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之下,大豆将何去何从?
雷曼公司的倒下,把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美国这一最大的经济体上来,她是否会陷入长期衰退,是人们担心的焦点。而华尔街地震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动荡,让世界为之一颤,为了防止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救市举措,向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市场
雷曼公司的倒下,把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美国这一最大的经济体上来,她是否会陷入长期衰退,是人们担心的焦点。而华尔街“地震”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动荡,让世界为之一颤,为了防止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救市举措,向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市场的压力。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碰巧在恐慌蔓延时公布,让人几乎忽略了其内在影响,而如今全球经济短暂安宁之际,市场无疑又会将焦点集中在大豆的基本面上,本季度的全球大豆价格会何去何从,这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大豆的供需情况一直是交易商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本年度的大豆种植可谓是一波三折,5月份开耕时,一场席卷美国中西部的大洪水,打乱了农民的计划,而种植的延误,让一部分原本种植玉米的土地改种大豆,意外的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进入7月份之后,美国中西部天气又出奇的好,极度适宜的生长条件极大的弥补了洪水带来的种植延误,这也让多头纷纷离场,引导了一波期价的大跌。9月份飓风不断的侵袭美国东海岸,带来的降雨一度使中西部的大豆产区有形成洪水的隐患,还好降雨持续时间不长,随之而来的干燥天气排干了土壤中的多余水分,利于大豆的收获(相比6月的洪水,此时的降雨并不会对产量带来实际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大豆已经进入了生长末期)。人们普遍担心的早霜,现在还是无影无踪,有天气预报分析,在10月1日前都不会出现早霜天气,因此料想今年美豆单产不会因为早霜而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在大豆生长的关键期,外界环境是极度适宜的,而大豆生长也是非常迅速,但是洪水造成种植延误的影响却是始终无法消去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近几月来不断调低大豆单产的原因了。
美国9月供需报告显示,9月大豆单产预测值为40蒲式耳/英亩,较8月的单产下调了0.5蒲式耳,同比下降了2.9%,但这并不是说今年的产量会有所下降,正如前面的提到的,洪水使得一部分的玉米地改种大豆,意外的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如上图所示,加上原本增加的面积,今年整个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了17.6%,而收获面积也提高了16.7%,这表示虽然现在大豆的单产仍没有最终确定,但只要后期不出现极端的天气(诸如大面积洪水等),单产下降的幅度就不足以抵消种植面积的增加,也就是说,产量的大幅提高已是既定事实。这在农业部报告中也有体现,报告预计本年度大豆产量会较上年提高13.5%。
产量虽然较上年度有很大提高,但是本年度美国总的供应量却偏少,主要是由于期初库存偏少所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虽然消费量小幅下降,但美国期末库存仍低于去年同期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又要注意到,虽然美国的期末库存小幅下降,但世界范围内的大豆库存却是增加的,从下图可以看出,9月报告预测的期末库存较8月报告值有所提高,提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国内压榨量的减少,特别是美国国内压榨量的减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有可能延续,因为一方面原油的下跌减缓了生物柴油用量的增速;另一方面生物柴油中动物性油脂用量的提升,也间接减低了豆油的用量。
基于以上的推断,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由于新豆产量大幅提高,虽然期初库存较低,但世界范围内大豆的总供应量实际是比上年有所提高,根据9月供需报告的预测,供应提高的比例为2.6%,因此可以说今年大豆供应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如果后期全球大豆需求没有好转,那么本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仍会进一步提高,这无疑对价格形成了一定压力。
从以上大豆供需来看,期末库存可能进一步提升的预期会加速多头的撤离。除此之外,虽然全球经济形势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华尔街的恐慌情绪并没有得到完全消除,基金动向值得注意,在现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投行们肯定会尽可能的减少手中的头寸,来对冲已有的资金风险。下图是截止9月16日的CBOT大豆持仓报告,可以看出,在危机刚扩大时,基金大幅消减了手中的持仓(双边持仓),由于基金一直是出于净多的地位,因此此次消减行动明显对多头很不利,并会促进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另外,虽然美国众议院周四(9月18日)以多数票通过一项新的法案,旨在限制能源和农产品市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同时要求海外交易所提供每日交易记录。但是白宫已经表示,即便该法案在参议院通过,总统也会行使权利否定该法案,这项举措无疑会为后期的空逼多扫清障碍。
因此,在大豆供需偏松以及基金持仓变化利空的双重影响之下,今年后几个月的大豆期价仍会是偏弱的局面。当然这只是基于理论的分析得出的,而此次美国不顾通货膨胀的风险,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资金的行为,则会使未来商品期货的走势充满变数。
大豆的供需情况一直是交易商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本年度的大豆种植可谓是一波三折,5月份开耕时,一场席卷美国中西部的大洪水,打乱了农民的计划,而种植的延误,让一部分原本种植玉米的土地改种大豆,意外的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进入7月份之后,美国中西部天气又出奇的好,极度适宜的生长条件极大的弥补了洪水带来的种植延误,这也让多头纷纷离场,引导了一波期价的大跌。9月份飓风不断的侵袭美国东海岸,带来的降雨一度使中西部的大豆产区有形成洪水的隐患,还好降雨持续时间不长,随之而来的干燥天气排干了土壤中的多余水分,利于大豆的收获(相比6月的洪水,此时的降雨并不会对产量带来实际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大豆已经进入了生长末期)。人们普遍担心的早霜,现在还是无影无踪,有天气预报分析,在10月1日前都不会出现早霜天气,因此料想今年美豆单产不会因为早霜而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在大豆生长的关键期,外界环境是极度适宜的,而大豆生长也是非常迅速,但是洪水造成种植延误的影响却是始终无法消去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近几月来不断调低大豆单产的原因了。
美国9月供需报告显示,9月大豆单产预测值为40蒲式耳/英亩,较8月的单产下调了0.5蒲式耳,同比下降了2.9%,但这并不是说今年的产量会有所下降,正如前面的提到的,洪水使得一部分的玉米地改种大豆,意外的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如上图所示,加上原本增加的面积,今年整个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了17.6%,而收获面积也提高了16.7%,这表示虽然现在大豆的单产仍没有最终确定,但只要后期不出现极端的天气(诸如大面积洪水等),单产下降的幅度就不足以抵消种植面积的增加,也就是说,产量的大幅提高已是既定事实。这在农业部报告中也有体现,报告预计本年度大豆产量会较上年提高13.5%。
产量虽然较上年度有很大提高,但是本年度美国总的供应量却偏少,主要是由于期初库存偏少所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虽然消费量小幅下降,但美国期末库存仍低于去年同期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又要注意到,虽然美国的期末库存小幅下降,但世界范围内的大豆库存却是增加的,从下图可以看出,9月报告预测的期末库存较8月报告值有所提高,提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国内压榨量的减少,特别是美国国内压榨量的减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有可能延续,因为一方面原油的下跌减缓了生物柴油用量的增速;另一方面生物柴油中动物性油脂用量的提升,也间接减低了豆油的用量。
基于以上的推断,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由于新豆产量大幅提高,虽然期初库存较低,但世界范围内大豆的总供应量实际是比上年有所提高,根据9月供需报告的预测,供应提高的比例为2.6%,因此可以说今年大豆供应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如果后期全球大豆需求没有好转,那么本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仍会进一步提高,这无疑对价格形成了一定压力。
从以上大豆供需来看,期末库存可能进一步提升的预期会加速多头的撤离。除此之外,虽然全球经济形势暂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华尔街的恐慌情绪并没有得到完全消除,基金动向值得注意,在现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投行们肯定会尽可能的减少手中的头寸,来对冲已有的资金风险。下图是截止9月16日的CBOT大豆持仓报告,可以看出,在危机刚扩大时,基金大幅消减了手中的持仓(双边持仓),由于基金一直是出于净多的地位,因此此次消减行动明显对多头很不利,并会促进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另外,虽然美国众议院周四(9月18日)以多数票通过一项新的法案,旨在限制能源和农产品市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同时要求海外交易所提供每日交易记录。但是白宫已经表示,即便该法案在参议院通过,总统也会行使权利否定该法案,这项举措无疑会为后期的空逼多扫清障碍。
因此,在大豆供需偏松以及基金持仓变化利空的双重影响之下,今年后几个月的大豆期价仍会是偏弱的局面。当然这只是基于理论的分析得出的,而此次美国不顾通货膨胀的风险,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资金的行为,则会使未来商品期货的走势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