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中国葡萄酒业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分析

2007-05-29 09:01 行业分析
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重要策略被称为取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如今,中国葡萄酒业40万千万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在中国葡萄酒业急切盼望着一个大的飞跃之时,“农村包围城市”的战争策略无疑成为了最好的借鉴。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9亿莘莘农民乡亲,葡萄酒行业能否开辟这片“南泥湾”,打好“农村牌”,打开农村大市场,将是葡萄酒也实现大的飞跃的关键。

低价格优势打造农村市场

  在农村,啤酒普遍接受价格为1.6——2.0元,白酒为4—8元;在西北内陆,接受价可能更低,而超过以上价位,则很难入围。因此,相对啤酒、白酒,一瓶16元以上的葡萄酒无疑是种奢侈品,何况口感、风味很可能不对喉。面对目前农村年收入偏低、消费低的情况下,葡萄酒只有实行适合农村的低价策略,才能打破禁锢农村葡萄酒市场的壁垒。对农村来说,葡萄酒业有个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许多的过程,从低档到中档再到中高档的循序渐进过程,只有将这一过程完全实现,葡萄酒进军农村落地生根的春天才会来临。

  其一是“野战军”先进村。“野战军”是指那些种植基地不算优良、工艺较为简单、价位低廉的野生山葡萄酒,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但却是“同父异母”,是让农村人亲结缘葡萄酒的“媒人”。野生山葡萄酒价位又是十分明显,曾在城市掀起一阵热销潮,虽然一度出现混乱现象,但以野生山普要酒当初的不俗表现,,足可以说明质优价廉的葡萄酒是开拓农村市场有力的先锋。只要把握葡萄酒的质量关、市场关,葡萄酒在农村有戏可唱。

  其二是“地方军”跟着进村。“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形象说明了我国广袤农村消费的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农村东西南北中消费水平、购买力各具不同,东南部平原沿海要比西北山区内陆消费水平高,即使同一个地区各个村庄乡镇收入水平、购买力也有高低之别,因此,如果以“一刀切”的价格策略进行推广,势必造成葡萄酒在农村市场通路的阻塞。这里所指的“地方军”是指价位适中、酒质有保证、档次适中的红葡萄酒,如今红葡萄酒已渐成不少城市人酌饮、佐餐、待客的大众性酒饮,因此,把红葡萄酒推向农村“先富起来的人”较为适宜,而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先尝先行之举,还会带动更多的农民尝试消费,由此影响的规模消费将使我国葡萄酒每年增销10—20万千升。

恰当的广告战术打开农村市场

  打开农村市场,如果采用广告轰炸方式,恐怕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如何因地制宜,使广告农村本土化,用土广告塑大形象,是葡萄酒业撬开农村市场的首要关注点。

  其一,要道墙体广告。农村墙体广告费用十分低廉,同等面积的墙体广告费用上不及城市路牌广告的十分之一,而且在鲜有广告的农村,墙体广告的作用事的明显。“希望饮料”、“红桃生血剂”、“康师傅方便面”等品牌正是这一典型土广告形式的受益者。如红桃K集团在农村采用刷墙广告。统一字体,统一大小,统一口号,不管是在国道还是省道,乃至县乡主道都按统一格式组织刷写。由于采用了这种廉价的宣传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宣传氛围。在农村,农民容易的贫血症,往往农民出现了贫血症状或失血,首先会想到日日所见的“红桃K生血剂”。

  其二,散发小报传播。不少企划人员常对小报“嗤之以鼻”,认为小报又土又薄命,会破坏企业形象,然而正因为“土的掉渣”才适合农村信息闭赛落后、经营水平低下的状况。而小报低成本、高密度的优势是大众媒体无法企及的。“三株集团”就曾以一张小报打开农村市场,创造三株营销模式,成为营销届的著名案例。三株设计构建深入县乡村的投递网络,制定严格、详细的投递检查和信息反馈、奖惩制度,比如安徽省就有600多个临时工作站,没个工作站负责编制本辖区住户图表,以每200—50户为一张投递图,实行地毯式逐户逐月滚动传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使小报广告无处不在,紧紧抓住每个农民的眼珠,“三株”农村战役全线告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口服液与葡萄酒是相关产业,二者价位相当,一盒20—40元左右,市场形势相似,城市饱和,农村缺口。以三株、红桃K伟代表的口服液能走出城市,在农村燎原,红红火火,葡萄酒在农村也完全能够大有作为。

  葡萄酒企业还可按农民喜好热闹群集的特点,利用庙会、节会、赶集等,定期再产品推广区域里进行“三下乡活动”,如放电影、送科技知识、送戏剧、送文艺表演等,让农民与葡萄酒亲密接触。

农村本土化人才打造营销网络

  网络是企业的营销的大动脉,是产品运行的载体,是实现产品从实现产品从实物到户比转化的关键。关于农村营销网络建设,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许多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式网络,厂家——总经销商——各级批发商——零售商——农民,不同的是将经销中心下放到县乡;二是建立“短平快”的配送服务机构,厂家直接向乡镇重点分销点、供销社进行分销配货,或是厂家直接组建乡村直销点、专卖点、便利店,同时配备专兼职信息联络员或推广人员。

  二者看似颇具现代意味,但仍有“城市论战”之味,尤其是第二种,试想,中国如此之大,县制单位四千多个,村级编制单位数十万个,以村村兼直销店,乡乡配联络员,哪个企业有如此强的实力?即使重点推进、有目的地选择,也难脱战线过长、兵力不足之困。因此,应销网络农村本土化,构建以村长味中心的流通大动脉,是逐步实现葡萄酒农村本土化的重要战略。他是一种结合农村特点、对营销体制进行改造创新的“官商融合”。村长从是网络建设服务工作,起到宣传、沟通、投递、检查、反馈等作用。

  乡村级批发商、零售商之专门从事进货销货的基本业务,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村长以声望或影响带动该地区村民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而县乡经销商则从千头万绪的售前售后工作中抽出身来,专门从事业务。如此流通体系,运作成本几何?大致估算,一个以村长味中心的流通网络,费用约需400—800元/年主要以发放一次性年终奖金体现,这比直接在乡村设立直销店、专卖店、配备联络员、推广人员节约费用,一年一村可省1000—2000元左右。如果以一个省为范围计,一年可节约100万元费用。

  构建农村流通网络的具体做法是:第一,企业制作整套宣传材料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注明答案在企业宣传材料上,请向村长查询,并在填制后由村长统一教会总部评奖;第二,为发挥村长的积极性,可设置一个组织奖,根据该区的人口总量、市场覆盖率、答卷回答率等,设立不同的奖项、标准、名额;第三,对村长设立单独的问卷,重点在于了解该村人口、经济水平、户数,酒类消费情况、市场占有率;第四,对村长的主要要求:负责投递,每月至少投递宣传资料图,负责投递,每月至少投递宣传资料一次;检查、统计、反馈情况,自卑交通工具和所需宣传用具,要努力形成口碑效应,注意自身言行影响,不漏报、虚报、强行推销等,尊重村民意愿,树立美好形象。

  中国的葡萄酒业要想得到质的飞跃必须开拓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中国九亿农民的农村市场无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因而低端价位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是有积极探索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