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脱缰野马般的价格失控
2007-07-12 15:01
网络营销
十年间,白酒的价格翻了十倍、二十倍。是需求的增长旺盛导致了白酒价格的"十倍速暴涨",还是产品、品牌的寡头垄断,产品稀有让价格失控?都不是。中国三百多酒企依然存在,而所谓"品牌"的数量,也以"几何级"的速度暴涨――当然,大量的产品、品牌的死亡、退市也在同时发生着。
高档酒市的价格失去了控制。
当"水井坊"以超过400元的价格突破五粮液、茅台的价格线之后,高档酒市便开始了价格"攀岩"的游戏。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相继涨价成功。03年涨价,05年涨价,07年更酝酿着新的涨价。"高档酒"的价格线,从200元、400元、600元、800元或跳跃式的攀高。在高档酒市,此起彼伏的涨价背后,不是需求的增加,不是成本的上升,而是企业与品牌之间以价格战略逐鹿酒市,谋取品牌地位的"游戏"。高档酒市在近乎失去理性,毫无战略实质的价格失控中,离市场、消费者越来越远――本来刚刚出现的一个市场空间,在大量的价格泡沫的填充下,有可能走进"高价"的误区。
终端酒市的价格失去了控制。
终端酒市的价格失控,体现在价格与成本的倒挂上。终端品牌以巨额的终端投入和高额的促销费用,让成本很低的产品,在终端的价格翻番,大量的价格空间,在终端环节被消耗。100元左右的终端零售价是全国终端品牌的普遍价格线,但其成本,仅为终端零售价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更低。除了终端强势品牌,大量的终端游击品牌的价格掌控权,掌握在经销商手上。因此,虽然终端售价的基本一致在全国通行,但成本和最终售价之间的倒挂,是终端品牌价格失控的最主要表现。
除了有限的名酒和强势区域品牌、一些全国性的区域品牌外,酒企、品牌运营商在厂商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无法掌控价格体系。"祼价"在中小酒企、游击品牌的营销推广中盛行。价格混乱,价格体系崩溃。冲突成为区域分销网络最突出的矛盾――在厂家和大渠道商之间,在经销商和分销成员之间,价格管控成为酒市混乱、无序最主要的祸端。
价格是产品、品牌价值的体现,价格是消费需求和市场供应的"晴雨表"。但这条价格规律在白酒市场,在品牌营销推广中,却没有任何体现。在本土酒市,高档酒、名酒品牌,可以随意制订价格的"游戏规则";中小酒企,则把价格战略的确定权,拱手交给经销商、分销成员。于是,中国酒市大乱。只有低档酒、大众化消费品牌,从价格上体现了市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只有区域品牌,由于贴近区域市场,满足区域分销网和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的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但是,"价格战"在白酒产业,却是一种另类的风景,一种保持白酒业表面繁荣的泡沫――其他产业的价格战,都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价格战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如彩电、微波炉、手机、电信的价格大战,"战"出了品牌,"战"出了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利益。而白酒业的价格大战,则是"涨价"的泡沫战。失控如脱缰野马的白酒价格大战,很接近于"经济危机"时期的价格"飚升":产品越来越多,供求越来越失衡,但价格却在人为的操纵和失控下,脱离了需求所能承受的范畴。
一些强势品牌价格上涨,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品牌地位的竞争力,这本无可非议;但几乎所有的品牌,都谋求价格"涨水",这是白酒产业竞争极不正常的现象。名酒涨价,有品牌地位、市场地位、产品价值和历史沉淀的工艺、技术、特色、文化的充裕内涵支撑――如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区域品牌涨价,更多的是突破品牌价值"樊笼",释放品牌能量的价值提升,如四特、西凤、双沟、洋河大曲;而大量的买断品牌、游击品牌,跟着涨价的风潮一窝峰似的涨价,则是典型的"价格强心针"。白酒全行业价格涨水的结果,就是产业洗牌的终极阶段――涨水之后,大量不具备品牌价值、品牌内涵支撑的品牌,将在"涨水"中要么淹死,要么被价格大潮卷进无底深渊。
可见,价格是市场规律的隐形的手。脱缰野马般失控的白酒业价格,其实是产业竞争从混乱走向有序的"最后的疯狂"。无论是价格节节上涨,或者是价格逐渐降低,都是产业规律在市场上发挥作用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大量迷茫中,缺乏战略方向,在战术游戏的漩涡中不可自拔的酒企,以及崇信白酒业"暴利""低门槛"的外来资本,多元化发展的运营商,看着白酒业的价格涨水,以为这是一块肥肉,以是价格混乱、竞争失控的中国酒市是冒险家的天堂,纷纷跳水。历史规律、市场规律、产业规律都深刻地表明: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而我们的酒企、酒老板们,在价格涨水中,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还是保持十足的警觉呢?价格涨水了,不见得每一艘"船"都会"水涨船高",更多的是"水涨船沉"――这是中国酒市价格失控的预言,绝非空穴来风。
本土白酒价格发展及控制表现
发展阶段 |
价格特征 |
市场及品牌(企业)表现 |
控制表现 |
计划经济阶段 |
价格统一计划,限量供应 |
①计划体制下供求平衡
②名酒评优,形成“老八大”名酒 |
国家统一管理 |
市场开放阶段 |
价格逐步放开计,划内、计划外供应 |
①地产酒盛行
②老八大名酒和新八大名酒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
由糖酒公司控制市场价格 |
标王、广告酒阶段 |
价格和渠道需求一致,随渠道控制出现活动 |
①部分品牌通过广告畅销全国
②出现了流行酒,如张弓、贵州醇、孔府家、秦池等 |
渠道控制 |
买断品牌阶段 |
价格逐步放开和区域市场消费水平保持同步上涨 |
①五粮春、五粮醇成为名酒的取代性中间品牌
②名酒价格稳定 |
渠道、糖酒公司、批发商共同控制 |
终端营销初级阶段 |
价格接近名酒 |
①小糊涂仙的终端营销迅速成功
②终端产品价格接近名酒
③名酒开始涨价 |
经销商、厂商共同掌控 |
高档酒阶段 |
价格超高 |
①水井坊超过茅台、五粮液价格
②高档名酒酝酿涨价 |
企业控制 |
终端品牌发展高潮阶段 |
价格竞争激烈,不同市场集中于特定的价格区间 |
①终端进场费出现,促销费用大幅度上升
②价格出现集中,所有品牌集中于特定的价格区间竞争 |
企业、经销商、终端共同控制 |
区域品牌阶段 |
价格全面开花,不断出现价格突破 |
①价格和品牌价值创新同步
②形成区域品牌的价格区间 |
企业、区域市场消费水平、终端、分销商共同控制 |
全面竞争阶段 |
价格涨水,品牌格局、市场格局成型,不同的价格带均有主力品牌分布 |
①价格在市场上全面突破
②由市场规律和竞争水平来决定市场的主力和优胜者 |
市场规律控制 |
市场、品牌格局稳定、理性阶段 |
价格稳定、有序 |
①产业格局、市场秩序、品牌地位稳定、有序、理性
②不同的企业、品牌在各自的价格区间内形成竞争力 |
消费需求、市场规律、品牌地位和价值共同控制 |
△谁给价格套上缰绳
五粮液、茅台的价格涨水,剑南春、泸州老窖的价格跟进,强势买断品牌如金剑南、五粮春的涨价跟风,短时间内似乎很难有"定论"。市场在变化,品牌地位在营销博弈中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在消费市场,价格的心理定势已经在不断的涨水中逐渐清晰。
市场格局、品牌地位将给价格套上缰绳。例如高档酒市、名酒中档酒市、终端酒市、大众化酒市、低档酒市、流通酒市,价格区隔已经基本成型――唯一不明确的是哪家酒企,哪个品牌成为目标价格区隔中的"大赢家",拥有绝对的品牌、市场、消费者控制地位;
消费者需求、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认同的理性化,将给价格套上另一条缰绳。价格失控到了尽头,就是价格和需求的高度配称――其间可能还有价格的波动起伏,但对市场、消费者的影响极其微弱。值得坚信的是,酒就是酒,不是古董,不是艺术品,也不是有价无市的收藏品、拍卖品,最终决定价格走向的,就是消费者!
本土酒市的价格失控,也是忽略消费者、漠视市场规律的鲜明体现。好在营销竞争已经到了尽头,到了消费者面前,价格这一营销要素也只能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形成战略。否则,中国的白酒业,将在价格失控中走向崩盘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