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吴育强--五个月完成汇源八年的上市梦想

华夏酒报 2009-08-25 16:08 营销分析
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汇源八年的上市梦想,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副总裁兼CFO吴育强

  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汇源八年的上市梦想,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副总裁兼CFO吴育强成就了果汁行业中的空前案例。

  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开市仪式上,汇源管理层拿出自己的产品举杯相庆,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更是将一盒苹果汁一饮而尽。台下的汇源同事则不失时机地拿出水蜜桃汁和苹果汁,让出席挂牌仪式的嘉宾和传媒随意饮用,水蜜桃汁尤其大受欢迎。

  不过更受欢迎的还是汇源的股票:上市当日股价上涨66%,全日成交3.19亿股,成交金额达30.48亿港元;其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达937倍,冻结资金2250亿港元,为香港股市历来冻结资金第五大新股。

  156天专业助跑

  专访汇源时,正值吴育强忙碌地准备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年报。作为果汁行业的老大,汇源的领导层非但远没有自己的产品有名气,而且言谈举止非常低调。尽管对上市当日的表现十分满意,但吴育强仍就表示没有感到特别惊喜,只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确,八年的上市长跑之路,在果汁行业应该是一个空前或许绝后的案例,同时也为汇源蛰伏了太多的能量。

  1992年,不甘平淡的朱新礼卸下山东省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的官职,主动当起了负债累累的罐头厂厂长。1993年,带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浓缩苹果汁,朱新礼只身一人远赴德国参加食品展,羞涩的行囊中只有一摞作为干粮的山东煎饼,由此掘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拿回了500万美元的订单。1994年这个直爽的山东汉子断然将公司从沂蒙老区迁到北京——创立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朱新礼以其富有远见的眼光,在碳酸饮料独行天下的年代选了果汁这一行业,不仅避开了“红海”,也准确地预见了惠农政策下果汁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

  很快,汇源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汇源果汁准备上市的风声不胫而走,旋即无果而终。2001年再度传出谋求上市的消息,朱新礼开始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向当时风头正劲的德隆抛出了“绣球”。当时,德隆旗下新疆屯河出资5.1亿元,与汇源成立合资公司,持股51%,汇源以大部分核心资产入股,占股49%。德隆时代仅仅两年时间,汇源在国内建立、收购了26个大型果汁生产、加工基地,基本完成“大汇源”的全国产业布局,很多生产线也更新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朱新礼的“大汇源”计划再次折戟。2004年底,朱新礼与资金链陷入紧张状况的德隆出现了战略上的分歧。朱新礼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德隆分裂,并通过湖北威陵集团,迅速回购新疆屯河持有的汇源食品股权,夺回汇源的控制权,从而书写了汇源资本史上最漂亮的一笔。

  但是分手之后的汇源仍旧捉襟见肘。2005年3月,汇源集团与台湾统一合资成立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然而这场婚姻仅仅维持了一年多就因为“审批没有通过”而分道扬镳。

  2006年7月,汇源宣布与法国达能集团、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上市再次被提上日程。

  2006年9月,吴育强正式加入汇源,这标志着多舛的汇源上市之路已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接掌汇源上市重担的吴育强果然不负众望,不到六个月,将汇源八年的上市之梦变为现实。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转型的CFO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非常快的融入到公司中,非常精准的找到关键问题。”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来自四大转型的这些CFO。

  吴育强丰富的专业经验在此次上市中展露无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吴育强就组建了一套合乎企业管治守则的上市公司企业管理架构,相继组建了财务管理及审核委员会、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策略及发展委员会,使公司达到上市公司应有的内控环境。2007年1月,为改善汇源当时的资金结构状况,汇源与荷兰银行交涉了一个7000万美元无抵押贷款项目,这次吴育强同样也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达成一个条款内容和贷款利率都有利于公司的贷款方案。这件事堪称推动汇源上市的一个完美之作,为上市做了有力铺垫。

  汇源财务部如此评介吴育强:“在上市审计业务中,吴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2006年9月份加入团队后,很快进入角色,积极组织、妥善处理10家工厂的审计重点关注D的问题。对外积极与券商及各中介机构沟通,对内针对内控顾问提出的内控缺陷,组织人员草拟22项内部制度并协调改进。吴先生用极其丰富的经验,领导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专业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最终符合香港联交所的规定,使上市工作顺利完成。”

  作为CFO,吴育强不仅要主导回复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多轮问题,还要全面负责公司与境内外投资者沟通。汇源透明的投资者关系制度和投资者关系网站都是吴育强一手创建起来的。吴育强至今记忆深刻的仍是成功的全球路演。“CFO就是要将数字背后的故事告诉给投资者,当时汇源的整个管理层都加入到全球路演的行列,由于中国果汁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汇源良好的发展势头,汇源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和极大的追捧。因为超认购倍数太高,许多在股票推介会见过面并且一直紧跟我们的国际上知名基金,最后都只分到了很少的一部分。”谈到这里,吴育强仍旧难以抑制当时的喜悦之情。由于散户投资者认购反应热烈,吴育强根据回补机制,面向散户发行的比例提高至50%,相应地,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比例由90%降至50%。

  “除了讲故事和一些宏观上的操作,CFO还要掌握一些技术上的手段。虽然CFO不需要亲手操作细节,但是一定要精通操作细节的手段。”吴育强坦言汇源作为一个发展了15年的公司,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开曼公司的重组,内部制度的重审等等,都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问题。

         对于这次上市,吴育强觉得朱新礼打过的一个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比喻更为恰当。朱新礼曾把汇源比作待嫁的姑娘,“太早出嫁还不够成熟,太晚了年龄又大了,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合作,对于汇源来说才是最合适的。”

  截至本文截稿时,汇源继盛大的上市秀之后,又在香港提交了一份出色的年报:2007年度营业收入达26.563亿元,较2006年上升28.6%;利润高达6.402亿元,猛增188.9%;负债率从56%降至31%;果汁销售量在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市场份额分别达42.6%及39.6%,继续位列榜首。

  两次选择

  今年44岁的吴育强毕业于香港大学,拥有管理研究及经济学士学位和环球业务管理及电子商务硕士学位,是专业会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以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会员。1988年至2001年,吴育强在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2年;2004年至2006年在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任财务副总监、联席公司秘书及合资格会计师。

  面对这样一份光鲜的简历,吴育强却笑言走上这条“不归路”完全由于当年的无心插柳。当年选择大学专业时,吴育强一度想就读医学,最后却阴差阳错的选择了企业管理。

  通常,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转型的CFO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金装”CFO。普华永道的调查结果证实,由四大转型的CFO有四大优势,即重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管理变革能力和团队精神。无论是搜狐的CFO余楚媛,还是TOM集团CFO汤美娟均有多年的四大经验。吴育强到汇源后的卓然表现,再次证明了这个论断。

  吴育强非常感谢10多年的四大经历,虽然笑喻“进了四大就是进了少林寺”,但是四大的经历给了他敏锐的鉴别力和强大的适应力,对企业的熟识程度,可以轻松的直击企业核心。

  如果说上大学时莫名其妙的选择决定了吴育强的职业之路,那么对汇源的选择则成就了吴育强的职业梦想。“有历史包袱,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相反会有很多精华的积累和沉淀,”这样一个被许多企业竞相追求的“红人”,为何选择汇源,吴育强更看重的是企业和人。

  在吴育强加入汇源时,汇源的各项制度建设已经比较完善,“通观汇源的发展,都是以一种有序的战略去发展的。”在很多方面,汇源走在了同行的前列,例如汇源的信息化中国酒业风向标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当地邮局可订阅建设始于2004年,目前已经完全作为一个及时有效的系统在起作用。在吴育强加入汇源之时,汇源的高层团队已经处于国际化的管理状态,当时包括首席运营官、营销副总裁和生产副总裁等在内的五位副总裁都是朱新礼从外界引入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传统痼疾,汇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治的现象。然而达能、华平、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在2006年的加入,无疑解决了这一难题,形成了汇源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董事会。吴育强认为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不仅帮助汇源解决了资金和人才上的瓶颈,同时为汇源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达能,作为跨国食品饮料航母,和汇源创建‘健康食品’的理念非常一致,他们在战略和经营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参考性的意见。”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年我国碳酸饮料月度生产基本上都还是超过果汁以及果汁饮料的,到了2007年,果汁及果汁饮料无论在生产还是消费方面都已经超过了碳酸饮料。朱新礼对于行业的远见远远走在了饮料行业的前沿。“我非常尊重和认同朱总的理念,朱总的很多想法都很创新,也很切合实际。”对朱新礼理念的认同是吴育强加入汇源的重要理由之一。

  “在企业创建两年后,1994年我经历了第一次经济低谷,企业界出现全国性的三角债,资金非常紧张。从此以后我就小心谨慎一些,该扩张的时候要扩张,不该扩张时绝对要赶快收缩投资。”朱新礼在回首10多年的创业之路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名言。

  “朱总有时一个月也不看一下股票走势,这并不表明我们不关心股市,但是我们更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最终还是依靠企业的内生性增长,而且只有企业生长力强,股市也才能随之相符相依。我们需要给投资者讲故事,但是我们更应该是故事的实际创造者。”吴育强认为财务要与业务共发展,紧密提供一切服务,但是同时财务要恪守本分,为公司规避风险。朱新礼的这段心得无疑给了吴育强最大的工作支持。

  “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并没有发季报的压力,我也很反对发季报,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使公司目光短浅,可能会为了短期的报表好看,而耽误长期的投入。投资者关系对公司很重要,我们也很注重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但是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可以通过更加行为有效的方式实现,而不仅仅是财务报表,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上。”
          自成立以来,汇源集团在全国各地创建了30多家现代化工厂,链结了4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水果产业化经营体系。汇源15年来在市场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食品意外事故的状况,即使在“中国制造”遭遇信任危机的2007年,仍然与美国的公司签订了亿元出口订单,创下中国成品果汁出口第一大单的骄人业绩。“汇源作为传统行业,却不乏创新思维。2004年汇源就推出无菌冷灌装,汇源许多年前引进的先进技术,直到今天才有企业陆续尝试。”吴育强不无骄傲的表示,

  在与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竞争中,汇源一边与之合作一起做大果汁市场的蛋糕,一边悄悄转于cnwinenews.com地进行着自己在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仅2007年汇源就在全国范围内新建了八个生产基地,旨在从源头上占据资源优势。在今年4月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朱新礼表示,未来三年将会争取在果汁饮料市场上也夺取全国第一的位置,并已经预备10亿元~11亿元的资本开支,继续提高产能和新增工厂。

  阅历丰富的吴育强爱好很多,摄影、骑马,尤其是高尔夫,他认为这是一种生活享受。汇源总部距北京高尔夫球场仅10分钟的车程,不过吴育强来北京两年只打过五次。但是吴育强对目前的忙碌很满足,“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可以说我与内地的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现在B股已经完成它的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