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压力下生存 10-22
中国药企:压力下生存 10-22
酷闷的夏季还没走多久,敏感的农药企业已经感到丝丝的凉意。华北大地持续高温,南方大雨倾盆;
国家出台百草枯水剂禁用时间表;低含量草甘膦在正规销售点已经绝迹;农达全国降价……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农药企业面临的是怎样的生存环境?如何去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呢?
国家政策协调、企业竞争不息、经销渠道杂乱等,这一切都是国内农药市场的真实写照,要改变,要突破还是受困囿无作为,将考验中国药企生存能力。
一、国家政策环境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国家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近几年,国家层面也一再对农药行业的发展制定出政策。依靠产业政策法规,提高农药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对农药行业的管理和宏观调控;设置企业退出机制;促进农药工业向综合优势集中地区域发展,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国家政策扶持带动农民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农产品价格开始进入上升周期。
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通过大企业、优势企业联合和兼并中小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和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严格控制新增无核心优势的生产企业。提高注册资金额度,遏制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
国家政策推进全面提升农药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对于反应步骤多、收率低、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落后生产工艺实行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装置和技术。
近几年,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要求农药企业环保投资额不低于投资规模的8%。还对农药生产的环保设备、处理方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企业竞争环境
现在中国农药定点生产企业1800余家,还有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总数号称3000多家。2011年全国农药使用量是30万吨(折百),而生产能力是226.2万吨,出口量为55万吨,供应能力远远超过需求的现实,大大增加了厂家库存的风险和竞争的压力。
由于国家转型步伐的加快,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而农药制剂市场价格却很难有同幅提高,这也挤压了生产厂家的利润。
国外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在中国的合营、购并步伐在加快。国内的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中字号企业在做大做强农资方面也是雄心勃勃,加重了市场竞争的血腥味。
三、经销渠道环境
中国的农药经销渠道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乱”。自从国家放开农资经营后,不论是批发环节,还是零售环节,经销商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谁也说不清现在到底有多少门店在做着农药生意。农村的食杂店、超市都可以把农药卖得红红火火。总的特点是数量多、形式杂。看看吧,有原来农业系统的三站、生资公司,还有完全私有的个人公司、夫妻店,现在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也在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在做,还有的生产企业在建自己的连锁直营公司,经销渠道里实力强的公司也在扩张。
总体看,不同的渠道各有优势。农业三站、生资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在经营灵活性方面却有自己的先天不足;供销社、邮政系统具有网络优势,技术服务、经营灵活性却是短板;私人公司、夫妻店,经营的灵活性是优势,劣势是资金实力不强;连锁直营公司由于中国农业小农经营模式的复杂性和自身管理的难度制约了该类渠道的发展壮大和前进的速度;中国农业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形成了农村两种独有的特色:一是种植结构的复杂性,二是农民购买喜好的多样性。这两种特色,最后集合成农民对农资需求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农资需求催生了众多的农资经营渠道。
四、农村农药使用环境状况
现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数为妇女、老人。由于他们知识水平的制约,使用技术水平低,需要全面的指导。现在农村农药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农民买药用药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品牌意识差。农民买药大多喜欢看或打听熟人买什么药,自己就买什么药。比如爱听从零售店老板的推荐,自己选择的能力差。
2.农民买药最关注的是农药的使用效果,不是十分关心农药的真实成分。
3.农民误用、错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4.农民配药、用药不规范,因为害怕达不到使用效果,普遍存在自行加量使用的现象。
5.有关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安全使用农药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