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追溯标签能否为乳业保驾护航?
提要:资深营销专家穆峰认为,RFID电子标签在乳制品行业能否得到有效的推广,问题关键是监管是否到位,因为要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就必须是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努力,做好衔接工作,但事实是要长期而有效地做好这件工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电子追溯标签前景光明
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就像身份证查询系统一样,其外在表现形式——电子标签,本质上就是一种身份认证,能够真正实现“一物一码”。RFID技术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通过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结合,可以在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上跟踪产品,实时掌握产品的动态信息。这对于产品质量监督,提高仓储管理、数据检测统计等方面的效率作用显著。
查阅资料,笔者了解到,在国外,电子标签早已在畜牧养殖等行业及食品安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由于缺乏强制性政策和成本较高的原因,在国内一直难以推广。此次奶粉追溯电子信息系统是第一个带有强制性的相关政策,对电子标签在国内各行业的大规模推广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根据中国乳业协会估计,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700万人,20%非母乳喂养,每年每个婴幼儿所需的奶粉数量为27.2公斤,这样每年婴幼儿奶粉每年需求量在30万吨左右。我们假设全部包装为0.9千克,则至少需要3.4亿个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使用2KBHF标准,单电子标签一项带来的市场将超过13亿元,如果加上原料奶粉追溯系统以及相应的系统集成,阅读取器和中间件等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亿元(电子标签占比不超过60%),相对目前100亿的RFID市场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对此,有观点认为,如果乳粉制品行业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取得成功,这将为电子标签在国内的大规模推广带来契机。
资深营销策划人穆峰认为,电子追溯标签在乳制品行业的强制推广,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乳制品的质量之外,或许还能成为乳企品牌传播上的亮点,增加企业在终端产品上的竞争力。
电子追溯标签强制推广困难重重
电子标签在一些领域里前景美好,但同时在另一些领域中却依然是“好处多,推广难”。例如食品安全领域,如果一棵菜,一条鱼也装一个RFID,成本太高,而粮油类的食品又不方便使用,消费者不会为这笔额外开支买单,所以推广到终端消费环节存在阻碍。如果想在食品安全及具有相似情况的领域的推广RFID,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对此予以适当的扶持和补贴,推进RFID技术发展把成本降到一个市场可以自发运作的水平。
对此,资深营销专家穆峰认为,RFID电子标签在乳制品行业能否得到有效的推广,问题关键是监管是否到位,因为要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就必须是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努力,做好衔接工作,但事实是要长期而有效地做好这件工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在乳制品行业,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一旦企业没了良知,任何监管都会出现漏洞。
另外,不排除一些无良企业会“下有对策”,比如标签造假等,这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介绍,2010年年底,有关部门将对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进行准入审核,对已建项目重新进行审核登记,审核验收文件即将发出;国家质检总局将在明年2月底前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2010年版乳制品生产企业、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也即将发布;禁止将乳粉还原生产乳粉,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禁止向没有许可证的奶站收购牛奶;监督部门将加强对企业购进的生鲜乳、原料乳粉的监督抽查,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对企业出厂的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完善乳品追溯制度,尽快建立和实施电子监管码追溯系统管理。
从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获悉,2010年三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景气度比上个季度略有下降,但总体仍较为平稳。从具体指标看,乳制品行业的不少经营指标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乳制品行业出口和利润指标加速回暖,产量和销售均有所增长,企业亏损面继续缩小,企业盈利状况整体趋好,行业效益稳步回升。
对此,中国乳制品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分析说,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国家已经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法制监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环境,也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我国乳制品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置可否,电子追溯系统也纳入了政策保障范围之内。
但笔者在想,自“三鹿”事件以后,中国乳制品行业安全事件就没有断过,消费者对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就已经失去了信心,电子追溯系统的推出,能否重新挽回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任?能否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