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开创新局面
记者:2013年春季成都全国糖酒会刚刚结束,今年公司豆瓣酱产品的订货量怎么样?
梁静:与去年相比,今年糖酒会豆瓣酱的订货量提升了20%,可以说,自从郫县豆瓣酱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国内外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质量更加信任了。
记者:公司豆瓣酱很大一部分出口到日本,对于这个对食品标准比较严苛的国家,我们的豆瓣酱产品是否有信心?
梁静:近年来,日本客户对我们的豆瓣酱产品越来越满意了。他们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非常认可的。
这是近日记者在四川郫县成都鑫鸿望食品有限公司与该公司总经理助理之间的一段对话。走进该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写满了关于郫县豆瓣地标产品的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几块宣传板。梁静说,郫县豆瓣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他们不仅是受益者,更要作为制度的维护者,将郫县豆瓣产业做大做强。
而让企业、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如此高的认同感的,是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郫县豆瓣及其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郫县政府和县质监局。近来,郫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编制该区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划方案上报成都市质监局。虽然工作繁忙,但令他们备感欣慰的是,在该县政府的重视和四川省质监局的支持下,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郫县在前不久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而这个示范区的批准成立,将为提升郫县豆瓣的品牌竞争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促进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开展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是深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我国地标工作进一步规范统一的有力措施,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该项工作。”郫县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他们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争创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争创示范区试点工作目标计划。
虽然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郫县豆瓣是享誉中外的地方特色产品,被誉为“川菜之魂”,然而长期以来,郫县豆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2005年,经郫县质监局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无数次的企业走访后,郫县豆瓣获批成为地标产品。不过,对于这个传统产业的长远发展,这只是个开始,郫县质监局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2005年,按照成都市“工业进园区”的总体要求,郫县将川菜产业化园区作为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园区,鼓励引导地标企业迁入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发展。在此过程中,2006年初,郫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保护办公室,制定并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企业积极加入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阵营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有力地促进了郫县豆瓣产业的稳步发展。
面对郫县豆瓣一直以来小作坊、无标准的生产模式,郫县质监局牵头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郫县豆瓣》国家标准,并于2006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实施。新标准涵盖了郫县豆瓣从原料、环境、工艺到检验、出厂、售后的每一个关键质量控制点,为郫县豆瓣搭建了一条“全程可追溯、质量有保障”的安全产业链。
“在争创地理标志示范区过程中,还完善了我县地标产品的质量监测体系。”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通过示范区的建设,该县100%的豆瓣生产企业建立了质量检测机构,获准使用专用标志的104家企业均配备了检验室,并有两名以上检验人员,检验项目除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外,还能检测苏丹红、罗丹明B、农残等有害物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检测体系。他们还推动郫县豆瓣企业与重点科研院所广泛联姻、强强联合,培育了丹丹调味品、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鑫鸿望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为郫县豆瓣工程技术研发基地;成立了郫县豆瓣工程技术中心,先后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发酵技术、应用健康因子、改良生产设备、开发外包装及系列产品等方面实施了5项重点科技项目;成立了成都市产品质量检测院安德川菜调味品检测站。
2012年,郫县豆瓣年总产量达到86万吨,较之保护前增长了3倍以上;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较之实施保护前增长了4倍;实现税收0.65亿元,较之实施保护前增长了4倍;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豆瓣产业占川菜产业化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有力助推了川菜产业园区加快实现产业倍增。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带动了食品包装、运输、竹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豆瓣生产企业吸纳农民工6000余人就业,年收益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