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的“鹤将军”
作者:刘文瑞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春秋时期的卫懿公是位名人,他的出名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为他喜欢仙鹤。
仙鹤确实很漂亮,喜欢动物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这位卫懿公有点太出格,他是国君,于是,他喜欢的鹤也就成了“国鹤”。据说他的后宫里到处都养了鹤,还根据鹤的品相分了等级,给予大夫或者士的待遇,有了“官位”,自然也就有了俸禄和待遇,“以卿之秩宠之,以卿之禄食之”。一旦卫懿公出行,这些“鹤官”也会随行,而且还不是走路跟随,是站在轩车上显摆。因为按照春秋时期的规矩,大夫以上的人才可乘坐轩车,“鹤官”当然要享受这一级别的待遇。上朝有群鹤簇拥,外出有群鹤引导,这时的卫懿公,真是恍若仙人。民众把这些受到特殊优待的“鹤官”,称为“鹤将军”。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许多人为了讨好卫懿公,向他献鹤,学习养鹤,国家也把养鹤作为重点扶持产业,有了鹤岭、鹤城等养鹤基地。据说鹤壁这一地名,就是因卫懿公养鹤得来的。普通大众的民生,难免要受到一些影响。在老百姓看来,正是这些鹤,夺走了他们的衣食。于是,不满由此引发。普通老百姓有意见倒也罢了,关键是那些本来该为国效力的卿士认为鹤夺走了他们的地位,与国君同族而为国服役的国人认为鹤侵占了他们的待遇,离心离德。按《左传》记载,“(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就是说,在外敌入侵时,军队不干了,让卫懿公派鹤去打仗。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
卫懿公的教训,值得当今的管理者借鉴。首先,职位和名分,不能随意授予。任何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秩序,职位和名分实际上是秩序的体现。因此孔子有言:“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管理的基本方法,无非是循名责实,如果名实不副,有名无实,有职无责,那么,这个组织肯定会江河日下。一个企业,任命了一个完全不懂工艺技术的总工程师,那就别指望他能够给你处理企业运行中的技术问题,更不要指望他去主持引导技术革新;一个学校,任命了学术外行当教授,也就别指望他能够拿出学术界认可的科研成果;聘请一个读《故事会》的人来高校做讲座,就不要怪学生学凤姐;一个组织树立的标兵如果满嘴假话,这个组织就难以形成必要的诚信。
这个道理好讲,但在现实中要把握有一定难度。例如,人们总会因为某些原因,对某些组织成员采取一定的照顾措施。例如,有的人在过去有较大贡献,不给他个名分会有所亏欠;有的人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但所特长的方面已经人满为患,于是在他不特长的方面给个名分来平衡。作为领导人,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你可以给不符合岗位需要的人一个名分,但你首先要有这个岗位不再具有实效的思想准备。照顾员工有多种手段,用名分来照顾是最不可取的。任何组织的烂掉,都是从名分之滥开始的。当一个人不以为然地说“那不过是个名分嘛”时,就意味着他在潜意识上已经不会按照名分的要求做事了。
其次,领导人在事业之外的自身喜好,不要轻易带进组织。领导人的言行,是组织的风向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什么样的领导,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组织风气。如果领导人喜欢打麻将,那么部下肯定精于围长城。即便领导人认为这种喜好是业余,但久而久之肯定会在麻将桌上谈工作;即便领导人有意识地提防麻将牌友影响工作,但也会不自觉地在工作安排和决策中使用麻将桌上得来的信息。通用汽车的斯隆,坚持不与工作伙伴发展友谊,道理就在这里。另外,与工作相关的领导风格,也会对部下形成无形影响。一个领导人如果喜欢在决策中不按规矩出牌,部下就有可能在工作中不按规矩胡来。
当我们嘲笑卫懿公的荒唐时,就要在行为中避免卫懿公的失误,否则,这种嘲笑最终会回报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