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绿茶产业如何在困境中谋新图变
7月23日讯:中国绿茶闻名遐尔,而中国绿茶之名又首推浙江,但就具体的一个茶种而言,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遍性
7月23日讯:中国绿茶闻名遐尔,而中国绿茶之名又首推浙江,但就具体的一个茶种而言,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遍性的不同阶层认同消费的阶段,这是很大的一块缺憾。
茶产业作为浙江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强农富农活农,对解决“三农”难题等,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品牌的散、乱、杂,营销的小、弱、单,一度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当“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的呼声再度高涨之时,浙江绿茶产业又该如何抢抓机遇、如何攻难克艰、如何谋新图变?
《市场导报》特邀请各路精英来建言献策,希望能对振兴浙江绿茶产业尽些绵薄之力。
李光斗(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我觉得茶产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化。中国茶叶、丝绸这么多年,没有品牌化,做不大。西湖龙井是一个产地品牌,没有形成企业品牌。历史证明,所有产地品牌到最后都是很难过的,其出路是打造强势企业品牌。举个例子,立顿一个企业所赚的钱比中国所有茶出口赚的钱还要多。
浙江茶叶存在着品牌危机。品牌化还没有被提到一个议程。产地优势还没有被品牌化。但是产地优势,你不用会被别人抢去,如由于没有品牌化,景德镇的“瓷都”被潮州抢去了。又如内蒙古的牛奶,通过蒙牛和伊利两个品牌才得以做强做大。相较于浙江茶叶,虽然西湖龙井很有名,但是我还没有听到浙江有几家有名的茶叶品牌企业。
什么是最好的绿茶?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茶除了物理功能之外,还有精神功能。杭州倡导休闲文化,成都等许多其他城市也在宣扬自己的休闲文化。
但是,休闲之都并不是要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来杭州玩一次,这叫休闲之都,杭州有必要让杭州茶融入到它的休闲文化中来,让人们泡起一杯西湖龙井茶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来自杭州的休闲文化,这就如你不必去迪斯尼乐园,你观看迪斯尼的电影就能感受到迪斯尼的文化。
陈霞(新昌县江南名茶市场负责人):
我们在开拓市场方面主要发挥市场全国名茶产品集散的功能,并为进场经营者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税率享受本地经营户标准;租房者免一年房租(租房合同期五年),一楼商铺平均租金35元/月·每平方米(按商铺位置不同价格上下浮动);二楼商铺平均租金12元/月·每平方米;二、三楼辅助用房6元/月·每平方米。租金一年一付制。每户收取履约金1万元;子女上学享受当地居民待遇;设立统一窗口为茶叶经营户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以中国茶市(江南名茶市场)为依托,投资1500万元,在与茶市相邻的潜溪江东侧,沿溪建设一个近3万平方米以茶树、茶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通过种植多品种茶树和奇石雕刻茶文化内容的实体展示,向茶商和游客提供一个集茶园休闲、茶石观光,茶文化交流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茶公园的休闲观光,了解茶知识,促进茶消费,进一步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充分发挥茶市集散茶产品、带动茶产业、促进茶消费的多功能作用,成为浙江省内第一家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相结合的最佳旅游观光休闲景点。
陈锁(安吉岙里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资深茶人、实战专家):
我结合安吉白茶来谈浙江绿茶的产业化发展吧,算是抛砖引玉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已达9万余亩,产值6.5亿元。安吉白茶要走的路还很长,能否实现持续更好地发展,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安吉白茶在其发展之初,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佳,市场价位高。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原来是人无我有,现在要积极做到人有我优,在基地建设上:要把安吉的9万亩茶园打造成真正的生态茶园,通过生态茶园的打造一是可以提高品质;二是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农残,提高安全质量;三还可以发展茶园生态观光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生产加工上:要在原来凤型和龙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茶类加工,提高鲜叶原料的综合利用,优化我们的加工方式以应对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在市场营销上:改原来的坐商为行商,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鼓励安吉部分有经营思路的茶农,由种植加工逐步向市场营销转型。
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市场,但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是要从“扶量”向“扶质”的转变,要突出扶持重点,把茶叶龙头企业、新产品深加工开发作为重点,不能搞“普扶制”。二是要从“扶实”向“扶虚”转变,要支持生产方式、机制上的突破,引导企业联合发展。三是从“扶硬”向“扶软”转变,要有资金奖励,但更要出台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当前重点要解决法人企业(包括工商资本)的纳税问题、茶农发展建厂土地难和融资难问题。四是重视交易市场建设,合理规划,把安吉的转椅、竹制品、土特产和白茶集散中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套检测中心、物流、银行等服务体系,使安吉成为全国白(叶)茶的集散中心。
为进一步强化安吉白茶的品牌管理,政府要有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利益和关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地加强安吉白茶在种植、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和维权管理,规范安吉白茶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外埠假冒安吉白茶包装的查处力度,维护安吉白茶品牌形象。
胡振长(浙大百川生物科技集团公司总裁):
享誉国际的著名“立顿”其实自己根本不种一株茶树,全靠收制茶叶经营,但就是依靠这个品牌,全世界都认可“立顿”。相比而言,生产龙井的浙江茶叶企业很多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标上西湖龙井后,消费者在购买时还要打个问号,深怕买到假货。显然在品牌运作上功夫不到家。
现在,浙江茶企大部分的小日子都还算好过的,所以都不愿花精力与财力冒风险去搞品牌。很多企业不求上进,没有居安思危的长远战略意识,看不到绿茶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必须经过工业化的道路。
厉忠辉(浙江大学研究员、威盾商标事务所所长):
我认为要振兴浙江绿茶产业光喊喊口号、呼吁一下都没有意义了,关键是要赶紧做些实事,比如把“浙江绿茶”集体商标注册下来,建立一个平台,统一对外推广。
茶产业作为浙江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强农富农活农,对解决“三农”难题等,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品牌的散、乱、杂,营销的小、弱、单,一度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当“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的呼声再度高涨之时,浙江绿茶产业又该如何抢抓机遇、如何攻难克艰、如何谋新图变?
《市场导报》特邀请各路精英来建言献策,希望能对振兴浙江绿茶产业尽些绵薄之力。
李光斗(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我觉得茶产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化。中国茶叶、丝绸这么多年,没有品牌化,做不大。西湖龙井是一个产地品牌,没有形成企业品牌。历史证明,所有产地品牌到最后都是很难过的,其出路是打造强势企业品牌。举个例子,立顿一个企业所赚的钱比中国所有茶出口赚的钱还要多。
浙江茶叶存在着品牌危机。品牌化还没有被提到一个议程。产地优势还没有被品牌化。但是产地优势,你不用会被别人抢去,如由于没有品牌化,景德镇的“瓷都”被潮州抢去了。又如内蒙古的牛奶,通过蒙牛和伊利两个品牌才得以做强做大。相较于浙江茶叶,虽然西湖龙井很有名,但是我还没有听到浙江有几家有名的茶叶品牌企业。
什么是最好的绿茶?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茶除了物理功能之外,还有精神功能。杭州倡导休闲文化,成都等许多其他城市也在宣扬自己的休闲文化。
但是,休闲之都并不是要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来杭州玩一次,这叫休闲之都,杭州有必要让杭州茶融入到它的休闲文化中来,让人们泡起一杯西湖龙井茶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来自杭州的休闲文化,这就如你不必去迪斯尼乐园,你观看迪斯尼的电影就能感受到迪斯尼的文化。
陈霞(新昌县江南名茶市场负责人):
我们在开拓市场方面主要发挥市场全国名茶产品集散的功能,并为进场经营者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税率享受本地经营户标准;租房者免一年房租(租房合同期五年),一楼商铺平均租金35元/月·每平方米(按商铺位置不同价格上下浮动);二楼商铺平均租金12元/月·每平方米;二、三楼辅助用房6元/月·每平方米。租金一年一付制。每户收取履约金1万元;子女上学享受当地居民待遇;设立统一窗口为茶叶经营户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以中国茶市(江南名茶市场)为依托,投资1500万元,在与茶市相邻的潜溪江东侧,沿溪建设一个近3万平方米以茶树、茶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通过种植多品种茶树和奇石雕刻茶文化内容的实体展示,向茶商和游客提供一个集茶园休闲、茶石观光,茶文化交流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茶公园的休闲观光,了解茶知识,促进茶消费,进一步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带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充分发挥茶市集散茶产品、带动茶产业、促进茶消费的多功能作用,成为浙江省内第一家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相结合的最佳旅游观光休闲景点。
陈锁(安吉岙里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资深茶人、实战专家):
我结合安吉白茶来谈浙江绿茶的产业化发展吧,算是抛砖引玉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已达9万余亩,产值6.5亿元。安吉白茶要走的路还很长,能否实现持续更好地发展,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安吉白茶在其发展之初,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佳,市场价位高。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原来是人无我有,现在要积极做到人有我优,在基地建设上:要把安吉的9万亩茶园打造成真正的生态茶园,通过生态茶园的打造一是可以提高品质;二是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农残,提高安全质量;三还可以发展茶园生态观光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生产加工上:要在原来凤型和龙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茶类加工,提高鲜叶原料的综合利用,优化我们的加工方式以应对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在市场营销上:改原来的坐商为行商,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鼓励安吉部分有经营思路的茶农,由种植加工逐步向市场营销转型。
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市场,但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是要从“扶量”向“扶质”的转变,要突出扶持重点,把茶叶龙头企业、新产品深加工开发作为重点,不能搞“普扶制”。二是要从“扶实”向“扶虚”转变,要支持生产方式、机制上的突破,引导企业联合发展。三是从“扶硬”向“扶软”转变,要有资金奖励,但更要出台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当前重点要解决法人企业(包括工商资本)的纳税问题、茶农发展建厂土地难和融资难问题。四是重视交易市场建设,合理规划,把安吉的转椅、竹制品、土特产和白茶集散中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套检测中心、物流、银行等服务体系,使安吉成为全国白(叶)茶的集散中心。
为进一步强化安吉白茶的品牌管理,政府要有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利益和关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地加强安吉白茶在种植、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和维权管理,规范安吉白茶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外埠假冒安吉白茶包装的查处力度,维护安吉白茶品牌形象。
胡振长(浙大百川生物科技集团公司总裁):
享誉国际的著名“立顿”其实自己根本不种一株茶树,全靠收制茶叶经营,但就是依靠这个品牌,全世界都认可“立顿”。相比而言,生产龙井的浙江茶叶企业很多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标上西湖龙井后,消费者在购买时还要打个问号,深怕买到假货。显然在品牌运作上功夫不到家。
现在,浙江茶企大部分的小日子都还算好过的,所以都不愿花精力与财力冒风险去搞品牌。很多企业不求上进,没有居安思危的长远战略意识,看不到绿茶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必须经过工业化的道路。
厉忠辉(浙江大学研究员、威盾商标事务所所长):
我认为要振兴浙江绿茶产业光喊喊口号、呼吁一下都没有意义了,关键是要赶紧做些实事,比如把“浙江绿茶”集体商标注册下来,建立一个平台,统一对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