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市场营销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

白酒行业的真正危机是产能过剩

未知 2013-06-14 09:14 行业分析
塑化剂事件、限制三公消费和禁酒令等事件和政策固然对白酒业的形势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因素并非

    塑化剂事件、限制“三公”消费和禁酒令等事件和政策固然对白酒业的形势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但这些因素并非行业步入调整的根本原因。
  有业内专家即表示,“塑化剂事件只是白酒业销售压力的一个宣泄口”,行业的真正危机是产能过剩。知名市场战略专家路胜贞也表示,“塑化剂只是适时地戳穿了白酒的泡沫”,并对白酒业持续不断的扩张和需求的萎缩表示担忧。过去几年,白酒业经历产能的快速扩张,未来供过于求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巅峰期量价齐升的种种繁荣景象将难以再现。

  比如,对于过去几年白酒价格超越楼市的增长速度,很多人都表示过“酒价虚高不是秘密”的观点。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心:酒价虚高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囤酒、炒酒乃至收购酒厂,一旦市场需求放缓,大量泡沫就会破灭。贵州东方酒业有限公司副总李俊飞也表示,白酒行业景气度顶峰已经过去,高端白酒价格将理性回归。
  又比如,白酒业上市公司的市值也一直名列前茅。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截至2013年5月21日,贵州茅台、五粮液A股流通市值分别为2024.7亿元、892亿元,分居沪市第9位、深市第2位,超过上汽集团、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筑、大秦铁路、长江电力、中联重科、中煤能源、长安汽车等金融、汽车、能源、基建类大盘蓝筹。对于白酒上市公司如此之高的市值,曾经有投资人士即表示,“美国占据市值榜前列的都是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白酒拥有这样的地位令人称奇,难道喝酒能够强国吗?”

  除了虚高的酒价、市值,白酒业的需求泡沫、品牌泡沫以及重营销、轻质量、浮躁浮夸、恶炒概念等不良习气,各种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都需要行业自身经过较长时间去调整和修正,惟有如此,白酒业才能迎来涅槃之后的重生。
  白酒业的产能过剩也必然会引起行业内的重组、并购及洗牌、分化,从而重塑市场竞争格局。从历史经验来看,在1998年~2004年的上一次行业低谷中,大批小酒厂纷纷转产或倒闭,一些风光一时的酒企走向没落,典型的如以秦池、孔府家为代表的山东军团。白酒品牌营销专家何志莲即认为,非理性的产能扩张,在遇到消费环境趋冷的时候,就会显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产能过剩将会推动酒行业的重组及并购,以生产基酒为生的企业,将会首先受到冲击。
  目前,市场已经体现出产能过剩的种种迹象,即便是最乐观的业内人士也认为,此次行业调整到位至少需要2~3年时间。而去年行业刚显示出调整迹象时,有部分业内人士还乐观估计行业调整期会很短暂,但是行业形势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有媒体通过对贵州仁怀、四川宜宾、泸州、古蔺前后持续数月的调查,以及与当地白酒上市公司、普通酒厂高管及一线员工、各大经销商和当地政府部门、酒业协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到,这些人士普遍认为行业已经进入了长达3~4年的调整期。实际更严重的是,整个白酒“金三角”地区新增产能还在不断上马,产能还将呈跨越式增长。
  更有业内人士根据白酒业的发展历史,认为白酒业此轮的调整期至少为4年。其原因在于,上一轮的调整期持续6~7年,不过白酒业发展的波动频率在变动,而城镇化也将成为驱使行业重返正规的引擎,因此此次调整时间应该比上一轮短。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白酒行业经过洗牌,真正的优质品牌,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的确可以笑到最后。然而,一旦调整时间持续数年,行业的最终稳定必然以行业的波动为代价,包括产量、价格的起落以及大量企业的退出或转产等等。其间,资源的浪费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