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不同城市有不同名号的包子

蜂鸟网 2014-03-18 15:27 地方特产
1.羊眼包子因形似羊眼,故而得名。羊眼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生节和圣

    1.羊眼包子因形似羊眼,故而得名。羊眼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生节和圣纪节中都必备有羊眼包子。传说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前往回民地区去品尝小吃,就觉得羊眼包子非常好吃,于是下旨道:“朕觉得羊眼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从此,羊眼包子更加名声大噪,誉满京城。后来,各处的回民就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也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特色:蒸好的包子顶部收口处形似羊眼,食用时类似灌汤包,味道鲜美。

  2.一品包子是河南开封的著名面食,是从宋代的“太学馒头”发展而来的,至今已逾千年。在民间又称之为“发面包子”。在开封城做包子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就已是一种十分普及的食品了,而到北宋第六个皇帝宋神宗时,更由于神宗的褒扬,而变得更加著名了。但是“一品包子”的名号还是由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木肃对包子的特别钟爱而改变的,由于朱木肃身为藩王,在朝中的品级是一品大员,因为他格外喜欢吃太学馒头”,久而久之,大臣们都知晓了他这一喜好,便把“太学馒头”更名为“一品包子”了。一品包子造型大方,肉馅鲜嫩,汤汁丰满,汤汁缓缓的渗入面皮之中,绵软且鲜香,是开封城里老少皆宜的名牌小吃。

  特色:以发面作皮,包馅蒸熟。肉馅鲜嫩,皮软馅香,汤汁丰满。

  3.九园包子诞生于1937年重庆的较场口。因含香茴甜、酱香浓郁的包子馅和略带回甜的包子皮很快获得了食客们的首肯,从而闻名全国,九园包子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一道有名的川式点心。在主城区消失十多年后,2011年11月在上清寺中山四路恢复营业。复出后的九园包子在制作工艺、重量上均沿袭传统,现在的九园包子面皮白洁,绝对无添加剂,是通过选材和制作工艺达到优效的。而原来的九园包子,面皮用普通的富强粉,现在改选为玫瑰粉,皮更洁白口感更松软。面皮以前是加入了奶粉,现在则换成鲜牛奶。不仅促进了面皮的洁白度,而且还更具营养。用五花肉、冬笋、干贝、金钩、火腿等加调料制成咸馅;或用核桃仁、蜜枣、瓜条、桔饼、玫瑰糖、猪板油等制成甜馅,都是别具特色的。

  特色:皮薄馅满,松泡爽口,味鲜美、香甜。

  4.龙眼包子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最具特色的一道主食,因其形如龙眼而得名。那面皮白如雪,是将面团发酵后再加上白糖和猪油揉匀而制成的,用手摸起来就象绸缎般光滑细软;内馅则是选购了猪肉的前夹后腿肉,用刀细细剁成肉沫,再加入各种调料,和炖汤所得的浓醇鸡汁以及山珍佳品的蘑菇,混合后搅拌成香气四溢的肉馅。入口留香,那滋味就别提多鲜美了。

  特色:皮薄软韧,皮酥软韧,形如龙眼,咸香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