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心理治疗师,一半是手腕老道的外交家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中国企业家》走访近四十位1976-1985年出生的企业主管(包括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和中层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中国企业家》走访近四十位1976-1985年出生的企业主管(包括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和中层领导)和十余位管理学家,试图发现新生代的管理密码,最终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首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正在从强调威权的家长式管理向强调真诚的兄长式领导转变,“要领导不要管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在转型过程中,1976-1985年出生的管理者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过渡特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存在非常明显的意识“缺位”。
一方面,他们处在新生代管理挑战的前沿阵地,亲历过“被管理”也直面过“管理人”,比起50后、60后更理解新生代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处在两种管理风格的夹缝中,对变革有很强烈的切身体会,初步展现了与传统风格不同的新特点,但作为一个群体普遍对自身的作用和所起到的历史意义缺乏自觉。
75后:试以真诚待之
新生代员工理解的家长跟老一代理解的家长完全不同,传统的“父为子纲”早已无立足之地,这种情况下领导应该扮演兄长的角色,传统的“立威”开始被“立魅”所取代。
代际冲突源于代际关系的不平等,代际和谐首先要求从制度和文化上赋予青年应有的话语空间,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由控制、较量和疏离转向沟通、对话与合作。在中国企业界,旧的理念与框架如果不能退出主流话语,将极大阻碍新管理文化的建构。
旧秩序什么样?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把中国式管理模式概括为九方面:中的精神、变的战略、强的领袖、家的组织、融的文化、和的环境、学的创新、搏的营销、苛的运营。这是中国企业过去三十年中的成功奥秘,问题是如何走向未来?
关于“领导力”的新观念需要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加以强调。本刊在调研中发现:“要领导不要管理”既是新生代员工的呼声,也已经在新生代管理者中广受认可。未来要以真诚为基础,管理者要能“一半是心理治疗师,一半是手腕老道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