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的成功不在于卖功能
葡萄适最近大肆宣传:“工作要能量,快喝葡萄适”!创意做得也很热闹,似乎是从“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诉求中受到了启发。两者的沟通逻辑和结构看上去很相似。都是想通过创造一种新需求,从而构建一个新的品类。
不过,在孙鹏看来,葡萄适还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吉营销成功的精髓。王老吉的成功不是在卖功能,而是在卖消费时机。而葡萄适恰恰相反,卖的还是功能,只是更聚焦了而已,却不是一个时机。
稍做解释,所谓“卖功能”就是向消费者宣扬你的产品能做什么,能带给消费者的好处。所谓“卖消费时机”则是告诉消费者你的产品适合在什么状态下喝,什么时候喝。对于瞬间决策的快消品来说,如此做可以帮助消费者去做决策。
王老吉的成功不是卖功能的成功,因为王老吉并未承诺过什么功能!王老吉诉求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其目的是告诉消费者 “怕上火”的时候要喝王老吉,而绝非承诺王老吉能有“下火”的具体功能。如果王老吉当初卖的是“下火”的功能,那王老吉不可能有红遍中国的今天了。因为只有真正“上火”的人才要去“下火”,而“上火”的人群是有限的。况且他们“上火”了就要看医生或者吃药,喝饮料自然也成为了边缘选择。相反,没有人不“怕上火”。消费者在看到火锅,看到烧烤时就能产生“怕上火”的担忧,王老吉在这个“怕上火”的时刻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王老吉成功的本质就是在卖消费时机。
同样红牛、佳得乐都属于卖消费时机的饮料。他们看似有功能,但本质上都不是在卖产品的功能,红牛的价值在于消费者困了、累了的时候。佳得乐寄生在消费者运动的时候。
再来看看葡萄适诉求的“工作要能量”,这谈不上是一个消费时机,因为这句话不同于 “工作的时候”。其根本还是在卖“能量”。只是葡萄适将“能量”的诉求相对锁定得精准点而已。葡萄适的此举其实是个功能细分的策略。
当葡萄适在卖能量的时候,其实不小心已经过度承诺了。有经验的脑力劳动者都知道,面对眼前复杂的工作,一瓶饮料是无济于事的,喝了以后,该想不出来的还是想不出来,该忙不过来的还是忙不过来!!葡萄适怎么可能让消费者的工作效率更高呢?消费者会相信吗?这其实是把葡萄适自己陷入到了不仁不义的境地。葡萄适还得好好学习一下王老吉“怕”的智慧,一个“怕”字将承诺化于无形。一个怕字将功能转化为消费时机。
孙鹏基于葡萄适现在的诉求大胆的进行假想。如果葡萄适的口号换成是:“加班来瓶葡萄适”,那这个策略就产生质变了。因为加班就是个很具体的时机。消费者很容易对号入座。当消费者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喝的饮料,其实就已经明白你的商品能做什么了!如此一来,葡萄适可以直接抢占红牛一个板块的生意,因为红牛只能补体力,而葡萄适不只是补体力,还能补脑力。(以上纯属举例假想,可能与企业现状不让符,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再次总结一下功能导向策略和消费时机导向策略的不同,售卖“功能、利益”是属于产品思维导向的,消费者的联想度弱。因为消费者天生就不关心你的商品,而只是愿意关注自己的状态。售卖“消费时机”则完全符合消费者的人性规律,通过让消费者自己识别到自己的状态,让产品得到最多的联想时机。让消费对号入座,产生了最大的购买机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560412005,电子邮件:sunpengg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