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干旱是一种对经济、社会、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与其他灾害相比,其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因干旱我国粮食每年平均受灾面积达2000万公顷,损失粮食占全国因灾减产粮食的50%,因此缺水
干旱是一种对经济、社会、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与其他灾害相比,其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因干旱我国粮食每年平均受灾面积达2000万公顷,损失粮食占全国因灾减产粮食的50%,因此缺水干旱不仅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方干旱基本情况
自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了严重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有15省市出现旱情,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集中。截至2009年2月7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63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亿亩,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52亿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95%,其中重旱4879万亩。在受灾的七个小麦主产省份中,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它的灾情也最为严重。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多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山丘区已有13万余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最近110多天以来,河南全省有效降水不超过15毫米,有50万亩出现麦苗枯死现象。在安徽,全省受旱面积达到2591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107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6亿元。在山东,2009年以来全省降水仅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九成,全省六成麦田受旱,面积已达3328万亩。在甘肃,重旱面积达到4.6万平方公里。在河北,40万人饮水困难,石家庄遭遇50年来少见旱情。除此之外,山西、青海、湖北等全国共15个省、市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大规模干旱。
北方地区干旱特点及成因分析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北方地区干旱特点
1.受旱面积大。这次旱灾范围影响面大,全国作物受旱加上三北地区干旱地面积总数达1.63亿亩,比常年多1.1亿亩。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
2.受旱区域集中,主产区受灾。目前全国一共有15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95%,非常集中。从区位看,此次旱情主要影响的是黄淮北部、长江中下游种植的冬小麦。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的北方冬麦区,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占全国受旱面积的95%,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占在田作物受旱面积的93%。有六个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到在田作物的40%—70%,其中叶片枯黄或分蘖节受冻死苗的重旱面积达5372万亩,超过30%。
3.秋冬连旱。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三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总体上看,冬麦区降水量之少为30年一遇,特旱区达50年一遇。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4.受旱程度重。据粮食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10厘米干土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5.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2008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尤其是2009年1月20日-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降温幅度达8℃-12℃,局部地区达17℃-20℃,对冬小麦安全越冬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旱情影响。
(二)受旱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的影响
(1)气象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洲季风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台风等因素影响,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之间变化也很大,这也是易形成水灾、造成旱灾的原因之一。2008年入冬以来,降雨少,温度高。华北大部、西北大部和黄淮大部以及江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日超过80天,部分地区超过了100天。按照气象部门评价,是30年到50年一遇的少雨。去冬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北、黄淮以及西北东部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4℃,土壤水分蒸发大,失墒快。去年12月份以来,一共出现三次大范围降温过程,特别是春节前。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8-12℃,局部达到17-20℃。由于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持续少雨,各地冬麦区提前开始春灌,有些还增加了灌溉的次数,用水增加并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2)水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干旱缺水的原因,特别是北方土地多,水资源少,以每亩耕地平均摊水资源量计,全国平均1800多立方米/亩,但黄河、淮河流域只有300多立方米/亩,辽河、海滦河流域更少,分别为200立方米/亩左右,不能满足农田用水的需要。由于上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特点: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此时正是冬麦生长和早秋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常需采取灌溉或其他抗旱措施,以保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2.人为因素的作用
(1)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削弱了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在粮食单产低、农民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导致不合理的陡坡开荒活动较为严重,草山草坡不断减少,加上开山筑路、城乡建设、无序堆放废渣废料等因素,加速了水土流失,流走表层肥土,土层减薄,降低了土壤潜在的抗旱能力。同时,流失的泥沙不断淤积水库、堰塘、渠道,减少了水库池塘的蓄水量,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2)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生活需求的增加,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使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紧张,干旱问题更趋严重。例如以往种一季作物的不少地方,改为一年种两季。尤其是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需水量相应增加。1949年全国平均每亩耕地粮食产量只有86公斤,2008年亩产已达330公斤,若按每生产1公斤粮食所需水量核算,现每亩耕地作物所需水量比解放初期增加好几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几十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还是有增无减的原因之—。
北方干旱基本情况
自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了严重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有15省市出现旱情,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集中。截至2009年2月7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63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亿亩,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52亿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95%,其中重旱4879万亩。在受灾的七个小麦主产省份中,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它的灾情也最为严重。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多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山丘区已有13万余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最近110多天以来,河南全省有效降水不超过15毫米,有50万亩出现麦苗枯死现象。在安徽,全省受旱面积达到2591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107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6亿元。在山东,2009年以来全省降水仅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九成,全省六成麦田受旱,面积已达3328万亩。在甘肃,重旱面积达到4.6万平方公里。在河北,40万人饮水困难,石家庄遭遇50年来少见旱情。除此之外,山西、青海、湖北等全国共15个省、市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大规模干旱。
北方地区干旱特点及成因分析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北方地区干旱特点
1.受旱面积大。这次旱灾范围影响面大,全国作物受旱加上三北地区干旱地面积总数达1.63亿亩,比常年多1.1亿亩。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
2.受旱区域集中,主产区受灾。目前全国一共有15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95%,非常集中。从区位看,此次旱情主要影响的是黄淮北部、长江中下游种植的冬小麦。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的北方冬麦区,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八省冬麦区受旱面积占全国受旱面积的95%,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占在田作物受旱面积的93%。有六个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到在田作物的40%—70%,其中叶片枯黄或分蘖节受冻死苗的重旱面积达5372万亩,超过30%。
3.秋冬连旱。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三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总体上看,冬麦区降水量之少为30年一遇,特旱区达50年一遇。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4.受旱程度重。据粮食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10厘米干土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5.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2008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尤其是2009年1月20日-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降温幅度达8℃-12℃,局部地区达17℃-20℃,对冬小麦安全越冬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旱情影响。
(二)受旱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的影响
(1)气象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洲季风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台风等因素影响,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之间变化也很大,这也是易形成水灾、造成旱灾的原因之一。2008年入冬以来,降雨少,温度高。华北大部、西北大部和黄淮大部以及江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日超过80天,部分地区超过了100天。按照气象部门评价,是30年到50年一遇的少雨。去冬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北、黄淮以及西北东部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4℃,土壤水分蒸发大,失墒快。去年12月份以来,一共出现三次大范围降温过程,特别是春节前。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8-12℃,局部达到17-20℃。由于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持续少雨,各地冬麦区提前开始春灌,有些还增加了灌溉的次数,用水增加并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2)水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干旱缺水的原因,特别是北方土地多,水资源少,以每亩耕地平均摊水资源量计,全国平均1800多立方米/亩,但黄河、淮河流域只有300多立方米/亩,辽河、海滦河流域更少,分别为200立方米/亩左右,不能满足农田用水的需要。由于上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特点: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此时正是冬麦生长和早秋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常需采取灌溉或其他抗旱措施,以保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2.人为因素的作用
(1)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削弱了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在粮食单产低、农民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导致不合理的陡坡开荒活动较为严重,草山草坡不断减少,加上开山筑路、城乡建设、无序堆放废渣废料等因素,加速了水土流失,流走表层肥土,土层减薄,降低了土壤潜在的抗旱能力。同时,流失的泥沙不断淤积水库、堰塘、渠道,减少了水库池塘的蓄水量,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2)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生活需求的增加,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使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紧张,干旱问题更趋严重。例如以往种一季作物的不少地方,改为一年种两季。尤其是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需水量相应增加。1949年全国平均每亩耕地粮食产量只有86公斤,2008年亩产已达330公斤,若按每生产1公斤粮食所需水量核算,现每亩耕地作物所需水量比解放初期增加好几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几十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还是有增无减的原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