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龙虾市场为何这么热闹?
小龙虾一般在春节后就开始少量上市,一直持续到九月,消费高峰在六七月份。在上海铜川水产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在16吨至17吨,而在上市高峰时日交易量可达25吨至30吨。一年中,仅铜川水产市场内的小龙虾交易量就达3500吨左右,全市小龙虾年消费量至少在此基础上翻一番,
小龙虾一般在春节后就开始少量上市,一直持续到九月,消费高峰在六七月份。在上海铜川水产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在16吨至17吨,而在上市高峰时日交易量可达25吨至30吨。一年中,仅铜川水产市场内的小龙虾交易量就达3500吨左右,全市小龙虾年消费量至少在此基础上翻一番,即7000吨。而五年前,上海小龙虾交易量只有目前的一半。
这个季节,最流行吃什么?不是登堂入室的山珍海味,而是街头巷尾的小龙虾,在黄浦区寿宁路、宝山区北翼一条街更有千人共剥小龙虾的奇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每日小龙虾消费量在30吨以上,“复茂”、“香吧岛”、“大胡子”等小龙虾专卖品牌在申城夏令餐饮市场独树一帜。
小龙虾走红市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此前申城街头也流行过香辣蟹、烧烤鱼、馋嘴蛙等其他小吃,可没有一个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强过小龙虾。但在小龙虾热闹的背后,有关“小龙虾来自哪里”、“小龙虾干不干净”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
销量节节攀升
小龙虾产业在上海正日渐成熟,价格和销量齐齐攀升。这是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
对于价格,近年来小龙虾的价格就像上海夏季的气温那样一直往高处走。宝山区北翼商业街上的店铺大多以小龙虾为特色菜肴。在商业街的一家店里,消费者刘女士点了一盆香辣小龙虾和一盆椒盐小龙虾。她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来这里吃小龙虾,价格年年在涨。以一盆椒盐小龙虾为例,前几年每盆还只有16元,去年涨到22元,今年更是达到30元。但刘女士觉得,小龙虾不是天天吃,所以即使价格一直在涨,也还可以接受。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寿宁路上,今年小龙虾每500克的堂吃价格涨了3元。
食客的感觉是准确的。从批发市场看,小龙虾的价格的确在涨,且幅度不小。上海江阳水产市场信息中心负责人戴鸿根介绍说,目前申城水产批发市场内的小龙虾批发价在每500克6至8元,最高时卖到每500克10元以上;但在五年前,小龙虾的批发价只有每500克2元。从统计数据看,这几年小龙虾的价格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上涨,有些地方龙虾产业的投资回报率甚至高达150%。
除了价格,小龙虾的消费量也在迅速膨胀。铜川水产市场一位权威人士介绍,小龙虾一般在春节后就开始少量上市,一直持续到九月,消费高峰在六七月份。在铜川水产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在16吨至17吨,而在上市高峰时日交易量可达25吨至30吨。一年中,仅铜川水产市场内的小龙虾交易量就达3500吨左右,全市小龙虾年消费量至少在此基础上翻一番,即7000吨。而五年前,上海的小龙虾交易量还只有目前的一半。
盱眙的正负效应
小龙虾能红、且红得长久,这一结果和“盱眙小龙虾”打入市场紧密相连。江苏盱眙是第一个将小龙虾作为产业打造的地区,“盱眙小龙虾”成功打入市场让人们看到了水产行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盱眙小龙虾”的成名,主要归功于盱眙人的策划能力和他们开创的“十三香”等特色烹饪方法。2001年7月,盱眙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招集了当地130家个体私营饭店在广场卖小龙虾。这一别出心裁的营销模式正式将小龙虾这一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水产品推上中国人的餐桌。在为期五天的龙虾节里,参加“龙虾节”的经营户户户赚钱,多则数万元,少则数千元。几乎一夜之间,小龙虾出名了;更重要的是,“盱眙十三香小龙虾”一统江湖,成为味美小龙虾的绝佳代表。
但五年过去了,小龙虾对上海市场来说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如果仍然将“盱眙小龙虾”作为产品亮点,则会给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就好比“阳澄湖大闸蟹”之于大闸蟹产业,当某一个产地品牌成为整个行业的代名词时,会造成行业的病态发展。
一方面,“傍牌”产品会大量产生,“盱眙小龙虾”的品牌遭到威胁。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盱眙小龙虾”的招牌。但其实,上海人吃的小龙虾大多不是来自盱眙,而是来自启东、巢湖、洪湖等地区。据了解,在上海消费的小龙虾中,只有不足两成来自盱眙,基本都是由产地直接供应到饭店。
另一方面,除盱眙外的小龙虾产地也会因为市场品牌单一而在发展上遇到损害。宝山区一家龙虾美食店老板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所用的小龙虾都从启东、海门等地直接采购而来,每天有500多公斤。除去自家店里每天200多公斤的消耗量,其他还会供应给周边10多家小龙虾餐饮店。食客普遍认为这些小龙虾质量很不错,“完全可以媲美盱眙小龙虾”。铜川水产市场有关人士也介绍,市场里的小龙虾主要有四个来源,其中50%以上来自苏北的洪泽湖周边地区。
谁来完善产业
从野生小龙虾到人工养殖小龙虾到具有地域知名度的品牌小龙虾,小龙虾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规模的发展历程。对于食客最关心的“小龙虾干不干净”问题,来自监管部门的抽检报告也显示:从正规渠道(主要为小龙虾养殖基地)进入市场的小龙虾在环境污染物、农药等项目检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卫生情况基本合格。可见,随着产业的发展,小龙虾“能不能吃”的争论有望告一段落。
但为什么有关小龙虾的负面报道依然时有耳闻?恐怕这一产业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产业环境上,小龙虾需要鼓励“百花齐放”的品牌发展环境。有关专家指出,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品牌,不利于市场整体发展。在一年又一年挖空心思的仿冒与打击仿冒的斗争中,消耗的是整个市场的精力。伴随着小龙虾产业的膨胀,需要推动经销商自创销售品牌,引导消费者购买来自各产地的优质小龙虾,来打破“一虾独大”的局面,给更多产地的小龙虾品牌一些良性发展的空间。
在经营过程中,让小龙虾的加工过程规范起来、销售场所整洁起来,也是保持小龙虾吸引力的必要手段。目前,上海的小龙虾经营场所的软硬件条件令人不太满意,除少数小龙虾成为部分中高档餐饮店的时令菜肴外,绝大多数小龙虾还是出现在大排档和小餐馆中。在中心城区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寿宁路上,大部分餐馆都简陋逼仄,排长队候座的情况天天上演,服务员不小心将汤汁洒在食客身上的意外也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小龙虾的就餐乐趣。更有部分餐馆怕来不及供应,提前几小时将小龙虾烧好存放在没有专用保鲜措施的平房里,也增加了食用小龙虾的安全风险。对此,“复茂”、“香吧岛”、“大胡子”等小龙虾品牌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手段,克服了以上缺点;而宝山区相关职能部门对北翼一条街采取严格审查、合格发证、频繁检查等方式,使之成为响当当的“有执照”的大排档,给食客一个安心消费的场所。这些做法,无疑都增加了小龙虾消费的安全系数,也为将来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个季节,最流行吃什么?不是登堂入室的山珍海味,而是街头巷尾的小龙虾,在黄浦区寿宁路、宝山区北翼一条街更有千人共剥小龙虾的奇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每日小龙虾消费量在30吨以上,“复茂”、“香吧岛”、“大胡子”等小龙虾专卖品牌在申城夏令餐饮市场独树一帜。
小龙虾走红市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此前申城街头也流行过香辣蟹、烧烤鱼、馋嘴蛙等其他小吃,可没有一个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强过小龙虾。但在小龙虾热闹的背后,有关“小龙虾来自哪里”、“小龙虾干不干净”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
销量节节攀升
小龙虾产业在上海正日渐成熟,价格和销量齐齐攀升。这是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
对于价格,近年来小龙虾的价格就像上海夏季的气温那样一直往高处走。宝山区北翼商业街上的店铺大多以小龙虾为特色菜肴。在商业街的一家店里,消费者刘女士点了一盆香辣小龙虾和一盆椒盐小龙虾。她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来这里吃小龙虾,价格年年在涨。以一盆椒盐小龙虾为例,前几年每盆还只有16元,去年涨到22元,今年更是达到30元。但刘女士觉得,小龙虾不是天天吃,所以即使价格一直在涨,也还可以接受。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寿宁路上,今年小龙虾每500克的堂吃价格涨了3元。
食客的感觉是准确的。从批发市场看,小龙虾的价格的确在涨,且幅度不小。上海江阳水产市场信息中心负责人戴鸿根介绍说,目前申城水产批发市场内的小龙虾批发价在每500克6至8元,最高时卖到每500克10元以上;但在五年前,小龙虾的批发价只有每500克2元。从统计数据看,这几年小龙虾的价格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上涨,有些地方龙虾产业的投资回报率甚至高达150%。
除了价格,小龙虾的消费量也在迅速膨胀。铜川水产市场一位权威人士介绍,小龙虾一般在春节后就开始少量上市,一直持续到九月,消费高峰在六七月份。在铜川水产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在16吨至17吨,而在上市高峰时日交易量可达25吨至30吨。一年中,仅铜川水产市场内的小龙虾交易量就达3500吨左右,全市小龙虾年消费量至少在此基础上翻一番,即7000吨。而五年前,上海的小龙虾交易量还只有目前的一半。
盱眙的正负效应
小龙虾能红、且红得长久,这一结果和“盱眙小龙虾”打入市场紧密相连。江苏盱眙是第一个将小龙虾作为产业打造的地区,“盱眙小龙虾”成功打入市场让人们看到了水产行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盱眙小龙虾”的成名,主要归功于盱眙人的策划能力和他们开创的“十三香”等特色烹饪方法。2001年7月,盱眙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招集了当地130家个体私营饭店在广场卖小龙虾。这一别出心裁的营销模式正式将小龙虾这一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水产品推上中国人的餐桌。在为期五天的龙虾节里,参加“龙虾节”的经营户户户赚钱,多则数万元,少则数千元。几乎一夜之间,小龙虾出名了;更重要的是,“盱眙十三香小龙虾”一统江湖,成为味美小龙虾的绝佳代表。
但五年过去了,小龙虾对上海市场来说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如果仍然将“盱眙小龙虾”作为产品亮点,则会给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就好比“阳澄湖大闸蟹”之于大闸蟹产业,当某一个产地品牌成为整个行业的代名词时,会造成行业的病态发展。
一方面,“傍牌”产品会大量产生,“盱眙小龙虾”的品牌遭到威胁。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盱眙小龙虾”的招牌。但其实,上海人吃的小龙虾大多不是来自盱眙,而是来自启东、巢湖、洪湖等地区。据了解,在上海消费的小龙虾中,只有不足两成来自盱眙,基本都是由产地直接供应到饭店。
另一方面,除盱眙外的小龙虾产地也会因为市场品牌单一而在发展上遇到损害。宝山区一家龙虾美食店老板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所用的小龙虾都从启东、海门等地直接采购而来,每天有500多公斤。除去自家店里每天200多公斤的消耗量,其他还会供应给周边10多家小龙虾餐饮店。食客普遍认为这些小龙虾质量很不错,“完全可以媲美盱眙小龙虾”。铜川水产市场有关人士也介绍,市场里的小龙虾主要有四个来源,其中50%以上来自苏北的洪泽湖周边地区。
谁来完善产业
从野生小龙虾到人工养殖小龙虾到具有地域知名度的品牌小龙虾,小龙虾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规模的发展历程。对于食客最关心的“小龙虾干不干净”问题,来自监管部门的抽检报告也显示:从正规渠道(主要为小龙虾养殖基地)进入市场的小龙虾在环境污染物、农药等项目检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卫生情况基本合格。可见,随着产业的发展,小龙虾“能不能吃”的争论有望告一段落。
但为什么有关小龙虾的负面报道依然时有耳闻?恐怕这一产业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产业环境上,小龙虾需要鼓励“百花齐放”的品牌发展环境。有关专家指出,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品牌,不利于市场整体发展。在一年又一年挖空心思的仿冒与打击仿冒的斗争中,消耗的是整个市场的精力。伴随着小龙虾产业的膨胀,需要推动经销商自创销售品牌,引导消费者购买来自各产地的优质小龙虾,来打破“一虾独大”的局面,给更多产地的小龙虾品牌一些良性发展的空间。
在经营过程中,让小龙虾的加工过程规范起来、销售场所整洁起来,也是保持小龙虾吸引力的必要手段。目前,上海的小龙虾经营场所的软硬件条件令人不太满意,除少数小龙虾成为部分中高档餐饮店的时令菜肴外,绝大多数小龙虾还是出现在大排档和小餐馆中。在中心城区著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寿宁路上,大部分餐馆都简陋逼仄,排长队候座的情况天天上演,服务员不小心将汤汁洒在食客身上的意外也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小龙虾的就餐乐趣。更有部分餐馆怕来不及供应,提前几小时将小龙虾烧好存放在没有专用保鲜措施的平房里,也增加了食用小龙虾的安全风险。对此,“复茂”、“香吧岛”、“大胡子”等小龙虾品牌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手段,克服了以上缺点;而宝山区相关职能部门对北翼一条街采取严格审查、合格发证、频繁检查等方式,使之成为响当当的“有执照”的大排档,给食客一个安心消费的场所。这些做法,无疑都增加了小龙虾消费的安全系数,也为将来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