众心态下,中国能产生世界性的奢侈性品牌吗?
法国的香水、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汽车都有国家文化品牌在支撑,亦为人家文化品牌塑造的策略在支撑,没有这些,要打造奢侈性品牌是没有基础的。
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灿烂的文化,曾在珠宝、瓷器、丝绸、羊绒、茶叶等等方面,与中华文化的做了深度挖掘与传承接收,才造就这些国家级的甚至是世界级品牌形象。但,我们现在丢失了这样的文化传承。或许我们的创意也不错,我们工艺更是没得说,但这些都不足以成就中国的世界性奢侈性品牌。中国的世界性奢侈性品牌产生,要从国家文化,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国家的价值观上进行重塑才可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