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2007-08-17 09:44
行业分析
近期,受全球气候因素等导致的产量下降和需求强劲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持续在高位运行。对我国国内的粮食供需和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国际粮食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受需求强劲、全球气候异常等导致的粮食生产不稳和粮食低库存的影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粮食价格仍将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但粮价长期处于高价位也将促使各国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来稳定粮价,因此近期国际粮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小,更有可能出现小幅下调。
支撑粮价保持在高价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粮食需求强劲
一些重要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07年全球发展金融》指出,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率在2007年放缓至6.7%之后,到2009年会放缓到更具可持续性的6.1%;与此同时,2007年高收入国家增长率预期为2.5%,在2008年和2009年,随着美国经济以及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增长,对发达国家的GDP增速预测为2.8%。
较快的经济增速一方面将使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主要是饲料用粮)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支撑能源高价位运行,带动玉米、大豆等可作为生物能源原材料的粮食作物消费的增加。这两方面都会增加粮食的需求,使得粮价上升。
2.全球粮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且短期内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
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受需求旺盛的影响,粮食生产消费关系依然紧张,低库存的现象短期内很难消除。由于世界粮食产量下降和消费平稳增长,2006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比去年下降了16.2%。粮食期末库存仅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7.1%,占年度消费量的比例为16.5%,低于18%的粮食安全线。目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较为紧张,过低的粮食库存更容易增加交易者对粮食供给安全的忧虑,对高粮价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加,严重威胁粮食生产
一些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同时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已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严重地威胁到粮食的生产。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近些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的粮食减产严重。今年澳大利亚和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大面积干旱已使得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受此影响,全球部分重要粮食出口国开始实施法令禁止粮食的出口。
4.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
目前,受能源等商品高价格的影响,粮食生产物资的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要传导到其下游产品的价格之中。粮食生产需要消费大量的化肥、石油等物资,而近几年的能源与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相关生产资料的物价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造成粮食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这将会支撑粮食价格高位运行。
虽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不过由于目前粮食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价位,而粮食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特点,以及各国政府采取政策来调控物价,因此,未来粮食高价位小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全球粮食价格在2006年底和2007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粮食处于高价位。粮食价格高企对未来粮价再次上涨造成较大压力,除非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全球粮食生产大幅下降,否则粮价将会出现小幅回落,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第二,粮食作物具有可再生性,这也限制了粮价的长期上涨。当粮食作物的价格较高时,利益会驱使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者改种粮食,并开垦新的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来增加粮食的供给。第三,科技的发展将会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第四,由于粮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生活资料,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而且是各国物价水平指标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高物价必将会导致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打压粮食价格的上涨。
国际市场粮价高企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波及到我国的粮食市场。近年来,我国粮食呈现出净进口格局,某些品种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综合考虑国内外多种因素,预计未来我国粮价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粮食库存较为充足且国家调控措施得力,国内粮价将会继续保持稳定。
国际市场粮价高企的持续,将使国内粮食价格也处于相对的高价位,并会拉高食品类商品的价格。这将给居民消费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同时,由于我国物价中粮食及其相关的食品类商品所占份额较大,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相应地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由于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今年我国夏粮产量增加,全年粮食生产可望继续获得丰收,因此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影响不会很大。在2006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原粮库存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占当年全国消费量的40%,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粮食安全库存17%到18%的标准。
粮食价格的稳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为保障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预报机制,加大粮食市场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储备调控功能,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粮食低价收购和进出口政策,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合理引导粮油加工业发展,改善农产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稳定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规避粮食价格风险。
(作者: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 陆凤彬、李大伟、部慧、汪寿阳)
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受需求强劲、全球气候异常等导致的粮食生产不稳和粮食低库存的影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粮食价格仍将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但粮价长期处于高价位也将促使各国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来稳定粮价,因此近期国际粮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小,更有可能出现小幅下调。
支撑粮价保持在高价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粮食需求强劲
一些重要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07年全球发展金融》指出,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率在2007年放缓至6.7%之后,到2009年会放缓到更具可持续性的6.1%;与此同时,2007年高收入国家增长率预期为2.5%,在2008年和2009年,随着美国经济以及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增长,对发达国家的GDP增速预测为2.8%。
较快的经济增速一方面将使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主要是饲料用粮)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支撑能源高价位运行,带动玉米、大豆等可作为生物能源原材料的粮食作物消费的增加。这两方面都会增加粮食的需求,使得粮价上升。
2.全球粮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且短期内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
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受需求旺盛的影响,粮食生产消费关系依然紧张,低库存的现象短期内很难消除。由于世界粮食产量下降和消费平稳增长,2006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比去年下降了16.2%。粮食期末库存仅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7.1%,占年度消费量的比例为16.5%,低于18%的粮食安全线。目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较为紧张,过低的粮食库存更容易增加交易者对粮食供给安全的忧虑,对高粮价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加,严重威胁粮食生产
一些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同时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已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严重地威胁到粮食的生产。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近些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的粮食减产严重。今年澳大利亚和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大面积干旱已使得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受此影响,全球部分重要粮食出口国开始实施法令禁止粮食的出口。
4.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
目前,受能源等商品高价格的影响,粮食生产物资的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要传导到其下游产品的价格之中。粮食生产需要消费大量的化肥、石油等物资,而近几年的能源与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相关生产资料的物价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造成粮食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这将会支撑粮食价格高位运行。
虽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不过由于目前粮食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价位,而粮食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特点,以及各国政府采取政策来调控物价,因此,未来粮食高价位小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全球粮食价格在2006年底和2007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粮食处于高价位。粮食价格高企对未来粮价再次上涨造成较大压力,除非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全球粮食生产大幅下降,否则粮价将会出现小幅回落,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第二,粮食作物具有可再生性,这也限制了粮价的长期上涨。当粮食作物的价格较高时,利益会驱使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者改种粮食,并开垦新的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来增加粮食的供给。第三,科技的发展将会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第四,由于粮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生活资料,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而且是各国物价水平指标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高物价必将会导致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打压粮食价格的上涨。
国际市场粮价高企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波及到我国的粮食市场。近年来,我国粮食呈现出净进口格局,某些品种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综合考虑国内外多种因素,预计未来我国粮价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粮食库存较为充足且国家调控措施得力,国内粮价将会继续保持稳定。
国际市场粮价高企的持续,将使国内粮食价格也处于相对的高价位,并会拉高食品类商品的价格。这将给居民消费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同时,由于我国物价中粮食及其相关的食品类商品所占份额较大,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相应地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由于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今年我国夏粮产量增加,全年粮食生产可望继续获得丰收,因此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影响不会很大。在2006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原粮库存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占当年全国消费量的40%,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粮食安全库存17%到18%的标准。
粮食价格的稳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为保障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预报机制,加大粮食市场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储备调控功能,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粮食低价收购和进出口政策,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合理引导粮油加工业发展,改善农产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稳定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规避粮食价格风险。
(作者: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 陆凤彬、李大伟、部慧、汪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