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个案分析
2007-06-17 15:26
行业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稳定的大事件,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各地市工商、质检等部门也根据个各地情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真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下面即以潍坊检验检疫局的食品风险评估为例以是说明。
风险分析评估是一个新的课题,为做到科学缜密,准确可行,潍坊检验检疫局选择禽肉、蔬菜两大支柱产品作为突破口,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做到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科学理论支撑,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从浅显到深入、从简单到精细、从定性到定量、从零星到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
(一)危害识别,找出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因子。出口禽肉生产环节多、流程复杂,经过分析评价,确定了风险分析“五要素”:一是分析国外预警信息,掌握国外技术壁垒新动向;二是分析局技术中心检出情况,了解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状态;三是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找出需重点控制的关键环节;四是分析进口国通关要求,明确进口国的检查方式、监测范围;五是分析国外官方检查情况,发现监管过程中的“盲区”和“死角”。通过对近千个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几十个危害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禽肉卫生安全的4个风险因子:高致病性禽流感、辅料和添加剂、有害微生物、产品的生熟度,并通过研究把握其内在规律和联系,对出口禽肉监控项目及频率进行调整。针对对产品辅料和添加剂风险重视不足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将辅料和添加剂纳入监控范围,增加了对鹌鹑蛋、蔬菜、调味品等的农兽药残留风险评估,消除了产品的质量隐患。
(二)风险描述,确定风险的危害程度。潍坊年出口蔬菜70万吨。
为规避出口风险,特别是针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潍坊局通过开展风险评估积极做好应对。他们对辖区输日食品农产品的种类、数量、生产企业、农药生产流通使用、产品农药残留、土壤残留开展全面调查,汇总分析数据10万个,评估范围涵盖企业源头管理、生产加工和包装储运环节卫生控制、HACCP管理、自检自控、微生物和农残控制、官方验证情况等。他们还对生姜、冷冻菠菜、大葱、蒜薹等19种敏感产品进行了专题评估,分析产品中致病微生物、添加剂、药残的危害性,并作出详尽准确的描述,使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更加充实。
(三)风险管理,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出口风险,消除质量隐患。潍坊局通过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自去年以来,他们先后修改制订了出口禽肉和蔬菜的疫病、农兽药残留、微生物监控计划等十几个管理文件,对监控的品种、项目、频率、限量、检测方法等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进行风险划分,实施新的监管验放模式。通过风险评估分析,区别不同产品和出口国家及地区,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输日冻菠菜、姜、叶菜类产品,输欧盟花生,输韩泡菜等高风险产品,参照输日菠菜取样规则,对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别取样,批批检验;对中低风险产品实施监控放行。监控项目包括预警内容和种植基地使用的农药,特别是日本禁止使用的每千克0.05毫克以下标准和“一律标准”的农药。
三是抓好源头管理,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源头监控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潍坊局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扩大备案基地建设规模,提高高风险产品的基地备案标准,严格监控农兽药残留及环境污染因子,引导企业建设规模化的高标准种植、养殖基地。同时,认真落实检验检疫官驻厂制度,对7家重点禽肉出口企业派驻辅助兽医,做到了从源头到成品的全过程监管。
四是拓宽监管领域,强化对农兽药源头的管理。农兽药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难点,通过风险评估,潍坊局将农兽药的生产流通一并纳入监控范围,实行了“出口企业+农兽药生产供应厂商+检验检疫”的农兽药使用管理新模式,即出口企业与有资质的农兽药生产厂、供应商签订经济责任合同,建立专供渠道;检验检疫局对供应厂商和使用的农兽药实行备案管理,对主要供应商建立业务登记档案和诚信档案,定期公布国外官方农兽药限量要求和禁用药品名录,以及用于生产的农兽药检测结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三方互动、联合监控,实现了出口食品农产品农兽药源头有效控制。
深化风险分析功能,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随着风险评估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潍坊局风险分析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在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食品安全“防火墙”的作用。
一是增强了防范风险的针对性。面对涉及数百种产品和5万多项限量标准的“肯定列表制度”,他们将其作为单独风险因子进行分析,根据肯定列表规定的禁用药物名单和检测项目及限量,结合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检测项目,实施检测监控。
二是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针对输日生姜检出“六六六”农残问题,潍坊局从播种期、生长期到储存过程逐个环节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在生姜储存过程中,企业为防止发生异型眼蕈蚊(蛆头)危害,在埋姜沙土中拌上了“六六六”。为此,他们进一步要求输日生姜企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储存能力,储存地点必须是冷风库、企业自备姜窖,并监督企业做好储存管理,对库存原料进行备案,实施数量核销,杜绝了出口生姜“六六六”农残的检出。
三是增强了服务外贸的主动性。潍坊局利用风险评估机制,对监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潍坊食品安全网”及时发布风险评估信息,实现了政府、检验检疫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去年初,淮坊局提交的《关于日本即将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潍坊出口食品农产品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报告》,得到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并颁布了由该局起草的《关于加强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工作的意见》《潍坊市农药、兽药生产、流通及使用情况调查实施方案》。潍坊局还协助潍坊市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市性应对工作会议,举办了6次“肯定列表制度”宣讲培训班,使企业做到了有备而战。在去年全国对日出口平均下滑18%的情况下,潍坊输日食品农产品不降反增,同比增长14.6%,龙头企业增长幅度最高的达到46%。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标志着潍坊局在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风险分析评估是一个新的课题,为做到科学缜密,准确可行,潍坊检验检疫局选择禽肉、蔬菜两大支柱产品作为突破口,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做到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科学理论支撑,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从浅显到深入、从简单到精细、从定性到定量、从零星到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
(一)危害识别,找出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因子。出口禽肉生产环节多、流程复杂,经过分析评价,确定了风险分析“五要素”:一是分析国外预警信息,掌握国外技术壁垒新动向;二是分析局技术中心检出情况,了解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状态;三是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找出需重点控制的关键环节;四是分析进口国通关要求,明确进口国的检查方式、监测范围;五是分析国外官方检查情况,发现监管过程中的“盲区”和“死角”。通过对近千个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几十个危害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禽肉卫生安全的4个风险因子:高致病性禽流感、辅料和添加剂、有害微生物、产品的生熟度,并通过研究把握其内在规律和联系,对出口禽肉监控项目及频率进行调整。针对对产品辅料和添加剂风险重视不足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将辅料和添加剂纳入监控范围,增加了对鹌鹑蛋、蔬菜、调味品等的农兽药残留风险评估,消除了产品的质量隐患。
(二)风险描述,确定风险的危害程度。潍坊年出口蔬菜70万吨。
为规避出口风险,特别是针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潍坊局通过开展风险评估积极做好应对。他们对辖区输日食品农产品的种类、数量、生产企业、农药生产流通使用、产品农药残留、土壤残留开展全面调查,汇总分析数据10万个,评估范围涵盖企业源头管理、生产加工和包装储运环节卫生控制、HACCP管理、自检自控、微生物和农残控制、官方验证情况等。他们还对生姜、冷冻菠菜、大葱、蒜薹等19种敏感产品进行了专题评估,分析产品中致病微生物、添加剂、药残的危害性,并作出详尽准确的描述,使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更加充实。
(三)风险管理,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出口风险,消除质量隐患。潍坊局通过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自去年以来,他们先后修改制订了出口禽肉和蔬菜的疫病、农兽药残留、微生物监控计划等十几个管理文件,对监控的品种、项目、频率、限量、检测方法等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进行风险划分,实施新的监管验放模式。通过风险评估分析,区别不同产品和出口国家及地区,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输日冻菠菜、姜、叶菜类产品,输欧盟花生,输韩泡菜等高风险产品,参照输日菠菜取样规则,对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别取样,批批检验;对中低风险产品实施监控放行。监控项目包括预警内容和种植基地使用的农药,特别是日本禁止使用的每千克0.05毫克以下标准和“一律标准”的农药。
三是抓好源头管理,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源头监控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潍坊局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扩大备案基地建设规模,提高高风险产品的基地备案标准,严格监控农兽药残留及环境污染因子,引导企业建设规模化的高标准种植、养殖基地。同时,认真落实检验检疫官驻厂制度,对7家重点禽肉出口企业派驻辅助兽医,做到了从源头到成品的全过程监管。
四是拓宽监管领域,强化对农兽药源头的管理。农兽药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难点,通过风险评估,潍坊局将农兽药的生产流通一并纳入监控范围,实行了“出口企业+农兽药生产供应厂商+检验检疫”的农兽药使用管理新模式,即出口企业与有资质的农兽药生产厂、供应商签订经济责任合同,建立专供渠道;检验检疫局对供应厂商和使用的农兽药实行备案管理,对主要供应商建立业务登记档案和诚信档案,定期公布国外官方农兽药限量要求和禁用药品名录,以及用于生产的农兽药检测结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三方互动、联合监控,实现了出口食品农产品农兽药源头有效控制。
深化风险分析功能,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随着风险评估机制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潍坊局风险分析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在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食品安全“防火墙”的作用。
一是增强了防范风险的针对性。面对涉及数百种产品和5万多项限量标准的“肯定列表制度”,他们将其作为单独风险因子进行分析,根据肯定列表规定的禁用药物名单和检测项目及限量,结合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检测项目,实施检测监控。
二是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针对输日生姜检出“六六六”农残问题,潍坊局从播种期、生长期到储存过程逐个环节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在生姜储存过程中,企业为防止发生异型眼蕈蚊(蛆头)危害,在埋姜沙土中拌上了“六六六”。为此,他们进一步要求输日生姜企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储存能力,储存地点必须是冷风库、企业自备姜窖,并监督企业做好储存管理,对库存原料进行备案,实施数量核销,杜绝了出口生姜“六六六”农残的检出。
三是增强了服务外贸的主动性。潍坊局利用风险评估机制,对监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潍坊食品安全网”及时发布风险评估信息,实现了政府、检验检疫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去年初,淮坊局提交的《关于日本即将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潍坊出口食品农产品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报告》,得到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并颁布了由该局起草的《关于加强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工作的意见》《潍坊市农药、兽药生产、流通及使用情况调查实施方案》。潍坊局还协助潍坊市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市性应对工作会议,举办了6次“肯定列表制度”宣讲培训班,使企业做到了有备而战。在去年全国对日出口平均下滑18%的情况下,潍坊输日食品农产品不降反增,同比增长14.6%,龙头企业增长幅度最高的达到46%。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标志着潍坊局在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