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抓机会与台塑精神
王永庆出身贫苦,16岁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时,便开始在台湾南部的嘉义做米店生意。惟实、诚信、勤奋,使他的生意得到发展。到1954年37岁时,他的事业发生了转机,王永庆得到了“美援”的一笔小额贷款,这使他真正跨入了工业企业行列。
当时,这笔贷款必须用来建造一座塑胶加工厂。由于最初的民间人选出国考察后并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国际竞争力,不少民间企业更不知道塑胶粉是什么东西而不敢接下贷款,政府只得借助银行从存款最多的民营企业家中,发现了王永庆。接着一个电话打过去,约他投资。王永庆二话没说,一口应承。这立即招来了同行的笑话,说他可能连“塑胶”两个字都不会写却还想投资。但王永庆不以为然,一方面他正愁找不到新业态,一方面以自己多年的磨砺认为: 天下没有容易的事,也没有做不到的事,既然机会来了,就把握它。王永庆花了三年的时间,在政府的指导下完成了建厂,正式开工生产。
但真正的困难来了,日产4吨塑胶粉的台塑,当时算是全世界最小的同业公司,因此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但王永庆凭他多年精打细算的经验和胆识,没有去说服台湾当局加强进口管制做短期扶持,而是与主管部门协商,扩大产能规模,提高到日产20吨塑胶粉,以此摊薄成本,形成能与日本抗衡的价格竞争力。最终,他挺过了这一大难关!
到了1973年,王永庆又开始为化工企业要长期依赖原料进口而苦恼,首次向当局提出兴建轻油裂解(六轻)厂计划,向上游原料提炼拓展。但计划立即遭到否决。从此,王永庆花了20年的时间来做努力:由于遭到民众的环保抗争,也遭遇地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他不断审视自己的方案,做了大量调查、改进和解释工作,仅在选址上就几经周折。直到1986年,方案终获当局核准通过,再到1991年才落脚麦寮建厂。今天,这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拥有台湾优质的中转港口,距厦门仅196公里,一旦成为两岸直航港口,台塑每年估计可节省数十亿新台币。
台塑的成功,来自当初台湾当局大力扶持民间企业家,更来自王永庆锲而不舍的企业家精神,也来自一位企业家重视民意、资源整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