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一切从一颗汤圆开始。
1965年,陈泽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回到了老家重庆深山里工厂工作,后来调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他从家乡带了一个小石磨,每逢过节都要自己动手做一些汤圆等四川小吃。有一次去哈尔滨,陈泽民发现当地人们把包好的饺子放在户外冻起来,随吃随煮。那么,汤圆可不可以这样呢?随后,陈泽民发明了第一颗速冻汤圆,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也由此开创了中国的速冻食品产业。这是三全食品真实的品牌故事。
2009年7月,陈泽民隐退。三全的大旗交到了其子陈南、陈希手中。要传承,也要创新。时任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陈希对本报记者表示,传承的是精神和思维脉络,朴实质朴踏实的特质。创新则要不断应对外部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专注,一直是三全食品发展的脉络和精髓。20年的发展历史,一门心思在速冻食品领域发展,保持低调,不喜声张。当竞争对手纷纷进军其他领域时,三全依然专注于速冻食品和优势区位地区,得以稳健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空间会在哪里?公司又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接过大旗的新领军人将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公司精神?陈希希望用行动给出答案,但也在接受本次专访中给出了描画。
规模决定百亿目标
《21世纪》:目前三全食品尤其是在速冻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最主要的提升空间表现在哪些地方?
陈希:提升空间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会抽出更多精力做高层次的产品,像状元系列和时尚系列。
另外一方面会出更多的品类,像火锅丸子等肉丸类产品,还有米饭菜肴等,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品类和层次上都会有一个提升,各种层次的消费者都会选到自己满意的产品。第三方面,在品牌的建设上让大家更了解“专注”的精神,及在品牌背后所蕴藏的服务、控制及质量安全各个方面。
《21世纪》:目前速冻食品行业前四家已占70%的市场份额,在未来的行业格局方面,你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怎样的预期?
陈希:从我们的判断来说,首先,整个速冻行业蛋糕会非常大,比现在大得多。第二,从国外的经验来说,集中度也会逐年加强。像方便面行业康师傅已经占50%的份额。以后品牌集中度还会逐步提高。
我们一定要专注于本行业,但一定要有规模效益。中国是个非常大的市场,一定能养条大鱼,中国每年有1%的人口要进入城市,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会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未来中国会是全球快消品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跟中国差不多,在这个市场竞争,如果没有规模支撑的话,是无法立足的。
三全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往100个亿发展。
《21世纪》:要实现100亿目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陈希:建厂速度。我们现在建厂速度没跟上市场发展的速度,这两年来断货还是比较严重的。
我们现在在全国分布建厂,有4个生产基地,成都已经投产,天津和太仓正在建设,广州土地上还有点问题,但已经有一个小厂在生产。未来全国起码有五个城市群都有生产基地,这样能很好地供应当地城市群内部的消费,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以后在中国没有规模和产能,就没有发言权。
速度与安全
《21世纪》:公司从建立最初,发展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第一品牌,能够迅速成长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陈希:首先,得益于大的外部环境因素,改革开发的大环境,让我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会从一个依靠外需为主的国度转为内需,内需发展会更快。老百姓生活节奏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收入高了,节奏快了,需求自然增多。这是我们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内因是拥有一个一如既往的团队,能够敏感地感知市场变化,包括消费者变化,渠道变化,及产品、技术、设备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变化引领行业发展和变化。1998年郑州市场上有40多家速冻食品企业,现在已为数不多。但整个河南省占了全国速冻食品60%的市场。
《21世纪》:如何把握这种成长速度与经营安全之间的关系?
陈希:我们一直说要小步快跑,跑一定要跑,但跑得快了容易跟不上,我们在这方面一直是小心谨慎,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和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三全有国家认证的技术检测中心,每批产品在仓库都有样品。在每个生产环节抓住关键点,加以控制来减少整个系统风险。
总体来说有三点:一、科学的态度。二、专注精神。三、不管谁出了问题,我们都自己反省,到底哪个环节可能会出问题,不断堵住漏洞,引以为戒。
《21世纪》: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健康运作的基础,你觉得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希:放什么收什么,资源如何配置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最重要,要抓住一个阶段主要问题的核心。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千丝万缕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领导者一定要知道这个阶段最核心和突出的是什么,把资源调配好去解决这个矛盾。
《21世纪》:对于父子创业打拼出来的家族式民营企业来说,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请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陈希:传承的是精神和思维脉络,朴实质朴踏实的特质。创新是要不断应对外部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就像三全这次换标,企业的自身定位要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做出调整。对于食品安全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下一步要集中在品牌的建设上,往更精致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