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中国式并购透视:三元吞三鹿

上海金融报 2008-11-12 14:25 行业分析
从9月11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至今,毒奶粉事件已经曝光两个月。11月3日,有消息称,三鹿资产出售方案已大体敲定,两个已落实的买家分别是三元和完达山,其中三元将收购三鹿7家核心工厂,完达山收购一家工厂。由于牵涉利益方甚多,资金的最后落实
从9月11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至今,“毒奶粉事件”已经曝光两个月。11月3日,有消息称,三鹿资产出售方案已大体敲定,两个已落实的买家分别是三元和完达山,其中三元将收购三鹿7家核心工厂,完达山收购一家工厂。由于牵涉利益方甚多,资金的最后落实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鹿死谁手”谜底尚待揭晓,但三元作为三鹿重组过程中的主要并购者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悬念

  三元的优劣

  三元在乳企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被查出三聚氰胺的清白身份,并几乎成为国产奶粉的安全代名词;但随着河北迁安厂的工业奶粉被传检测出三聚氰胺后,这一优势也并不被看好。

  而三元的劣势可谓十分明显:规模小导致的资金、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不足。这也是人们质疑三元并购三鹿的理由所在。三元股份上市不久,就因为连续亏损而戴上了ST“帽子”,到今年4月才“摘帽”。

  据今年半年报显示,三元的总资产为13.21亿元,上半年营收6.55亿元,每股现金流量为-0.11元;而三鹿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总资产为16.19亿元,总负债为3.95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若只有这些账面上算得清的账也就罢了,最让接盘者“烫手”的还是召回上万吨三鹿奶粉所涉及的退赔金额7亿元,以及未来面临的持续不断的诉讼费用和赔偿金支出。

  此外,三元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中国奶业研究资深专家、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并购三鹿对于三元来说压力很大。

  由于三鹿的销售网络一直面向全国,而三元的市场则主要在北京地区。“这么多地区的奶量和销售一下子挤过来,三元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分销力度很难跟得上。三鹿的全国市场和三元的北京市场,这两个市场怎样衔接;三鹿全国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怎么整合,这些对三元来说都是压力。而且这个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阴影要消除,也需要一定时间。”王丁棉认为,并购以后,三元不可能用三鹿的牌子了,只能用三元。但是三元的品牌知名度在全国来说影响还不是很大,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如何让全国的消费者接受三元并消费巨大的奶量,也是三元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好比让小孩去做成年人的事。人员、市场、销路的整合等对三元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丁棉表示。

  据北京媒体报道,伊利、蒙牛方面均表示,三元毕竟是区域品牌,年营业收入只有十几亿元,即使收购了三鹿7家工厂,就算业务扩大到上百亿元,也只是二线品牌,因此对伊利、蒙牛不构成威胁。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有着扎实的品牌基础,不至于因此事而一蹶不振。业内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

  一是乳制品消费需求还存在,预计半年时间,需求就会反弹;二是根据收入层级理论,食品饮料企业过百亿元收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全国品牌忠诚度———伊利、蒙牛2005年收入就已经超过百亿元,它们毕竟不是事件的主角,等形势稳定下来,消费者仍然会回来;三是此次没有查出问题的三元2007年只有11亿元收入、完达山2006年只有26亿元收入,与伊利、蒙牛的收入差距极大,时间上不可能指望它们快速扩产、扩充销售网络,接收原来供应给伊利、蒙牛的原奶,填补伊利、蒙牛让出的市场缺口,而且它们本身的经营体制比较僵硬;四是奶牛在不停产奶,不加工就只能倒掉,此时此刻,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和能力辅助伊利、蒙牛等企业恢复生产。

  今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目标是“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发展奶类生产,提高乳制品产量(到2012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42千克);控制加工规模(2012年,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在75%以上);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经营规模,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

  据此,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毒奶粉事件”只是延缓了行业整合速度,并不改变其根本趋势。此次被查出有问题的公司皆是有全国扩张意图的公司,除了伊利、蒙牛这两家全国性公司,光明只是在上海以外的子公司查出问题,本部的产品仍是绝对可靠。没有被查出问题的公司往往都是在前期竞争中非常失意的公司,经营持续亏损,面临清盘风险。对它们而言,“毒奶粉事件”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让它们有机会成为市场的宠儿,不过它们没有准备时间,不大可能借此机会成为新的龙头;等伊利、蒙牛等龙头公司缓过劲来,行业整合仍将继续。

  行政还是市场行为?

  9月26日,三元股份发布停牌公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25日接有关部门通知,公司须研究相关并购事宜。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08年9月26日起停牌,直至相关并购事项确定并公告后复牌。”

  直至10月27日,三元正式承认“并购事宜”的并购对象是三鹿。其间,越来越多的乳企对三鹿表达了兴趣,包括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加入竞购。另外,贝因美董事局主席谢宏高调宣称将加入并购竞争者行列。

  10月中旬,有消息称伊利、娃哈哈、完达山、三元等企业将聚集石家庄,参加三鹿并购的公开招标。

  于是有人欣喜地指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此次公开招标的并购方式具有破冰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减少三鹿资产的缩水,避免和减少腐败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具备实力的企业帮助三鹿集团尽快走出困境,让三鹿集团职工尽快实现重新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然而,10月28日,石家庄市人大会议报告透露,《关于三鹿集团整顿和下一步发展方案》已报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研究协调,“现正积极与完达山、三元等企业进行洽谈沟通”。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透露,三鹿资产处置有关小组一直希望三元接盘,但是三元的资金并不充裕。“是公开招投标,还是由有关部门做推手,在正式结果没有公布前,一切均存在着变数。”他说。

  面对如此烂摊子,三元“接有关部门通知”“挺身而出”,当然有行政力量在背后推动,这也是备受公众质疑的一点。作为上市公司的三元,自有其经营自主权,并购某家企业应当是其股东大会、至少是其董事会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