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引发的“艺术品份额交易所”模式
随着2011年1月8日,天津文交所首批艺术品份额交易发放,市场对于天津文交所模式的质疑声频繁而强烈。盘中交易份额从最初“一日千里”的猛涨,到最近“死水微澜”的静默。
如今,无论是日交易接近于零的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大盘,还是即将交易的郑州文交所苛刻的交易制度设定,都在向市场警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与质疑。
事实上,在市场看来,“民营资本+统一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设置模式、朝令夕改的交易规则、漏洞百出的艺术品评估机制乃至说不清、道不明的艺术品来源,无一不是“文交所模式”迷雾所在。
但是,“文交所”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让资本玩家们看到的同样是下一站富豪的故事诞生地。
嗅觉灵敏的资本玩家将如何通过资本与碰触到其神经的“文交所”模式对接?五一假期,本报记者通过与诸多“对艺术品份额交易颇有兴趣”的资本玩家亲密接触,试图勾勒不久后或将上演的嫁接在“文交所”模式平台上的那一幕幕资本运作大戏。
海归欲打通艺术品关节操控定价权
初见王舟(化名)是在北京东三环一个酒店大厅的咖啡馆。在美国生活10年的他,数月前应朋友之邀回国,其在美国的职业是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投资顾问。
2011年4月底,数次联系后的王舟与记者碰面。跟王舟同行的还有一位被其称为项目负责人的神秘人士。
“我们公司还在筹备中,具体背景不方便透露。”王向记者解释道,而对于王个人,记者从艺术品收藏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其在圈里的名气不小。
“我们对于艺术品份额的模式很感兴趣,初步决定向这个领域投资。”与王舟一起的神秘人士开门见山道。“你觉得这个项目在政策法规上有何问题,运营的话,最关键的步骤又是什么?”
目前,身披金融创新的光环,加之有关部门对于促进国内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文件纲领,这种以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模式暂时由地方金融办监管,各地方创办文交所的呼声越来越高。继天津、郑州之后,厦门也将开启其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市场,成都、广州、西安等地则积极观察,文交所遍地开花似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