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庄名堡:从幕后到台前
6月9日,2010上海国际酒类品评赛暨外高桥美酒荟在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贸易中心落下帷幕,12位评委在近500款酒样中评出金奖葡萄酒14个、银奖、铜奖100多个。
而在林林总总的国际评酒奖项之外,“投资期酒”渐渐红火,“拍卖陈酒”也屡屡在拍卖市场上获得不俗成绩,名庄名堡与拍卖行的携手共进对催熟葡萄酒的中国市场功不可没。比如近日Acker Merrall & Condit “帝王窖藏”专拍在香港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1820件拍品、逾19000支佳酿创造了超过1.52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成为迄今亚洲拍卖史上总成交额最高的名酒拍卖会,也是历来全球成交额第二高的名酒拍卖会。
中国的进口葡萄酒日益增长的消费潜量吸引着更多的进口酒代理商的出现,配套的酒类贸易区也日益完善。ASC、富隆、俊德、吉马、卡斯特、银基、凯普……如此多的进口葡萄酒酒商纷至沓来,谁主市场沉浮?
名庄名堡:从幕后到台前
作为法国五大名庄之一的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于5月底华丽现身 “帝王窖藏”专场拍卖,玛歌酒庄庄主私人窖藏的30箱极品佳酿囊括了1978年至2007年间的陈年传奇之作,最终竞拍价达146.4万元港币,一举创下玛歌酒庄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两年前,最贵的是拉图堡,后来由于中国人对拉斐堡的疯狂追捧,现在拉斐堡在拍卖市场上表现最好。” 玛歌酒庄的市场总监Aurélien Valance说,“这和酒庄的市场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法国人都知道拉斐堡比较高调,好像Louis Vuitton,而玛歌酒庄则更似Hermes,低调传统一些。”
然而,有感于其他名堡在亚洲市场上的成功,“低调传统”的玛歌酒庄也耐不住寂寞,走出波尔多,在中国市场上频频试水。玛歌总经理兼首席酿酒师Paul Pontallier在采访中透露,年初,在北京香港马球会的慈善晚宴上,15瓶玛歌酒拍卖出了130万的高价,其中1980年份的单价更是高达14万。
自娱自乐的酒类品评赛
6月9日,2010上海国际酒类品评赛暨外高桥美酒荟邀请12位评委评选近500款酒样,评出金奖葡萄酒14个、银奖83个、铜奖110个,同时还评出了9个最佳单项奖,包括年度最佳干白、最佳起泡酒、最佳干红等。
“预计今年外高桥保税区的葡萄酒进口额较去年上涨60%—80%。”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榕斌透露。至于举办此类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国外酒类生产商和贸易商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积极性,获奖国外酒品可以选择通过在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的长期展示找到国内贸易合作伙伴。”“上海国际酒类品评赛”是一个立足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30多家葡萄酒贸易商的比赛。目前,外高桥保税区进口酒类贸易在上海同类商品进口额中占93.3%,2009年,整个保税区的葡萄酒进口量达2亿美金,约占全国葡萄酒进口量的1/3。今年1月至4月已达1.2亿美金。
“3年到5年内力争办成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酒类品评赛,预计2012年酒样达到3000个以上。”舒榕斌总经理在采访中表示了其良好的愿望。然而,比起一些国际大型评酒赛,譬如巴黎评酒会、伦敦国际葡萄酒品评赛和《品醇客》国际葡萄酒奖等“广征天下美酒”的评选范围,几乎只向保税区130多家葡萄酒贸易商募集酒样的“上海国际酒类品评赛”未免显得“自娱自乐”。
其他国内各类名头的赛事症状大多“重在参与,人人有奖”,主办方口中的“葡萄酒大师”级评委,无非也就是些国外二、三流酒庄酿酒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腕评委。更有甚者,暗箱操作内定奖项的做法也屡见不鲜。
国酒代理转身为进口葡萄酒旗舰
5月28日,银基集团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了“银基集团产品巡礼2010——名酒品鉴大会”,邀请各界人士品尝该集团引进的法国、葡萄牙、阿根廷、智利等8个国家的葡萄酒。虽然这只是一个集团的活动,但其场面热闹程度甚至不亚于一些国际老牌酒类展会。
银基集团自2000年起成为“五粮液”在各市场中的最大营运商,而从2009年起,这个集团正式开拓葡萄酒业务,从外国引入不同酒庄、不同价格及档次的葡萄酒,借助其已有的完善销售网络,扩张出从国酒到洋酒的更为完整全面的酒类产品线。
同时,银基集团更计划从2010年起在中国主要城市开设100间形象旗舰店,销售集团代理的各类外国进口酒及高档中国白酒,“我们将采用会员制,把旗舰店开在每个城市的写字楼。”银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梁国兴说。
眼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于葡萄酒贸易行列,他们原先曾从事家电代理、服装加工、餐饮投资等等,以致一些资深酒商抱怨“外行人都投身洋酒业务了”。然而国内市场对葡萄酒的消费能力究竟有没有他们所期望的快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葡萄酒市场虽然在增长,却没有那么快。喝酒人总量增长幅度还是少,而进口葡萄酒量的增长无非是抢占了国产葡萄酒的份额罢了。
转摘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