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葡萄酒产区情况分析(一)
2007-07-09 11:35
行业分析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蓬莱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的自然优势,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2万亩,园地3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8.5万亩。蓬莱市境内年平均降水量618.6mm,年日照时数2826小时,年平均气温12.5℃,年有效积温4488℃,全年无霜期216天,生长季节气候变化缓和。蓬莱受海洋影响较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雨量偏少,成熟期持续时间长,后期气温下降平缓,昼夜温差9-10℃,降水量自8月上旬起开始下降。而目前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等葡萄品种到8月中旬才开始进入始熟期,正好避开降水高峰。蓬莱市葡萄生长季日光能系数IH为7.66,成熟期在9月底以后的晚熟酿酒葡萄品种,因前两个月的水热系数(K值)分别为1.29和1.14,因此大多数年份均可生产优质的葡萄酒。
二、 良好的产区政策
先天的优势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为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蓬莱凭借着天然的产区优势,由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牵头,举办了一系列扩大蓬莱产区影响、提升其产业集群形象的活动,例如:每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周的举办、糖酒会抱团招商的成功举行等等。
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提升蓬莱产区的整体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蓬莱的产区打造已经成为国内其他各产区学习的典范。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告诉记者,蓬莱要做的就是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区管理模式和葡萄种植方式,通过整个产区的不断努力,使蓬莱产区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
政府在产区产业发展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政策扶持上,为了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蓬莱地生葡萄酒企业扩大生产和基地规模,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蓬投资建厂。
二是在规划建设上,统一规划全市葡萄种植用地,因地制宜开辟葡萄种植专业园区。根据发展需求确定种植面积,尽量成片布局,实行品种种植区域化。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科学研究院做的蓬莱25万亩葡萄种植区域和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的规划,推进烟蓬观光大道沿线葡萄观光产业带、蓬寨路两侧葡萄基地建设,形成特色葡萄产业带,将葡萄基地的建设与绿色、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三是在资金扶持上,政府积极扶持葡萄基地建设,并拨付84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每发展1亩葡萄园,奖励现金200元,各镇(街道)免费提供苗木、石条、铁丝等基础配套设施。在葡萄收购季节,金融系统专门设置了8000万元信贷资金,扶持葡萄酒企业,极大程度保证了葡萄酒生产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转。
四是在宏观管理上,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管理机构——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专门负责葡萄产业的行业管理、组织协调、技术服务、品种更新、招商引资等工作,并在各镇(街道)设立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办公室分支机构,并成立由国内知名葡萄与葡萄酒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和种植、酿造两个专家委员会。
三、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
同时,作为蓬莱市的两大支柱产业,葡萄酒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蓬莱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市将休闲旅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大道两侧规划了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区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廊。
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包装、物流、设计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仅在蓬莱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配套的企业就达到了108家。以葡萄酒瓶生产企业为例,每年1.2亿个葡萄酒瓶、1.2亿个瓶塞进入蓬莱,经过包装、设计、灌装,最后销往全国各个地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胶东半岛已经是国内领先的葡萄酒产区。张裕、中粮长城(烟台)、威龙都位于胶东半岛,蓬莱产区的产业集群为整个胶东半岛地区带来了活力,然而,胶东半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部分地区果农的意识有待提高
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陈青昌告诉记者,虽然企业在种植葡萄方面对果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果农和企业间的疏散型关系一直是困扰每个企业的关键问题。
陈青昌说,作为企业来讲,希望果农能够完全按照合同的内容去履行,而现在违背合同的果农却大有人在,种植过密、高价卖出等现象每年都会发生。企业也经常对果农进行种植方面的培训等,但是目前我国的果农还没有达到那么长远的意识,很多时候和威龙签了合同,葡萄熟了却高价卖给了其他出价更高的企业。还有,就是种植密度过高,过密的种植葡萄势必造成葡萄糖度不够,影响葡萄酒品质。威龙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基地建设,目前已有2万多亩基地,计划每年增加2万亩,力争最终达到10万亩基地的规模,基地有可能选择新疆、宁夏等部分优良产区。
来源:华夏酒报
蓬莱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的自然优势,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2万亩,园地3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8.5万亩。蓬莱市境内年平均降水量618.6mm,年日照时数2826小时,年平均气温12.5℃,年有效积温4488℃,全年无霜期216天,生长季节气候变化缓和。蓬莱受海洋影响较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雨量偏少,成熟期持续时间长,后期气温下降平缓,昼夜温差9-10℃,降水量自8月上旬起开始下降。而目前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等葡萄品种到8月中旬才开始进入始熟期,正好避开降水高峰。蓬莱市葡萄生长季日光能系数IH为7.66,成熟期在9月底以后的晚熟酿酒葡萄品种,因前两个月的水热系数(K值)分别为1.29和1.14,因此大多数年份均可生产优质的葡萄酒。
二、 良好的产区政策
先天的优势为蓬莱葡萄与葡萄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为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蓬莱凭借着天然的产区优势,由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牵头,举办了一系列扩大蓬莱产区影响、提升其产业集群形象的活动,例如:每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周的举办、糖酒会抱团招商的成功举行等等。
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提升蓬莱产区的整体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蓬莱的产区打造已经成为国内其他各产区学习的典范。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告诉记者,蓬莱要做的就是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区管理模式和葡萄种植方式,通过整个产区的不断努力,使蓬莱产区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
政府在产区产业发展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政策扶持上,为了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蓬莱地生葡萄酒企业扩大生产和基地规模,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蓬投资建厂。
二是在规划建设上,统一规划全市葡萄种植用地,因地制宜开辟葡萄种植专业园区。根据发展需求确定种植面积,尽量成片布局,实行品种种植区域化。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科学研究院做的蓬莱25万亩葡萄种植区域和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的规划,推进烟蓬观光大道沿线葡萄观光产业带、蓬寨路两侧葡萄基地建设,形成特色葡萄产业带,将葡萄基地的建设与绿色、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三是在资金扶持上,政府积极扶持葡萄基地建设,并拨付84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每发展1亩葡萄园,奖励现金200元,各镇(街道)免费提供苗木、石条、铁丝等基础配套设施。在葡萄收购季节,金融系统专门设置了8000万元信贷资金,扶持葡萄酒企业,极大程度保证了葡萄酒生产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转。
四是在宏观管理上,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管理机构——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专门负责葡萄产业的行业管理、组织协调、技术服务、品种更新、招商引资等工作,并在各镇(街道)设立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办公室分支机构,并成立由国内知名葡萄与葡萄酒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和种植、酿造两个专家委员会。
三、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
同时,作为蓬莱市的两大支柱产业,葡萄酒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蓬莱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市将休闲旅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大道两侧规划了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区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廊。
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包装、物流、设计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仅在蓬莱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配套的企业就达到了108家。以葡萄酒瓶生产企业为例,每年1.2亿个葡萄酒瓶、1.2亿个瓶塞进入蓬莱,经过包装、设计、灌装,最后销往全国各个地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胶东半岛已经是国内领先的葡萄酒产区。张裕、中粮长城(烟台)、威龙都位于胶东半岛,蓬莱产区的产业集群为整个胶东半岛地区带来了活力,然而,胶东半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部分地区果农的意识有待提高
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陈青昌告诉记者,虽然企业在种植葡萄方面对果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果农和企业间的疏散型关系一直是困扰每个企业的关键问题。
陈青昌说,作为企业来讲,希望果农能够完全按照合同的内容去履行,而现在违背合同的果农却大有人在,种植过密、高价卖出等现象每年都会发生。企业也经常对果农进行种植方面的培训等,但是目前我国的果农还没有达到那么长远的意识,很多时候和威龙签了合同,葡萄熟了却高价卖给了其他出价更高的企业。还有,就是种植密度过高,过密的种植葡萄势必造成葡萄糖度不够,影响葡萄酒品质。威龙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基地建设,目前已有2万多亩基地,计划每年增加2万亩,力争最终达到10万亩基地的规模,基地有可能选择新疆、宁夏等部分优良产区。
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