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在上海国际车展的武装,可窥一斑
全新紧凑型SUV—Q3的全球首发特意提前至上海车展,预计在2013年由一汽大众生产;红色的A1预示着争夺紧凑型豪华车市场的决心;最令人瞩目的是Q5 Hybrid quattro,这款混合动力版车型今年就会在德国量产,并于明年以进口形式引入中国市场。
作为推向中国的首款新能源车型 ,混合动力版Q5只是奥迪撬动市场的开篇之作。与之相呼应的,是上海车展一周前,奥迪在位于德国安戈尔斯塔特的总部,展示了其全方位的新能源战略,这包括纯电动汽车A3-etron的全球首发,以及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不同车型的试驾与专题讲座。
整个4月,奥迪都试图向公众传达一个清晰的信息:奥迪不会将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拱手相让。
促使奥迪如此重视新能源战略的因素较多。一方面,中国政府明确的电动车发展规划,这在全球市场实属罕见,奥迪不会错失这种机会。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难以在短期带来巨大销量,但却是不可忽略的行业转型趋势,奥迪在今年深入思考未来新能源的市场布局,其中,中国已被列为仅次于欧洲的第二大市场,重要性超过美国。
但问题来了。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如欧洲消费者,如何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正确认知,并进而产生购买行为,是件难事;此外,奥迪在新能源技术上称不上领先,速度也明显“慢”于对手。今年3月,宝马已在中国进行Mini E的路测活动,日产leaf、通用volt等纯电动车也表示过明确的中国上市计划,目前的奥迪该以何种角色和方式介入新能源市场?挑战也会随之而来。
面对《环球企业家》的这类疑问,奥迪董事会主席施泰德却不以为然:“在电动化之路上,到底谁领先?恐怕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来推断。” 慢功夫 其实,奥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化速度上的“慢”,是承接了其一贯特色。今年第一季度,奥迪在一直领先的中国市场,销量增速为24.6%,低于其在法国27.4%的增速,同时也低于宝马和奔驰的同期增速。之所以如此,是奥迪有意为之。
去年,Q5在中国的产能瓶颈,造成了很多用户的抱怨。于是,从2010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奥迪决定进行生产线改造,以扩充产能。奥迪希望能以此举探索未来方向,因而将预计一周的工作时间延至五周,期间,A4L、Q5没有产能,奥迪不得不主动调低销售节奏。“停产期间销售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保住奥迪在中国高档车中销量冠军的位置,真的是挺难取舍的一件事儿。”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德睿对《环球企业家》说。
对奥迪来说,保持稳健的发展速度,远比短期的利益更为重要。对于宝马Mini E的中国路测,冯德睿认为:“宝马是用一种比较原始阶段的技术,让大家进行测试。我们要做到的是最好,不是最快或者所谓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