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2007-08-09 09:38
行业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吃饭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面对环境压力的骤然变,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粮食安全的内涵及发展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是食品最主要的成分,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政府的领导者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分配问题。“粮食安全”是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9月,时任FAO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给粮食安全重新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里特别强调买得起又能买得到。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可持续性发展)三个层次。即在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粮食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此外,粮食安全战略也应由立足本国自给自足和向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发展。因此,21世纪我国实施现代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及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统筹考虑。
数量安全涉及到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与能买到)与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分配)。鉴于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买得起和买得到以及政治影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而立足点是国内生产。其国际贸易依存度应在5%左右,不能超过8%。
质量安全是粮食的品质和粮食的结构。当经济发展了,不仅人均粮食消费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要求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要营养、健康、多品种。粮食安全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方的膳食结构。
生态安全首先是粮食本身没有污染和生产过程不造成污染,其次是粮食生产不破坏环境或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能够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农业自然灾害总体呈加重趋势。
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近3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5.74亿亩,因灾损失粮食365亿多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50亿元。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自然灾害种类增多,强度加大。目前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洪涝、台风、雹灾、低温冻害、早霜等。而在诸多灾害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干旱。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每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8亿多亩灌溉农田中约有1亿亩得不到有效灌溉。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灌溉用水供给量将基本维持零增长,农业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据专家分析,每年因干旱损失粮食占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60%。今年以来,干旱偏重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截至5月17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500万亩。
与此同时,气候变暖后,蒸发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
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千米左右。由于农牧交错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新的过渡带地区如不加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则指出,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用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导致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专家表示,虽然气候变化不会动摇我国粮食的自我供应能力,但却增加了我国实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
应对措施
1.切实保护耕地。
当前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与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矛盾,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000万亩以上的速度减少,短短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左右,非常可怕。我国常年约3亿亩的蔬菜、水果,加之6000万亩的经济作物,所以现在种粮面积只能在15亿亩左右。
2.制定和落实各项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和粮食产区的积极性。
多年来,我国是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使国家有了很快的发展,三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说我们是欠了农民一笔账的。目前我国工业和城市发展都比较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来支持。在我国参入WTO后,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而“黄箱政策”谈判允许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农业总产值的8.5%也一直没有到位,相反每年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税率为常年产量的8.4%。正反相加,对农业与农民实际投入空间有近17%,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力度。
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为核心,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我国三大产粮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问题,就等于确保了全国的粮食安全。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与销区的协作,在确保粮食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鼓励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产、销对口协作与支持:产区要增加粮食生产的供给能力,销区要增强对产区的粮食生产投入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国家、产区、销区三方共同承担粮食安全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在抓粮食主产区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调动中西部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使他们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不至于遇到大的灾荒,因交通运输问题而缺粮挨饿。
3.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保护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出路要依靠科技。我国农作物产量必须要有第三次突破。为此,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确保农业科技投入,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队伍主要是由国家农业科学院、省市农业科学院及农业大学组成,在过去的50年里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现有的国家农业研究体系是根据行政区域来设定的。农业有其本身的特点,应该根据农业生态区划来划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考虑我国农业科研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创新分中心、国家和省区农业试验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三部分构成,分别承担起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三个层面的工作。
依托国家中心与区域中心,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安排专项经费连续支持,培养和稳定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确定主攻方向,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争取在3—5年内取得一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占农业GDP的0.25%左右,比20世纪80年代的0.4%还低,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建议首先整合国内的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研究的人力资源和农业投入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为国家的总体目标服务:在全国保证10000人左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其次在现有投入基础上增加投入,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搞研究。
(2)健全全国的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由政府公共财政供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推广队伍,确保其主要精力用于向农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此事也可结合全国试验站的工作来进行。
(3)围绕粮食安全,明确科技工作重点领域与方向。当前要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减少粮食损失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迅速在生产中进行转化,力争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到4.75亿吨以上的水平;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便保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支撑2010年5.0亿吨、2020年达到5.5亿吨、2030年达到6.0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4)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及时对粮食供需状况提出预警,并提供相应的危机处理对策。此体系最好也包括对国际市场的监测。
4.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非洲、南美、南亚、原苏东等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国际资源。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我国农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以技术、管理、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在海外建立一批科技型农、牧、水生产及加工企业,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特色农牧水产品,满足当地市场需要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从长远看,此举对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和转移富余劳动力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来源:食品产业网
粮食安全的内涵及发展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是食品最主要的成分,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政府的领导者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分配问题。“粮食安全”是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9月,时任FAO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给粮食安全重新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里特别强调买得起又能买得到。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可持续性发展)三个层次。即在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粮食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此外,粮食安全战略也应由立足本国自给自足和向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发展。因此,21世纪我国实施现代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及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统筹考虑。
数量安全涉及到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与能买到)与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分配)。鉴于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买得起和买得到以及政治影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而立足点是国内生产。其国际贸易依存度应在5%左右,不能超过8%。
质量安全是粮食的品质和粮食的结构。当经济发展了,不仅人均粮食消费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要求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要营养、健康、多品种。粮食安全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方的膳食结构。
生态安全首先是粮食本身没有污染和生产过程不造成污染,其次是粮食生产不破坏环境或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能够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农业自然灾害总体呈加重趋势。
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情况看,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加重的。近3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5.74亿亩,因灾损失粮食365亿多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50亿元。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自然灾害种类增多,强度加大。目前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洪涝、台风、雹灾、低温冻害、早霜等。而在诸多灾害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干旱。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每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8亿多亩灌溉农田中约有1亿亩得不到有效灌溉。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灌溉用水供给量将基本维持零增长,农业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据专家分析,每年因干旱损失粮食占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60%。今年以来,干旱偏重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截至5月17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500万亩。
与此同时,气候变暖后,蒸发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
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千米左右。由于农牧交错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新的过渡带地区如不加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则指出,气候变暖后,如果没有新的适用技术,主要作物的生长期会普遍缩短,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导致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专家表示,虽然气候变化不会动摇我国粮食的自我供应能力,但却增加了我国实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
应对措施
1.切实保护耕地。
当前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与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矛盾,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000万亩以上的速度减少,短短几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左右,非常可怕。我国常年约3亿亩的蔬菜、水果,加之6000万亩的经济作物,所以现在种粮面积只能在15亿亩左右。
2.制定和落实各项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和粮食产区的积极性。
多年来,我国是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使国家有了很快的发展,三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说我们是欠了农民一笔账的。目前我国工业和城市发展都比较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来支持。在我国参入WTO后,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而“黄箱政策”谈判允许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农业总产值的8.5%也一直没有到位,相反每年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税率为常年产量的8.4%。正反相加,对农业与农民实际投入空间有近17%,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力度。
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为核心,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我国三大产粮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问题,就等于确保了全国的粮食安全。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与销区的协作,在确保粮食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鼓励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产、销对口协作与支持:产区要增加粮食生产的供给能力,销区要增强对产区的粮食生产投入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国家、产区、销区三方共同承担粮食安全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在抓粮食主产区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调动中西部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使他们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不至于遇到大的灾荒,因交通运输问题而缺粮挨饿。
3.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保护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出路要依靠科技。我国农作物产量必须要有第三次突破。为此,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确保农业科技投入,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队伍主要是由国家农业科学院、省市农业科学院及农业大学组成,在过去的50年里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现有的国家农业研究体系是根据行政区域来设定的。农业有其本身的特点,应该根据农业生态区划来划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考虑我国农业科研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创新分中心、国家和省区农业试验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三部分构成,分别承担起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三个层面的工作。
依托国家中心与区域中心,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安排专项经费连续支持,培养和稳定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确定主攻方向,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争取在3—5年内取得一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占农业GDP的0.25%左右,比20世纪80年代的0.4%还低,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建议首先整合国内的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研究的人力资源和农业投入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为国家的总体目标服务:在全国保证10000人左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其次在现有投入基础上增加投入,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搞研究。
(2)健全全国的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由政府公共财政供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推广队伍,确保其主要精力用于向农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此事也可结合全国试验站的工作来进行。
(3)围绕粮食安全,明确科技工作重点领域与方向。当前要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减少粮食损失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迅速在生产中进行转化,力争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到4.75亿吨以上的水平;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便保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支撑2010年5.0亿吨、2020年达到5.5亿吨、2030年达到6.0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4)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及时对粮食供需状况提出预警,并提供相应的危机处理对策。此体系最好也包括对国际市场的监测。
4.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非洲、南美、南亚、原苏东等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国际资源。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我国农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以技术、管理、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在海外建立一批科技型农、牧、水生产及加工企业,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特色农牧水产品,满足当地市场需要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从长远看,此举对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和转移富余劳动力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来源:食品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