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食品类价格出现巨幅下跌

大食品网 2010-11-16 14:20 行业分析
中国CPI高企,政府调控的预期加强,与CPI关联较大的食品类价格出现巨幅下跌。 在全球经济逐步从谷底走出之

  中国CPI高企,政府调控的预期加强,与CPI关联较大的食品类价格出现巨幅下跌。

  在全球经济逐步从谷底走出之时,中国市场的贡献超过50%,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中国市场,因此,在这段时间商品价格的涨跌与中国市场的基本情况紧密相联。11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中国10月份CPI同比增长4.4%,增速明显高于9月的3.6%,10月CPI同比涨幅创出25个月新高。而中国人民银行则在该数据公布之前的一个交易日先期做出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的决定,这是本年度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人民银行为了抑制过多流动性造成通货膨胀攀升,毅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近3年来首次升息。中国政府今年CPI的调控目标是3%,而当前数据显然超出该目标,因此,市场普遍担忧央行将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年内的第二次加息,巨大的政策利空引发多头集体清仓,大宗商品全线跌停,恐慌的气氛进一步蔓延到国内证券市场和国际商品市场,从而诱发更大规模的抛空。

  印度产量预期大幅度增加,并将在短时间内放开出口,国际食糖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在国际糖价攀升至历史新高之时,11月10日,印度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公开市场表示:2010/2011榨季,印度食糖产量将由上榨季的1880万吨增长到2550万吨,由于国内市场只能消耗2350万吨,因此,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放开食糖出口,并批准发放200万吨食糖公开进口许可证(OGL),同意向海外无条件出口。上榨季,印度进口食糖超过600万吨,此举一度造成国际市场供不应求,而本榨季不仅不需要进口,还有200万吨左右的盈余供给国际市场,特别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进口大国—中国的缺口,致使国际食糖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国际糖业协会也因此将2010/2011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数据上调72万吨至322万吨。在巴西食糖产量已成定局以及出口市场日渐恢复的背景下,国际食糖市场逐步趋于稳定,商品基金失去了进一步做多的理由,在没有更多投资者接手的情况下,原糖期价也因此出现大幅度下跌。

  国内新糖开始供应市场,供需形势逐步改观,现货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目前,我们对于2009/2010榨季供需的预测数据如下:国内产糖1074万吨,消费1450万吨,产需缺口376万吨,各类库存所剩无几,库存消费比下降到20年来的最低点,本榨季进口148万吨。2010/2011榨季,期初库存仅仅只有110万吨,产量预估为1180万吨,消费量为1400万吨,产需缺口220万吨以上,进口量可能达到200万吨。200万吨的进口并不是很多,因为新榨季印度可供出口量为200万吨以上,只要进口渠道通畅,中国食糖供需形势就不会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