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特产:野生荆条树花蜜、薯尖,和梁港贡米最有代表性
黄陂区,武汉市城区以北,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有1430年的建城史,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从地理环境来看,北依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聪明的黄陂人根据家园的特殊地理环境,种植、培养出大量极具黄陂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其中,野生荆条树花蜜(即“黄陂荆蜜”)、薯尖,和梁港贡米最有代表性。
开三季的荆花酿出养生荆蜜
荆蜜之奇古有记载:
喝上一碗石烧蜜,不用求仙看太医
据旧志记载:由于黄陂盛产荆条树、且花期长、泌蜜优,故黄陂区古称荆地。
据传,明代医圣李时珍游历木兰山时,与药王殿道长品评黄陂荆蜜后,数其入药之功有五:即“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后被收入《本草纲目》。
史料记载,黄陂在清朝就设立了专司蜂蜜的部门。清同治十年《黄陂县志》物产类143页中记载有“蜂蜜”,多处还有“土人上树打松塔,打枯树干柴时从树窟野生蜂巢中取荆蜜为食”的记载。
1927年12月29日,黄麻起义失败后,副总指挥吴光浩率领72名鄂东军转移到黄陂木兰山坚持斗争。其时部队缺医少药,当地居民就自发上山采集野生荆蜜,供伤兵消毒和食用,以减少伤口感染几率。曾有7名伤员伤口化脓,藏于木兰将军庙村疗伤,一村老用木兰泉洗净伤口,再敷以荆蜜,持续三日,伤口开始愈合,不久即痊愈。徐海东将军赞其为神蜜。
在黄陂民间,很早就流传着一句谚语:“麻古土、荆流蜜,麻古石、有药力;喝上一碗石烧蜜,不用求仙看太医”。
山水之间地标显著:
群山环绕,水汽丰厚,土壤适中
黄陂区农业局调研员,武汉荆地养蜂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万文焱介绍,黄陂区北部依大别山南麓,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群山绵延,水系丰富。山地土壤PH值都是在6.5~7.5之间,为中性土壤,特别适合荆条植物生长。谚语中说的“麻古土、麻古石”实为“北部山区里的麻骨土和岩石。”
荆条树偏偏喜于山石的夹缝,更喜欢麻骨土以及湿热地区的气候,这一系列的“喜欢”,让它们把黄陂北部的山地当成自己最舒适的家园。
“我们这里的荆条树,学名为‘杜荆’,不存在人工种植,都是野生的,漫山遍野,面积达到960平方公里。山多,雨水充沛,土壤好,如此优越的自然资源若不好好利用,那真是辜负了大自然馈赠。”土生土长的黄陂人万文焱感慨道。
对蜂农来说,一般地区泌蜜期35天左右,而黄陂荆条树的花,也就是荆花泌蜜期可达60天左右。“这里的荆花除了冬天没有,一年开三季。荆蜜生产基地的木兰生态旅游区主要以东部的红岗山,北部的木兰山、石门山,西部的云雾山、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组成。区内有木兰湖、木兰天池、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等九座水体。其南面的长江和众多的湖泊为其造就天然水气条件。北面的大别山脉有效阻断北方沙尘暴侵蚀,形成优质的蜜源区。”万文焱介绍。
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让“黄陂荆蜜”成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其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黄陂人本来就有几百年养蜂酿蜜的历史,依照历史的经验和高科技的技术,让“黄陂荆蜜”从当年的“神蜜”走进寻常百姓家!
油砂地里长出特色薯尖
薯尖,就是红薯的茎尖,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菠菜、黄瓜、茄子等多种常见蔬菜相比,所含的蛋白质等12项主要营养成分中,除灰分稍低于菠菜居第二外,其余营养成分均居首位。同时,薯尖还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因此,它有“蔬菜皇后”的美称。
“2004年,黄陂区在市农业局的推广下,开始试种薯尖。我们从湖南,福建、广东多个地方引进各类薯类品种,寻找最适合黄陂地理条件的品种。”黄陂区蔬菜站站长姚世东介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还真的从福建引进的两个品种中,发现一个特别适合黄陂土壤的薯尖品种。”
姚站长说,前川地区周边的土壤属油砂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在此地种植由福建引进的薯尖效果不错,再加上黄陂的气候条件,培养出了有黄陂特色的薯尖。
经过这些年的品种改进和技术研究,黄陂在薯尖种植和研发上,成果斐然。特别是在2008年,其他地方薯尖种植都不理想的情况下,黄陂抓住机会,将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独特的薯尖推向市民的餐桌,从此打出黄陂薯尖的口碑。
四月的武汉,市民已可以吃到来自黄陂的薯尖了,再过一个月,五月中旬,就是黄陂薯类集中上市的时节,每斤仅2~3元,比其他青菜便宜不说,其营养价值还高出很多。
马肝泥土里结出的贡米
除了荆蜜和薯尖,黄陂还有一宝:梁港贡米。
传说明朝末年,湖广省(古时指湖北、湖南二地)通令各府选备地方特产进贡朝庭。物色特产的官员到黄陂后,当地乡绅告之“梁港稻谷粒饱、质重”。现场一称,梁港稻谷每斗比他地同类谷物重3斤有余。碾米煮饭,米仍“质白如玉,颗形如梭”,饭则“质软不腻,清香四溢”,粥则“汤稠香浓,回味绵长。”官员连连称赞:“梁港米堪称米中珍品也。”后经层层禀报,湖广省将梁港大米定为进奉明廷之贡品。
梁港,即梁家港,是黄陂区前川街道梁港村的一个自然湾村。村里有条起源于名为九子墩的小河,西往东流到梁家港村东头后,又急转90度弯向北流走。九子墩小河的冲积,形成了村前田地里特异的土质。黄陂土肥站的测试分析显示,耕层土为中壤-轻壤,土种为马肝泥田,PH值为5.5,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适合水稻的生长。
除了土壤,前川地区的气候,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好条件。气象资料显示,梁家港多年平均日气温16.5度,年降雨量1195毫米,年日照数1903小时,无霜期251天,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具备良好的水稻生产小气候。
如此特别的地理条件,让梁家港成为水稻生长的宝地,其产出的大米,自然也为高品质的贡米。
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武汉的老百姓都可以吃到正宗的“梁港贡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