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酿酒业总体发展向好(三)

华夏酒报 2008-01-03 09:36 行业分析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 王延才】 ●干红葡萄酒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会逐步改善,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高档甜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占有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大。 ③我国国产品牌的优势还将继续保持。 ●国内张裕、王朝、长城、威龙,四大品牌凭借着高品位、高品质,将占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 王延才】

  ●干红葡萄酒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会逐步改善,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高档甜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占有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大。

  ③我国国产品牌的优势还将继续保持。

  ●国内张裕、王朝、长城、威龙,四大品牌凭借着高品位、高品质,将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一线品牌企业将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地域特征、产品个性化、外观设计、企业服务体系、消费结构及高中档开发等方面有所突破。

  ●二线品牌企业和近几年刚刚兴起的酒庄,在突出自己产品特点,寻找产品特定消费地区和人群上下功夫。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我国葡萄酒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对于葡萄酒文化的宣传更多地是引用西方葡萄酒文化理念,没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体系,缺乏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文化、生活、饮食、饮酒等方面也是多元化的,因此 不应一味地模仿新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文化,应在借鉴国外文化建设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

  ②行业自律意识薄弱 。前几年出现的年份酒、今年出现的《每周质量周刊》曝光民权葡萄酒等事件,反映出行业自律意识薄弱,相关标准和规范跟不上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近几年,国内一些主要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各种评比大赛上,虽然得到了不少国际业内人士的认可,但多数小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 产品质量与国际上主要葡萄酒生产国的产品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随着国外各大品牌的进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应将提高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黄酒从区域走向全国

  行业概况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也是我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饮料酒。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黄酒特有的低度、营养、绿色、保健优势正逐步显现。

  2006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97户,从业人员1.8万人,资产总计86.52亿元,负债总计45.96亿元,产量63.84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55.18亿元,实现利润4.50亿元,上缴税金5.60亿元,利税合计10.10亿元。

  2007年1—8月份统计数字(见表)。

  行业特征

  ①从2003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已连续四年呈两位数增长。

  ②主要品牌已从区域走向全国。

  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新包装的开发,使黄酒产品质量档次、品位形象不断提升。黄酒业内已造就了七个“中国名牌”(“古越龙山”、“沈永和”、“会稽山”、“塔牌”、“石库门”、“和酒”、“沙洲优黄”),“五个中国驰名商标”(“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咸亨”、“绍兴老酒”)和“十个国家免检产品”。“古越龙山”品牌已经完成全国市场网点的布局,会稽山、女儿红、塔牌、和酒、石库门、沙洲优黄等品牌也强势扩张,从区域走向全国。

  ③通过升级、创新,黄酒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通过升级,推出了 “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陈年老酒,使传统的更加经典。

  创新了和酒、石库门、状元红、古越龙液、水香国色、善好酒、小南国、乌毡帽等新型黄酒,使新型的更加时尚,提高了黄酒的档次,为黄酒价格体系打开了空间,扩大了消费层次。

  ④基本建设不断扩大。

  ●近几年,已新增年生产能力10.5万千升:上海金枫年产4万千升黄酒项目,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产2万千升黄酒项目,浙江善好年产2万千升黄酒项目,湖南古越楼台年产1.5万千升黄酒项目,浙江宋红酒业年产1万千升黄酒项目。

  ●又有年产24万千升的新增产能项目在积极筹备、设计和建设中:绍兴塔牌年产1.5万千升黄酒项目,绍兴女儿红年产2万千升黄酒项目,浙江乌毡帽年产2.5万千升黄酒项目,江西安发达酒业公司年产2万千升黄酒项目,浙江善好酒业第二期2万千升黄酒项目,上海金枫筹建10 万千升黄酒项目,会稽山筹建4万千升黄酒项目等。

  ●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山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和业外资本也在不同程度进行投入,扩建、新建黄酒项目,预计黄酒总资产年增长超过20%以上,黄酒行业正在不断地做大做强和做好。

  ⑤注重食品安全,建立原料基地。

  骨干企业已把建立绿色化的原料基地放在行业、企业要健康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大越”、“白塔”等企业都分别在江苏、湖北、安徽等粮食产地和农业部门联合建立酿酒原料基地,以保障黄酒绿色原料的供应。

  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黄酒科技含量。

  黄酒龙头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在黄酒基础性研究、功能性研究、安全性研究和新产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黄酒已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向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进步。

  存在问题与展望

  ●黄酒行业大企业少,产业集中度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较弱。

  ●黄酒地域消费虽有突破,但区域性消费氛围仍然很浓。

  ●黄酒小企业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

  ●黄酒科技含量、产品档次、包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黄酒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时期,只要把握机遇,不断创新,一定会在黄酒这个“传统的朝阳产业”里创造奇迹,创造神话,创造出超常规的发展。

  酒精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行业概况

  酒精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卫生事业,它又是饮料酒工业的基础性原料,也是一种方便而较干净的液体(或固体)燃料。液态法白酒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酒精工业的发展,这是我国酒精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现在,我国是世界上发酵法酒精产量占第三位的酒精生产大国,也是食用酒精产量最大的国家。

  2006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酒精生产企业202(312)户,从业人员4.77万人,资产总计199.97亿元,负债总计134.24 亿元,产量545.62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247.28 亿元,实现利润 12.23 亿元,上缴税金11.16亿元,利税合计23.39 亿元

  2007年1—8月份统计数字(见表)。

  行业形势与展望

  ①酒精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受白酒消费量增长,下游产品快速发展的影响, 2007年l-8月份,产量同比增长 14.84%。2007年全年商品量将超过480万吨,加上燃料乙醇的产量,总量将达630万吨以上。

  ●2008年产量将维持不低于15%的增长率,总量将超过700万吨。

  ●继续向原料主产区转移和向大型化发展。 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是玉米主产区,广西是木薯主产区,江苏苏北有进口木薯的港口优势,产量增长量较大。28家大、中型企业销售产值占全国的56%,小型177家仅占44%。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②主要生产原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玉米平均价格维持在每吨1400元上下;木薯价格在每吨1410元之上,个别地方超过1600元/吨。

  ●原料供应紧张局面没有得到缓解。

  ③玉米酒精价格维持在每千升3600-3900元,薯类酒精价格维持在3900元以上。2007年9月份后,又有约200元的上涨,但产能过剩局面没有得到缓解。

  ④出口量锐减。受2006年9月国家取消酒精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2007年1-9月份出口量大幅下降,每月仅能维持1万吨左右(2006年同期每月平均7万吨)。预计2008年的出口量将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

  ⑤燃料乙醇原料向“非粮”转变。受国际粮油价格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发改委多次明确指出,不新批粮食燃料乙醇企业,转向非粮生产。

  ⑥企业停产率较高。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不少酒精生产企业因利润水平下降,不得不减少生产负荷或停产。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40%的企业停产,停产的以使用薯类为原料的企业较多。

  ⑦向下游产品发展。

  由于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使部分从石化工艺转化的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因此,不少酒精生产企业重新生产酒精下游产品,如乙酸乙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醋酸乙烯、聚氟乙烯、环氧乙烷和乙二醇(MEG)等,从而也扩大了酒精消费量。

  ⑧行业控股情况发生深刻变化。

  近年来,由于私有资金不断涌入酒精行业,行业的经济类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国有为主发展为私有控股为主。随着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酒精行业的私有控股局面将会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在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报告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总的目标有了,酿酒行业如何结合行业实际,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将是全行业今后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首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要转变酒类产品是嗜好品的传统观念,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引导,把我国的酒类产品变成一种安全、卫生、理性消费的健康、休闲饮品,以适应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扩大市场规模。

  要注重挖掘、提炼、弘扬我国的酒文化,通过自主创新,使我国的酒类产品转变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用我国悠久、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征服世界,开拓市场,改变我国酒类产品特别是白酒出口少的落后面貌。

  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不断延长生产链,用生态链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循环经济,保护和治理环境。

  酒类产品,历来被人们誉为友谊的使者,为人们相互沟通,和谐人际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举国上下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酒类生产企业更应该把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生产经营的终极目标。一个企业做到诚信守法,能创造利润,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是完成其部分社会责任。企业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一定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要树立“产业报国、回馈社会” 的经营理念。把追求企业利益与实现社会利益统一起来,决不能走只顾企业利益、牺牲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老路。

  一定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责任感,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和资源的关系。不仅要生产出安全、卫生的高质量产品,对人民的身心健康高度负责,而且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扶贫救困,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愁,要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

  酿酒行业是一个耗能、耗水大户,废弃物也比较多。近几年来,许多大中型企业虽然在节能降耗、推广循环经济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从整个行业看,节能降耗、推广循环经济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还很大,要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还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节能降耗、推广循环经济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拉手,通过节能降耗,推广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企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争当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