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说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食品卫生分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可行性报告第一起草人和专家论证会报告人。被聘为专项实施的专家组组长,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首席专家。谈到食品安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质量安全,而不是食物数量上的供应安全。中文翻译过来两者都是食品安全。
■按“风险分析框架”处理突发事件,问题就会少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按照我的理解,一个关键词是有毒有害物质,另一个关键词是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这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假如只有有毒有害物质,而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话,不构成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之所以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除了危害健康以外,还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发生国际食品贸易争端,包括政治后果。
应该怎样应对,世界上有一个共识的框架,叫做危险性分析框架,或者是风险分析框架,不管是全世界的科学家还是政府、企业,都共同认同这样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危险性评估,或者称之为风险评估。这是一个由科学家来独立完成的纯科学的行为,也就是说,所做出的评估结论,不受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危险性管理。这是一个纯政府的行为,是要根据科学家的评估结果来进行决策,管理决策大到法律法规,小到一个标准和一项措施。风险管理要基于科学,但是必须要结合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来考虑。这个管理措施每个国家不一样,科学家风险评估的结论和政府的风险管理措施都应该以百分之百的透明度的方式,通过所谓的风险信息来告诉所有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我们称之为利益相关集体或者是个体。
第三部分是危险性交流,就是指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人和团体,消费者、媒体也是相关的,加上生产企业、行业等等,还应该包括消费者保护组织。请注意,这个箭头是双向的,就是说这个信息以透明度方式告诉了这个圈里的利益相关人和个人,这些人也可以向科学家提出问题,向政府提出问题的反馈。假如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或者突然发生的事件,都按照这样一个风险分析的框架来进行,我们的问题就要少得多的多。
■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
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一个是新老食品安全问题并存,老问题是由于我们的整个生产比较落后,微生物的污染、重金属、霉菌毒素这些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可是我们又面临发达国家的新问题,像沙门氏菌问题,机械化屠宰鸡的时候,流水线生产,一只只鸡挂在那儿往前走。一只鸡感染,其他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些问题是发达国家有的,我们现在也出现了。
第二个特点是源头污染。两亿到三亿的农户都在分散着生产初级农产品,包括鸡、鸭、鱼、肉,以我们对中国农民的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以及守法意识较淡薄,再加上有些人利用市场经济挑逗一小部分农民不守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蔬菜农药超标等问题。第三个特点是大量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素质不高。第四个特点是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在当前面临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中,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其次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化学性污染等。还有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当前社会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几大误区:其一,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其二,笼统地把假冒伪劣食品与食品安全画等号;其三,将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其四,将不合格食品等同于有毒食品。
最近15年,我国卫生部每年在全国统一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市场食品卫生抽样检查,获得了大量的抽检与对比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卫生水平的大幅度提升。15年前我国总体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为60%,近年来已达到90%,北京等大城市更达到了90%以上。其中,我国的酱油抽检15年前大部分不合格,近年来的抽检合格率达到了87%。因此,总体来讲,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