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有农残不等于不安全
近几年,“毒豇豆”、“毒韭菜”、“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很多人对果蔬农残闻“药”色变,认为市场上的蔬菜都不安全。公众对果蔬等食品安全的担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的概念认识错误,是一个重要方面。
“不少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有农残就等同于不安全,甚至故意选择‘虫眼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这其实是混淆了‘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的概念。”关于果蔬农药残留的一些不当传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蔬菜安全最大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问题。近几年,我国农残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超标率不断下降。在大城市的正规农贸市场里,在市场监管的范围内,蔬菜基本上可以放心食用。”
我们知道,果蔬等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温度、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必然会发生病虫害。出现病虫害就需要用农药防治,用了农药后就会有残留。但有残留并不意味着不安全,因为果蔬上残留农药的危害性与残留剂量有直接关系。只要果蔬等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就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是十分严格的,基本与国际接轨。在制定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以一个人一生天天吃某种农产品和可能吃的最大量来计算。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物种差异以及孕妇和儿童的安全,再增加100倍的安全系数。换句话说,如果农药理论安全残留值是每千克1毫克,那么最后制定的标准就是每千克0.01毫克,标准追求的是绝对安全。由此可见,只要果蔬农药残留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
2014年8月,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覆盖了蔬菜、水果、谷物等12大类作物或产品,基本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农产品。新标准还配套推荐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标准,有利于规范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从源头控制住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果蔬等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农药保驾护航。而要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首先要遏制高毒农药使用,并尽可能地减少农药施用频次。我国已先后禁止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广泛使用的产品,目的就是从源头上遏制高毒农药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目前,我国低毒、微毒农药产品占农药产品登记总数的70%以上,高毒、剧毒农药产品所占比重已降至2%以下。按规定,高毒、剧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顾宝根介绍:“自2010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可追溯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另外,我国已经在一些蔬菜供应基地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主要通过影响昆虫能量代谢、物质合成等达到杀虫目的,对人畜健康和环境相对安全。
从蔬菜来源看,大规模供应市场的蔬菜多由专业村甚至专业镇供应。蔬菜生产专业村一般都组建了农民合作组织,农药使用方面农民互相监督,联户联保。有的蔬菜供应基地采用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从种子来源到种植环境,再到用水、用肥、用药,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规程。有的地方在农药使用上推行“一家一合同,一户一手册”,农户根据手册可以安全、有序地使用农药,使“药瓶子”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从根本上保证农药使用安全。有的蔬菜配送公司还专门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严格把好田间到餐桌蔬菜质量安全第一关。
有人对冬季大棚蔬菜尤其不放心,喜欢购买露天菜。实际上,大棚种植相对露天种植,主要靠打杀菌剂预防病虫害,到产品上市前杀菌剂基本上都能分解掉。另外,大棚瓜菜通过物理防治,比如种植前闷棚、熏棚杀菌,施菌肥,错季、倒茬等防病,虫害比较少。有的大棚菜种植户为提高蔬菜品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是施用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蔬菜、水果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总体来看,我国果蔬等农产品质量是可靠的,消费安全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