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谁在可持续地主导着中国白酒市场(2)

2007-10-25 09:08 网络营销
四、1999年——2002年 壮年创新期:完全竞争阶段; 特点:名牌白酒企业整合营销力的角逐; 1994年以来,五
四、1999年——2002年

  壮年创新期:完全竞争阶段;

  特点:名牌白酒企业整合营销力的角逐;

  1994年以来,五粮液独占第一席位的稳定为五粮液新一轮的战略创新打下了无与伦比的综合基础。

  独领风骚五粮液:核心产品五粮液成功的涨价奠定了第一名的品牌威望,通过中低价位产品的开发,奠定了1999年以来可持续酒老大的位置。

  1997年,五粮液已将部分力量转入中低档价位产品的竞争领域,如尖庄系列酒,最低批发价才2.8元/瓶,在全国大多数市场上都表现不凡,97年全国销量9万吨,占五粮液酒厂总销量的75%以上。

  另一方面,开始实验“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的有效性:早在1994年,五粮液就将五粮醇系列产品交予福建省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托管经营(全国总经销),通过4年的市场推广实验,1998年五粮醇销量高达8580吨。实践是检验真理最有效的标准。1998年下半年,五粮液全面展开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于是金六福和浏阳河在五粮液的家族中成功地亮相了。2001——2002年,两个品牌年销量的总和几乎占到五粮液总销量的五分之一。金六福和浏阳河的迅猛发展,使困惑中的中国白酒企业跟风般地也大力推进“买断经营”和“OEM”营销,但没有哪个品牌能超过五粮液的金六福和浏阳河(年销量),因为跟进创新者的营销行为虽没有风险,但已经   没有新意。更何况五粮液就是五粮液,买断经营和OEM只是一种营销手段,相同的手段并不一定适应所有的企业。这几年的核心话题就是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从兴盛到困惑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以买断品牌和OEM模式展开终端营销革命的发展史,从1999年最初的终端制胜逐渐演变成终端大战, 演变到2002年下半年有人开始质凝终端是否永远有用。

  五、2003——2006年

  不惑之阶段:垄断营销快速形成阶段;

  特点:在单位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档次的竞争品牌中惟有经济指标处于前三名的品牌才会拥有较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目标市场范围越小,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就相应越小,第一名往往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市场范围越大,一、二、三名的生存空间越规律和越大。如在全国范围内茅五剑(一、二、三)属于绝对强势品牌,不仅三者的排序比较稳定,而且销量和利税在全国同行业中数年来持续占据一、二、三。而在全国许多有强势地方品牌成为强势第一的地级市场,地方品牌有的能占到同档次竞争品牌总容量的80%,如江西省赣州市的地方强势品牌章弓王、青岛的琅琊台、内蒙鄂尔多斯市的鄂尔多斯酒等,处在这些市场的第三品牌如果不考虑所能获得的可行性销量而进行费用大投入,就会得不到销售利益。虽然强势地方品牌因终端竞争加剧拥有许多成本和资源优势,但在全国范围内,总的消费趋势向传统名优酒更加集中的现实越来越无法改变,尤其是高档名优白酒,近几年利税十强的组成就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1999年(从第一到第十依次为):

  五粮液、茅台、全兴、剑南春、泸州老窖、湘泉、古井、种子、沱牌和兰陵,传统名酒占六席。其它四席皆为上市公司。

  2000年: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古井、全兴、沱牌、湘泉、杏花村、伊犁

  除老八大名酒比上年增加一席(占七席)外,前六席皆被八大名酒占据。

  2001年:

  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古井、全兴、杏花村、湘泉

  前七位全部是八大名酒,更可喜的是老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从上年的第九上升到第七。

  2002年:

  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杏花村、全兴、北京红星、四川沱牌、古井和伊犁。

  八大名酒仍占七席,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更加稳健,杏花村(汾酒)又前进了两席,从第七提升到第五。

  从这四年利税的排行中不难看出,传统名优酒的发展更加稳健,大起大落的现象已不明显,这就预示着2003年以后的白酒市场在全国规模的竞争将主要以传统实力型名优酒之间的整合角逐,那种仅靠概念炒作或烧钱式的营销制胜策略即将成为过去,金六福、浏阳河、小糊涂仙在2002年底已经走到顶峰,规律性下滑和负增长将是必然。因为严格上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传统名优白酒品牌,而是利用新的营销创新模式将品牌和市场资源进行了有效组合,于是创造出了阶段性的奇迹。然而看不透白酒深层营销特质的诸多跨行资本们被金六福、浏阳河、小湖涂仙等的鼎盛和奇迹所诱惑,却就在这种营销模式接近尾声的2002年底开始上演了一幕幕跨行资本涉足白酒的喜悲剧。

  影视大鄂邓建国金盆洗手离开影视收购赤水河、重庆力帆集团大甩臂膀卖起力帆牌白酒、成功股控股湘酒鬼、万基入住孔府家、健力宝控股宝丰、天津搞制药的天士力也大张旗鼓地造起了“金士力”现代白酒。结果短短两年时间,邓建国金盆洗手离开赤水河重返影坛、力帆白酒没了声息、金士力的现代白酒无处寻觅,就连健力宝和万基也从当初的豪情万丈转向更加稳健和低调的市场推广。

  然而,跨行资本中也有较成功者,值得一提的就是四川的丰谷和河南的宋河,原因是丰谷也属于传统名酒且具有市场潜力,而宋河粮液却属于十七大名酒之一,更主要的是这两家跨行资本不是刻意炒作,而且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作市场,2004---2006年双双进入了前20强。

  在跨行资本如火如荼的插足白酒企业的同时,大部分熟习水性的传统名优酒也开始导入更加务实的品牌推广战略。

  2003年前后,中国白酒两大巨头五粮液和茅台相继采用了目的一致的措施:一是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终端;二是对买断品牌及OEM品牌进行整顿,更多的传统名优酒企业也相继跟进。

  2002年底,泸州老窖在推出超高档品牌国窖·1573的同时,将品牌营销细化到终端维护和推广,有意识地在全国选择了几十个地级城市作重点阵地,2003年底初见成效,2004年和2005年大见成效,一个传统的名优酒企业拥有二十多个强势亮点阵地,给泸州老窖带来的是2003---2006年四年销售收入皆为第三,利税皆为第四。

  为了提高利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名优酒们都在转向终端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整合优势向高端产品发力,全兴推出水井坊、剑南春打造金剑南,五粮液推出五粮神和“百年老窖”等。在历史沉淀、创新经验和品牌积累三架强势马车的支撑下,传统名优白酒企业在2003、2004、2005牢牢地将利税前六强控制在手,分别为:

  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和古井贡。

  2006年:利税十强中八大名酒猛增至八席,前六位仍被八大名酒垄断,依次为: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杏花村、泸州和全兴。另外进入利税十强的两大名酒是西凤和洋河,分别为第八和十位。

  六、未来十年

  从1991——2006风雨15年,国家政策上多次税制的限制、广告标王的冲击、缺乏真正文化内涵的概念性炒作干扰、跨行资本的挤压等重重磨难,中国80%的传统名优酒并没有被击倒,而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的理性以及这些企业的成熟,中国白酒市场以传统名优酒为主的更加有序的垄断竞争时代反而更快地到来了。在未来的10年中,市场垄断竞争的基本特征将更加明显。白酒市场上竞争的主流品牌必将是传统名优白酒间的争战了!部分二名酒虽然会有诸多看点,但由于品牌积淀成本的不断增高会使其赢利能力大大弱于强势传统名优酒,于是更加恢宏、智慧、文明和整合的争夺也必将在强势传统名优酒间的各个可能的层面同时展开。主导白酒市场的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它们肩上!

  原载《亚洲新闻人物》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