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中国经济大幅下滑或者全球其他地区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

www.gemag.com.cn 2011-05-25 15:58 行业分析
投资者会看全球的机会,哪里增长性最好就去哪里。现在最好的当然就是中国。纳斯达克OMX集团高级副总裁麦柯
  “投资者会看全球的机会,哪里增长性最好就去哪里。现在最好的当然就是中国。”纳斯达克OMX集团高级副总裁麦柯奕(Robert McCooey)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增长性是美国投资者判断的主要标准。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不出问题的前提下,中国消费人群(尤其是中上层)喜欢的内容都会很快被市场接受,互联网正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公司模式和美国很像,美国投资者比较了?解”。

  另一助推西方资本对中国互联网热情的是2008年集中爆发的金融危机。当时为了避险,很多资金被投入黄金等投资工具,现在这些一度消失的流动性开始重回投资市场。同时为了刺激经济,大批量印刷出来的货币也进入投资市场并寻求出路。严重受创的欧美经济体和企业缺乏高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机会,中国概念便又被镀上一层金。

  在此背景下,中国概念股票在美国上市初始价格被抬得很高,甚至中国人眼中的一些“问题”公司也能顺利上市。“资本市场投资人做投资组合,不一定每一个投资的公司都是赚钱的,只要整个投资篮子赚钱就可以了。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是鱼龙混杂。投资人既会买360、优酷,同时也会买百度、腾讯。现在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的时候都是以概念为主,投资人也需要过一段时间再看基本面,不断调整利润预?期。”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表示。

  唯一能让西方投资者对中国概念公司失去兴趣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大幅下滑或者全球其他地区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这在短期内显然不太可能出现,也就意味着中国互联网还将作为西方资本最佳出口和简单的热钱传导机制中继续被推向沸腾。一旦沸腾,不可能没有泡沫。

  “好处在于,涌入互联网的钱多,就能鼓励大家冒险。如果创新冒险对了就能赚大钱,创新的动力就更加大。”甘剑平指出,“不好的地方是,各个领域的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赚不到钱,比如电商,本来可以赚钱,但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做市场。优秀的企业要步步为营,准备好迎接低谷,未来肯定有很大的调整。”

  当大卫·伯恩喊出“赢者通吃”的口号时,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最看好的在线食品零售商WebVan不久后便轰然倒地。正如纳斯达克高级副总裁麦柯奕所言,“只有泡沫过去你才会知道真的有泡沫”。对于什么是泡沫,他也难以给出准确定义。

  不必为风险投资机构担心,至少短期内击鼓传花的游戏仍将继续。在一个有人看短期、有人看长期的市场中,笼统论述“泡沫”意义并不大,除非情况如1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前那样极端。

  即使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也不一定是坏消息。尽管2010年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流向电子商务行业,这与国内几万亿元规模的零售市场相比并不算多。而且,其中大部份资金进入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是良性的行业泡沫。京东CEO刘强东认为,电子商务行业存在一定泡沫对行业未来发展有利:“有竞争,钱不断投进来,服务才能更好,价格才能更低,产品质量才会更好。”

  真正存在泡沫的是那些“坏公司”。每个投资者都试图找到下一个大事件及其中的明日之星,但并非每人都像投资阿里巴巴的孙正义一样判断准确。资金充裕的市场里,好公司和坏公司混杂在一起,只有少数人慧眼识珠。“二八”法则在投资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每波投资浪潮过后,通常只有20%的公司能够成功。

  过于浮躁的投资和创业气氛必然催生出一大批目的不纯的公司。“互联网整个产业绝对不是泡沫,只是有太多的泡沫企业。”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曾表示。回顾1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很容易发现泡沫企业的特征:业务模式不明确,追求快速扩张,烧钱过快且没有创造业务价值,被资本推动而忽视商业本身,等等。

  泥沙俱下的电商行业可能是“泡沫企业”最为集中的所在。很多国内资金投资项目的唯一要求就是3年或几年内上市。这种压力下,许多企业会盲目扩大营业额,如果根基不稳,很容易倒下。

  又比如模仿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2010年瞬间冒出数百家,并吸引大量资金追捧。 “急功近利的心态把团购给害了。团购的商业逻辑本身很清晰,但经不起好几百家一起来做。GroupOn毛利率能做到50%,中国只能做到5%,差10倍就不是一件事了。”易凯资本CEO王冉指出。

  只要宏观经济不发生突变,互联网市场将继续保持乐观而浮躁的气氛。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处于高速成长期且缺乏巨头的市场,尽快融资、尽快跑马圈地仍是主流心态。真正的行业性整合需要等待粗放式经营阶段结束,届时,决定谁能够幸免的,仍是谁真正为用户提供了价值。正如古永锵所言:“资本市场有供求关系因素。作为公司,我们能控制的是产品用户体验、规模和收入等业务,资本市场估值多少更多是它们自己的事。以产品业务踏实发展是最好?的。”

  但泡沫何时积攒到失控进而破裂仍是让人好奇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并无人能回答。

  投资者似乎更为乐观。易凯资本王冉指出:“如今与十年前最大的区别,是创业者团队更为成熟,他们的管理、技术和资本能力远超过当年的丁磊和张朝阳。”互联网早期弄潮者依靠聪明勤奋和大势,而今天的创业者则在腾讯、百度、谷歌或微软等大公司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在这个资本催生的镀金时代,谁将是长跑的最终胜利者?答案或许不用等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