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啤酒:二、三线品牌的攻防策略

华夏酒报 2008-07-04 10:04 网络营销
面对全国性啤酒大品牌的进攻,很多二、三线企业在防守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怎么办?事实上,二、三线品牌的市场不大,但是病态市场和病态做法却不少。 与强势品牌比较,弱势企业的品牌力不足是不争的现实。但是,品牌仅仅是势,势要转化成能,必须依托渠道和营销体系

  面对全国性啤酒大品牌的进攻,很多二、三线企业在防守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怎么办?事实上,二、三线品牌的市场不大,但是病态市场和病态做法却不少。
  与强势品牌比较,弱势企业的品牌力不足是不争的现实。但是,品牌仅仅是“势”,“势”要转化成“能”,必须依托渠道和营销体系作为转换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内功”。如果没有内功,任何新奇的促销方式都只能是花拳秀腿式的“招数”,过分的强调“招数”难度,不仅会闪了自己的腰,还可能会自绊跟头!

寻找厂商合作的“度”


     如今,我们处处可以听到渠道革命、终端制胜的论调,很多企业,尤其是二、三线企业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砍二批、直面终端”等运动,那么渠道真的变了吗?
     啤酒行业的物流分散、低毛利等特点,制约了企业全面直供的可能,物流配送,连接消费,这就是渠道的本质作用。在这种本质不变的前提下,渠道,能变吗?


     一批依然是一批,二批依然是二批,送货收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当初的代理商,到今天的配送商,从配送商又到运营商;厂家的业务人员从少到多,从多又到少,各种版本的营销模式在风云变换,目的都是在寻找一个答案:厂商分工,寻找传说中的步调一致!


     深度分销、通路精耕、盘中盘、直分销……到底哪个是当前最高水平的“武功秘籍”呢?
     在N年前,企业控制的重心在生产仓库,卖方市场决定了生产为第一原则。后来,企业的控制重心开始“渠道为王”(管理成百上千个点),当渠道出现“客大欺店”之后,企业控制重心开始向“终端制胜”过渡(管理上万个点)。


     在这中间,企业的控制能力在逐步扩大,但是,渠道的物流配送本质始终没有变,兵权(促销支配及市场控制权)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减小。


  随着企业控制范围的逐步深入,以深度分销为基础的营销模式在被企业熟练应用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经销商,一些企业开始将市场管理的功能逐步按照企业意志还原给经销商,由企业和经销商共同建设业务员队伍,由厂家帮助管理。


     比如雪花啤酒的协作型专营的分销模式,这个模式是在深度分销的基础上,企业和经销商一起建立一支销售队伍、一体化经营,双方按照企业设计的方式去管理终端,厂商之间形成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营销渠道的稳固性进一步增强,厂商关系更加紧密,忠诚度和信任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显著增强。


     不论怎样,啤酒市场上的竞争因为最佳配送半径的限制,造成啤酒的地产情结依然明显,很多市场竞争呈现犬牙交错的特点。品牌虽然是公认的第一利器,但是在没有灌装分厂作为攻击平台,任何品牌都很难完成狂奔突袭。


     所以,在二、三线品牌的存活期之内,渠道依然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避实击虚借助渠道,用渠道换取品牌建立的时间或者是被收购的谈判砝码。
     不论大品牌怎么折腾,作为二、三线品牌都不要轻易砍掉你的网络。
二、三线品牌的病态做法

 
     企业对渠道的覆盖是以组合为主,任何一种渠道模式或管理模式都不可能上下通吃。中国独特的城乡分布格局,决定了企业必须拥有复合多变的渠道模式。


     如今,很多企业在致力于打造有效的渠道模式,不同企业的着眼点不同。比如:青岛啤酒的微观管理系统重点关注的是控制终端,期间强调单元格划分、小区域配送等,这决定了青岛啤酒细化管理的特点。
     反观雪花啤酒,在其完美的分销模式“八爪鱼”系统理念的指导下,在强调渠道作用的同时,根据市场特点,灵活应用多种分销模式。


     比较二者的特点,青岛啤酒强调在自身强大的品牌拉力前提下,体现自身强大的终端控制能力,弱化渠道的迹象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雪花啤酒则充分利用渠道的作用,同时给予渠道以完善的运营模式指导和管控,强调管理而非弱化。
     渠道,没有优劣之分!正如招数相同,不同的人施展会有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内功”不同。相比于这些全国大品牌,二、三线品牌的市场不大,但是病态市场和病态做法却不少。


     保守市场:只做分销,忽视直供。
     如果在居住集中的城区成熟市场上,分销比例过大(比如超过80%),无疑就是一个坐在火药桶上的市场。因为,一旦竞品针对我方分销渠道发起进攻,将会出现整片市场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出现通路不畅,导致“心肌梗塞”。


     激进市场:只做直供,忽视分销。
     直供的特点是价盘稳固,秩序井然,但是在一个局部市场上要全部直供将会是“只啃骨头,不吃肉”,累死累活又很难做大。直供是“骨头”,那么分销就是“肉”,只有骨头的市场吃不饱,而只有肉的市场未必能“站”得起来(受制于分销),骨肉结合才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市场。


     具备成熟深度分销系统应用、拥有完善线路管理的大企业,在终端投入上往往占据明显的优势,不是因为整体费用投入上大于对手,而是在于精确的渠道规划和准确的渠道“点杀”。


     所谓渠道“点杀”,就是在进攻中根据终端影响力,对终端分级管理,并对单店个性化投入,在迅速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带动其他渠道低费用跟进,始终将对手压制在“低洼地带”无法抬头。


     在财力、品牌、管理等都技不如人的情况下,以“压倒性条件下取得压倒性胜利”,永远只能是二、三线品牌的痴心梦想。
对策一:分渠道进攻


     在线路管理的支持下,分渠道进攻的优势在于化有形为无形,在一个市场上全渠道进攻,长期打不开局面,那么可以选择在单一渠道上进攻,在这个渠道寻求突破后,带动或继续寻找下一个单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