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企业”上市路径决定先天不足
为何会被低估值?傅成告诉记者,因为急于求成,或是受不良中介机构的蛊惑,中国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反向收购在海外借壳上市,其中更有相当多的企业仅仅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交易。这样的“上市公司”在海外投资机构看来,是先天不足的畸形儿,即便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和上市后极力塑造和推广企业新形象,也很难赢得投资者们的青睐,因为他们本能且又固执地不信任不看好这样的“上市公司”。
傅成说,即便是那些通过正规渠道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很多也面临着因为其所属行业的“中国特色”不被国外投资者理解而直接导致企业被低估值的问题。比如说,在美国,手机的销售主要由运营商控制,而在中国,大的手机分销商对手机的实际铺货和销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美国没有分销商这种模式,那里的投资者就很难理解它的盈利和发展模式。自然而然,中国手机分销商企业很难在美国股市拿到可心的估值。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健的说法佐证了傅成的上述说法。梅健说,那些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在OTCBB上市的企业,价值被低估自不待言。而对于那些通过正规渠道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他们的价值被低估,主要是由于企业上市前不了解目标资本市场的情况有关。
梅健告诉记者,美国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更偏好于高科技、互联网等现代经济,香港投资者更偏好于房地产、金融、公用事业等领域,加拿大投资者更偏好于矿业等领域。在国内能得到高估值的制造业,拿到美国去上市肯定会被低估,而在国内不一定上得了市的部分互联网企业,拿到美国上市后,却普遍获得了高估值。由康佳集团前少帅陈伟荣创办的宇阳控股,其成长性非常好,还曾获评德勤“2009亚太高科技高成长500强”,但自2007年底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价长期偏低,原因就在这里。
返乡之路漫漫
说到“游子企业”返乡的问题,傅成直言"返乡"之路十分崎岖坎坷”。首先,“退市”就难于上青天,企业需要重金雇用律师和相关机构买回流通的所有股票,其过程漫长而又耗资巨大,还有不可预估的退市失败的风险。就算是企业能够排除万难成功“退市”,其后的“返乡”之旅也是变数重重,不可预测。“国内的投资者会如何看待一个从国外退市的企业?资本市场会对这样的企业有信心吗?上刀山下油锅终于"返乡"的企业真的会拿到理想估值吗?”
200余家“游子企业”期待“返乡”,市场不可谓不大。对于记者“目前有哪些私募公司正盯住被低估企业"返乡"这块肥肉”的问题,傅成首先否定了记者的这一判断:“这很难说是一块肥肉,更谈不上"抢肥肉"。”因为对于私募公司来说,助这些企业返乡需投入的资金和潜在的不可预测的风险都非常巨大。国内优质的企业非常之多,绝大多数成熟的私募基金都专注于其本行私募股权融资,只有少数美元基金在做低估企业“返乡”这样的业务。
傅成把这少数私募公司助这些企业返乡之举称为“铤而走险”。他说,这些美元基金与其说是在“剑走偏锋”,不如说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外管局和商务部的强力管控,现在纯美元基金很难投资一个完全国内架构的企业,因而没有一个可以拿回美元的上市退出路径。这样一来,美元基金可以选择的项目越来越稀缺,竞争不过人民币基金,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中国企业“返乡”这样有很大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