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贵州酒之殇”再议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10-23 15:54 网络营销
前言 2003年,笔者以贵州酒之殇为题,就贵州酒存在的问题,从产品、体制、品牌等诸多方面,粗略地谈了一些关于贵州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一出,深受全国媒体的争相转载。2008年9月12日,再次接到《遵义》杂志记者的电话,要求再次转载该文。我以为,这篇

前言
  2003年,笔者以“贵州酒之殇”为题,就贵州酒存在的问题,从产品、体制、品牌等诸多方面,粗略地谈了一些关于贵州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一出,深受全国媒体的争相转载。2008年9月12日,再次接到《遵义》杂志记者的电话,要求再次转载该文。我以为,这篇文章较2008年以来,有些问题或许出现了新的变化,但贵州酒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不能正视贵州酒存在的问题,贵州酒未来发展的方向将出现新的偏差。

  2008年9月13日,笔者再次与贵州醇酒厂厂长鄢文松先生就贵州酒的未来和发展,进行了相当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原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约谈,我们却最终谈了约4个小时。其中,关于贵州酒的问题,鄢厂长直言不讳地说:“贵州酒陷入了一个新的浮燥阶段。具备不具备酱香酒酿造的酒厂,都一窝蜂地搞酱香型酒,将葬送贵州酒多年来难有的后发优势。殊不知,真正大曲酱香酒,不是离不开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就酿不出,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酱香酒必须经过5年以上时间的储藏,是很多酒厂根本缺乏资金支持做酱香酒的实力”。------,仅此而已,笔者决定就“贵州酒之殇”这篇文章,结合2008年以来贵州酒的一些新变化,以“贵州酒之殇再议”为题,作适当修改!

  贵州酒多么一个响亮的名字,带给贵州多少财富,现在很难说清楚。细细品酌贵州酒,正如贵州醇酒厂鄢文松的广告所言:“贵州好山好水出好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贵州酒就在全国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国酒茅台”到老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从“习酒”、“鸭溪”、“湄窖”、“贵阳大曲”、“怀酒”到现在的“青酒”、“贵州醇”、“小糊涂仙”等,这些曾威慑一方的“贵州酒名片”、这些曾带给全国各地消费者尊美享受的“贵州名酒”,在经过时间洗礼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局,难以与“贵州酒”这张口碑相符。若大的“贵州酒”军团,放眼全国白酒消费市场现已经难寻几家身影。倘若没有“国酒茅台”的孤军奋战,贵州酒陨落的结局将会变得很惨;倘若没有“国酒茅台”,也不会有今天茅台镇酿酒业的“蠢蠢欲动”和“浮华繁荣”,慢慢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贵州酒就是茅台酒。


意识之殇
  观念陈旧和意识滞后,是导致贵州酒整体市场竞争力不断趋弱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目前来贵州酒企业的市场意识还是有了,但品牌意识却远远没有到位。品牌名称上的游戏“沽名钓誉”或模仿抄袭把戏、品牌塑造手段上的雷同或相仿、品牌广告创意上的贫乏,严重制约着贵州酒强势品牌的建立。笔者深有感触地是,从2001年10月起就为传播贵州酒品牌专门设立了《贵州酒》特刊,但时至今日没有几个酒厂意识到贵州酒整体品牌传播的优越性,殊不知经销商为全面了解贵州酒而手持《贵州酒》则是极大的便利,它的最大作用在于建立一个传播平台,以整合方式将各酒厂的资源联成一体,以打造贵州酒整体品牌形象,进而不断建立单个品牌形象。

  另外绝大多数酒厂目前仍然局限于做短期销售量,而缺乏品牌长远规划,于是跟风或抄袭就成为他们做足短平快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说,在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成功推出“小豹子”后,与“豹”有关的动物酒名一哄而起,并伴有绝大部分的“侵权行为”;自2002年“影视大鄂”邓建国炒红“赤水河”后,当年就特别流行带“赤水”二字的酒名,不管它有没有个性价值或合不合消费心理习惯,只要能靠的都已经出来更有甚者,只要当地某一种酒好卖,不管青红皂白做起假酒赚个熟人不好意思来,如此而来企业自我个性品牌又从何而来? 

  笔者不禁要问,这是难道仅仅是受短期利益所驱吗?我认为除了受利益上的驱动外,很大部分存在意识上的“偏激”和认识的“短视”,没有看到自我品牌培育和壮大,是提升企业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或许人很对“小糊涂仙”在贵州茅台镇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往自己的口袋里装有点蠢蠢欲动,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小糊涂仙”是在坚持、艰苦、一贯中以品牌为己任的“造牌运动”的积极意义和市场效应。以“茅台镇”为例,由于大多数酒厂都是从做基酒到做代加工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加上地处偏僻山区,受信息交流和环境因素的制约,至今没有几个酒厂敢大胆尝试经营品牌。究其根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即小富即安,严重制约着企业再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无法接受塑造品牌过程所要面临着的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等。

  2002年1月11日,茅台镇某酒厂与广州某公司共同合资成立一家酒业有限公司。广东某企业以现金5100万元入股,控股51%,而茅台镇某酒厂则以酒厂实物入股49%,共同出品XXX酒。原本来白酒业天作地合的一次大动作,却在2002年7月26日就被《赢周刊》惊爆出两家公司合作已经搁浅。事后广州某公司的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双方意识上的差距和认识上的分歧,是导致一庄不低于云峰酒业在贵州投资规模的合作,在短短的半年后接短命夭折的最终因素,主要表现在双方没有完全寻找到能被市场认可的品牌模式,在生产导向型经营意识与品牌导向型经营意识中出现严重碰撞所致!

  首先是对资源认识不足、品牌观念陈旧。一方认为自己拥有茅台镇原产地的基酒资源,并且认为这种基酒资源有无限的升值空间。但资源优势并不一定代表市场优势,并且自从小糊涂仙大规模地使用“茅台镇传世佳酿”之后,各白酒企业纷纷跟进,茅台镇的保护性措施,直接使用品名来递延品牌资产实行掠夺性开发已经十分困难。但品牌策划是以产品资源为基础,从基酒资源唯一性的特点出发;另一方面则认为资金与意识可能是其最大的资本。他认为资源实际上构不成绝对的优势,相反,在当今比较浮躁的市场环境下,品牌策划的意识可能更加重要。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功一定是潜在品牌资源整合获得的结果,而正确地认识资源并学会扬长避短是应对市场的正确策略。首先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基酒资源是培育健康白酒品牌的基础,这一点对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来说不能不高度关注,并且活跃的产品研发能力也会为品牌的成长预留巨大的发挥空间。茅台镇三个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品牌资源”,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出好酒的地方,企业要在茅台镇迅速成长为像“小糊涂仙”的品牌,不单要利用好“茅台镇”三个字的品牌辐射效应,还要利用好地处茅台镇,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酿酒工艺,共同成就了“茅台镇”三字的资源优势。但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品牌意识对所有的茅台镇酒厂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好酒也怕巷子深”,没有很好的品牌支持,再好的产品也很难形成市场优势;没有一定的资本做保障,再好的品牌和资源仍然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土矿”,惟有将“土矿”经过提炼,才会有“黄金”的价值呈现。“小糊涂仙”以资本为后盾、以先导的营销思维为驱动力,走了一条成功的终端营销制胜之路,为日后的全国知名提供了条件;“乡巴佬”凭借一个极具个性和挑逗性的品牌和先进的品牌意识,通过踏实的经营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