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速度之伤:毒奶事件下的企业战略危机

中外管理 2008-11-12 14:13 行业分析
策划/本刊记者刘宏君 快泥潭 国内,毒奶事件推倒了乳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滔天的谩骂中混杂着企业微弱的忏悔,一场针对乳业全行业的信任危机迅速蔓延开来 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如火如荼上演,崩溃面正逐渐扩大 殊不知,乳业危机的元凶并非三聚氰

策划/本刊记者 刘宏君

  “快”泥潭

  国内,“毒奶事件”推倒了乳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滔天的谩骂中混杂着企业微弱的忏悔,一场针对乳业全行业的信任危机迅速蔓延开来……

  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如火如荼上演,崩溃面正逐渐扩大……

  殊不知,乳业危机的元凶并非三聚氰胺。是快速扩张引起的管理失控、疏于监管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两极分化的奶源模式,最终让中国民族乳业濒临悬崖。

  “毒奶事件”也不是孤立的,机会导向、追求速度和规模,而非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所带来的危机,迟早会爆发。

  而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近20年来全球发生的六次重大金融危机一样,还是贪婪惹的祸,贪婪让人们过度透支了未来。上帝使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命和发展规律。超越事物内在规律或承受限度的快速发展,片面地理解与追求发展的“快”,甚至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不仅欲速不达、难以为继,而且会事与愿违,甚至猝死,且死不瞑目。

  相反,有时有计划、有节奏的“慢”和“稳”,却更符合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精髓。中国乳业如此,广大的中国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过后的麻木不仁。

  当西方世界关于中国制造的种种质疑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时,当境外一些人士纷纷对中国制造的玩具、牙膏、轮胎、宠物粮、饺子等“问题产品”口诛笔伐时,我们需要对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速度至上、规模至上、竞争力至上”做一个全面的检讨。

  于是,我们发掘中国“毒奶事件”背后的行业真相,联系西方“金融风暴”的内在机理,倾听中国企业家自身的思考,反思中国制造面临窘境的根源,希望广大企业能“反求诸己”,从中顿悟,以求得长远的真正根基。

  倾斜的“火箭”

  ——乳业危机启示录

  文/本刊记者 田瑞秋

  “毒奶事件”,让中国乳业快速“增肥”的十年所潜藏的深层忧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人们曾这样形容牛根生领导下的蒙牛。

  从1999年创立至今,蒙牛确实跑出了火箭速度。

  1999年初创时,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国乳业第1116位,但在成立的最初1000天里,蒙牛平均一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

  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0.37亿元,同业排名第119位;

  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同业排名第11位;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2.14亿元,同业排名第2位;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13.18亿元,同业排名第1位。

  就是这么一头“猛牛”,当它以雷霆万钧之姿从原先慵懒吃草的牛群中冲出来时,可以想象的是,后面那些个“奶牛”,也都不安分了。因为这头“猛牛”速度太快,把前面的草都吃光了,后面的再不加点儿油已经不行了。于是,众奶牛争先恐后地狂奔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

  在这种速度带动之下,过去10年,中国乳业的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从而演绎了一个个商业“神话”:蒙牛9年增长了500倍,伊利7年内增长近15倍。

  但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这是不正常的。一个行业不可能长期的快速发展,或者是超越常规的发展,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必然会进入调整期。

  遗憾的是,中国乳业是以这种令人心痛的方式进入调整期的。中国乳业快速“增肥”的十年所潜藏的深层忧患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价值链之创

  10年之间,草原上的伊利、蒙牛两大巨头纷纷南下,北京三元欲拓展京外市场,上海光明则立足华东远望全国,完达山、圣元、雅士利等也搭乘了乳业每年20%以上的增速,迅猛发展。

  “得奶源者得天下”。这是这10年征战中,各路巨头割据广被传诵的要义。言外之义,生产和销售都不是问题,惟有奶源最重要。奶源如此重要,却并未得到乳业企业应有的重视。

  相反,在乳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处于产业链上端的奶农,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近年来,在饲料价格一再上涨的情况下,大型乳制品企业的收奶价却并未同比上涨。

  在我国,整个乳业链条中,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中间环节──牛奶收购者(奶站),由于奶农过于分散,奶站负责收购分散的奶源,再卖给乳业企业。这样一来,奶站还要在本来低廉的牛奶收购价格中赚得差价,分一杯羹。

  这足以说明,在乳业的价值链上,一方面奶源短缺,一方面分散的奶农面对厂家时的话语权却弱得可怜。“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利润比为1∶3.5∶5.5,这个数据是我在几年前算出来的。但从今天的趋势来看,这个比例还在恶化,分配比例大概在0.8∶3∶6.2!”中国乳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在接受采访时说。与此相反,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的成本比例正好掉头,为6∶3∶1。王丁棉多次在报告当中将这种分配模式比喻为“倒金字塔型”,以说明整个乳业价值链早已处于畸形状态。

  既然奶源如此之重要,乳业巨头们为什么不愿花大力气进行奶源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乳品企业不愿意建牧场的原因之一是:牧场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投入难以快速回收。乳品企业不愿意建设牧场的第二个原因是:企业在没有异地奶源的前提下,以广告开路,空降牛奶先占领异地市场,然后再建设奶源,这样才可以实现快速滚动发展。

  在伊利、蒙牛崛起的同时,伴随的是其主要对手——生产巴氏奶保鲜奶的本地乳企的萎靡与死亡。将精力放在下游的蒙牛和伊利,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在他们凌厉的市场攻势面前,那些拥有奶源的当地乳品企业纷纷败下阵来,奶源优势让他们死亡得更快。

  也就是说,在两种商业模式的争夺之中,追求高投入高回报,重视市场销售,尽量减少长期资本投入项目的模式占了上风。从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公开信息所披露原奶供应情况看,实际上蒙牛有6家牧场,除本部澳亚牧场(1万头奶牛)占股30%,其余只有10%的参股,这些牧场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提供。而伊利的牧场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