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庄园酒发展模式探讨(概要)
近几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包括《半汁葡萄酒产品标准》的废除,《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以及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制的建立,凡此种种,都为规范葡萄酒企业的生产、提升国产葡萄酒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法律保证。
与国际葡萄酒接轨,提高国产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促进我国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葡萄酒庄园和庄园酒一词被引入我国。
自此大江南北、全国上下兴起了酒庄热,各地纷纷建酒庄,很多已有的葡萄酒企业也将自己标榜为酒庄,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产品冠以“庄园酒”称呼。
然而,酒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庄园酒?人们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清晰的、系统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更多的是概念层面上的炒作。
但有一点毋庸质疑,那就是人们普遍认识到庄园酒是好酒,是顶级的优质酒。
为彻底解决中国葡萄酒行业对庄园酒的混淆认识,保护真正庄园酒的利益,使庄园酒这一新生事物真正起到提升我国葡萄酒质量的作用,2005年,由郭松泉先生发起倡议,朗格斯酒庄和国内其它几家葡萄酒庄园积极响应,共同组织筹备成立中国葡萄酒庄联盟。
2005年8月,酒庄联盟预备会在朗格斯酒庄举行,同年12月,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正式成立了中国葡萄酒庄联盟。
各具特色的酒庄应依托各自的优势条件、各自的背景和文化底蕴,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各具特色的酒庄建筑群,并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可以为欧式、中式或中西合璧。
庄园酒尤其要突出优良的个性葡萄品种和独到的品质风格。因此,各酒庄应根据自己的生态地理条件试验筛选最适合本地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品种,形成自己的名片产品。朗格斯酒庄的“西拉”和中法庄园的“小芒森”、“马瑟兰”,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庄园酒进行销售已显现了多方面的劣势,新型营销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
庄园酒产品的高端定位决定了其目标消费群必然是高端人群。高端消费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以及如何让这些高端人群接触并喜欢上这些庄园酒,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具体内容详见《2008年度中国葡萄酒经济报告》)
- 上一篇
中国葡萄酒和世界葡萄酒的竞争力对话(概要)
中国葡萄酒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是中国本土葡萄酒整体的品质和发达葡萄酒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一方面是葡萄酒在中国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中国人也应该审视自己做葡萄酒的态度。 在中国葡萄酒销量快速上升时期,本土葡萄酒行业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借鉴国外葡萄酒的成
- 上一篇
推行酒庄战略,稳步建立中国葡萄酒竞争力支点(概要)
世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古代葡萄酒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推行酒庄战略是今天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建设高品质的种植基地,塑造独具特色的优质中国葡萄酒品牌,促进中国葡萄酒企业的优化整合与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育,形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