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VS“最坏”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狄更斯的这句话在过去被人重复了无数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与往届糖酒会相比,在结束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进口葡萄酒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规模上首次超过国内葡萄酒企业,而且专业观众对进口葡萄酒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国产葡萄酒。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和购买力不断提高,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葡萄酒进口关税大幅下调,国内葡萄酒市场逐步受到世界各葡萄酒出口国的关注。来自各个国家的葡萄酒已经在货架上争芳斗艳。法国酒、意大利酒、美国酒、澳洲酒、西班牙酒……大部分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品牌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追随者。
如今许多宴会上,进口葡萄酒已经不能缺席。摇摇酒杯、闻闻香味、谈谈口感、聊聊产国产区,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风雅。在一些忠实消费者的脑海中,进口葡萄酒文化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舍弃本土酒,追求进口产品的国际品质已是消费趋势。而在一些主流城市中,无论是餐饮、商超、便利店、专卖店还是夜场,都可以看见进口葡萄酒的身影。虽然在餐饮和商超这样的重点渠道,进口葡萄酒还无法与国产葡萄酒抗衡,但能进入并陈列就已经足够,这是战略上的准备,随着进口葡萄酒文化的逐渐深入,消费氛围一旦形成,将可能快速掌握渠道的主攻权。
与前十年相比,当初信息不对称的暴利时代已结束。精明的消费者会发现,无论是在卖场、专卖店,甚至是路边便利店,100元以下的进口葡萄酒已经比比皆是;100-200元区间的已经成为各大酒商争夺的主流区间;高端与奢侈品级基本被进口酒把持。可以说,市场上一些国产葡萄酒的主流价位,进口葡萄酒都已基本覆盖。
据07年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葡萄酒的产量约为450万箱,占中国葡萄酒市场的12.5%。2008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18%。在未来五年里,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一切看来,进口葡萄酒的蔓延渗透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最坏”的时代?
国内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已成为闪耀的酒行业经济亮点。因为看到想到葡萄酒在中国持续高速发展,并相对于其他酒种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钱景”,尤其是面对进口酒的优势(利润及品质)及成本的不断降低,似乎又形成了一个“热门”的商机。对市场流行趋势的信息,国人无疑有最敏感的嗅觉。一时间不少的业内外的人士、资金纷纷涌入进口葡萄酒的“淘金潮”中。
从先行的ASC、美厦、骏德、富隆等专业代理商,到现在吉马、商源等国内超级大经销商的多元化参与。更不用说伴随着这股流行浪潮,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的大小批发商。三、五年前,许多酒类经销商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仓库或酒柜中会摆满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而今天,现实就是这样。无数的各类酒经销商们都开始把重心在向进口葡萄酒倾斜。究竟是这股潮流催生了如此多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还是众多的经销商引发了这股潮流的蔓延。似乎无从说起,但市场被无限风光地放大,似乎是好事,似乎也不是好事。
竞争的味道已在市场的喧嚣之间弥漫开来,并加速度在扩散。在国内,无论是否专业、是否有实力的都搅和在进口葡萄酒市场上。当然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真正让进口葡萄酒流行起来的推手,正是大大小小的进口葡萄酒代理商们。只是在层次参差不齐和鱼龙混杂的情形下,必然会逐渐淘汰一大批,也许出局者便彻底的出局了。
虽然19世纪末,中国就出现了首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但真正现代意义的葡萄酒概念、消费和产品的引入不过最近20多年的事情。即使今天当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时尚潮流之时,大部分国人对它的理解程度和鉴赏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实,2007年进口酒数量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理商数量爆发性的增加导致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囤积,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造就了消费者的购买增长,但在比较浮躁的局面下,过多的催生了这个行业非理性的增长的泡末。
我们已不担忧中国的葡萄酒在中国的持续普及和推广,这项工作一直在被一些进口葡萄酒国家、酒商和国内的代理商们“耕耘”着。但当贴着五花八门标签的进口葡萄酒充斥泛滥得让消费者无从下手之时;当市场竞争演绎到原始低级的价格战,仿冒擦边的“劣酒饮料”大行其道之时。过分被透支的市场资源必然会给盲目的进入者以教训。从大乱到大治,这是个自然规律,实际上现在还没发展到最乱的时候。现在相对成熟的台湾葡萄酒市场当初也经历过这个时段的流转。
也许目前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没有输家只有赢家,就看谁赢得多与少。面对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产品结构与营销模式同质化现象开始严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整个葡萄酒行业的繁荣,葡萄酒经营的销售模式也面对激烈的惊蜇遭遇挑战,发展也将遭遇瓶颈。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因为,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离真正辉煌之期还早。一切还有待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成熟与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大浪淘沙。一时的浮躁和喧嚣都会转头而过,真正留下来的还是潜心提供价值消费的葡萄酒品牌和他们的经营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