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节俭开始
黄瑞泉给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节俭、有爱心,也正是凭借节俭他积累了创业资本,并掘得了第一桶金;正是凭借爱心,获得了做辣酱的工艺,为创业积累了技术。
为节俭遗留下风湿症
与很多老板的生活经历一样,黄瑞泉也是从业务员做起,然后离开优越的工作环境“下海”创业。“我22岁时就开始跑业务,在家电、食品等行业都做过,不过主要与食品行业打交道比较多。”黄瑞泉告诉笔者,那时他是当时所在企业里最小的业务员。
虽然年龄不大,但凭借着能吃苦、务实的精神,他被领导调到了北京,专门负责市场开拓。这可是一个不好啃的“硬骨头”,因为很多从业多年的同事都没有把这个市场做好。
“我住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当时两个月就瘦了20斤,现在还遗留下了风湿症。”黄瑞泉如此描述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必须要成功。让他有这种迫切愿望的就是他的高中经历。
那时,他和其他5个同学同时被保送到高中,而且5个同学都考进了名牌大学。唯有他因为疾病而被迫退学。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正是这段经历,也让他很迅速地把北京市场打开。
除了努力,他有着超越常人的节俭习惯。当时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只有60元,他总是以面条来应付自己的一日三餐,为了节省交通补贴,每天都骑着自行车行驶100多公里做业务。后来做到大区经理,每每出差还是只坐硬座。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读者借鉴:许多人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是,在你赚的钱是有数的时候,节俭就是一种赚钱的途径。在学习黄瑞泉吃苦精神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节俭。
爱心获得辣酱工艺
虽然黄瑞泉已做成了华北大区经理,但他并没有感觉到成就感。1998年,带着创业的冲动、带着10多万元的积累资本以及对食品行业的认知,他开始真正走上了创业道路。当时,他创业的第一站就是做牛肉干、鱼片、罐头等小食品代理。
但黄瑞泉并不满足于做代理,“把代理做的再大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建厂自己生产,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但是面临的风险会更大,再说他只做过代理,对生产等其他因素了解的并不多。
这并没有难倒他,他到四川、贵州等地考察了一番后,还是决定做自己的辣酱品牌。他之所以选择做辣酱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其实,他早在其它企业做业务员的时候,就对四川非常熟悉,因为那里有公司的办事处,每年都要在那里呆两个多月。
付出总有回报,虽然有些人不图回报。黄瑞泉告诉笔者,他同情心很强,每次在外面看到一些乞讨的老人,或者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他总想帮一把。虽然他很节俭,但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显得很阔绰。有几次,他把50元送给那些在寒风中乞讨的老人。
在四川的办事处附近,有一位孤寡老人,没有儿女,丈夫也去世了,生活比较艰难。他经常去照顾这位老人,老人为了感激黄瑞泉,在他离开四川的时候,老人告诉他一个祖传的制作辣酱的工艺。
黄瑞泉告诉笔者:“这位老人经常做辣酱送给亲戚朋友,也送给我一些,感觉口味非常好。”
但那时由于缺少资金没有迈开创业的步伐。现在,他终于有了做自己品牌的资本。为了感激这位老婆婆,他专门为自己的辣酱起了一个“川婆婆”的名字。这样,黄瑞泉完成了从代理商到生产商的转变。
◆读者借鉴:要敢于抛弃自己的优越环境去创业。其实很多人有着天生的商业头脑,但是他们没有去操作。作为年轻人,要善于从优越中走出来,去独自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前提就是你要能吃苦,要能顶得住压力。另外,我们还要有爱心,要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企业转型,陷阱?机遇?
从代理到打造自己的品牌,黄瑞泉走过的并不是一片坦途,偷学来的技术也没能让他在转型中顺利地渡过。相反,路途却是坎坷不平,甚至企业遭受夭折之厄运。“企业转型,有一半是机遇,一半是陷阱,转不好就会一命呜呼。”黄瑞泉对此深有感触,做自己的品牌与代理不一样,这更考验一个老板的综合素质。
转型初期,由于生产出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他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灾难。但是他依然坚持着,怀着复杂的心情,他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后,他意识到,口味不好是失败主因。在了解真相后,他又到处去请教食品方面的专家,然后向一些类似企业学习。在试验了上百次,销毁了数百箱产品后,他终于把产品的口味、口感研制成功。
由于缺乏知名度,产品销售还是不理想。于是,他亲自背着自己的产品到大超市推销,专门在负责采购的人员午餐时,让他们品尝,如果采购人员不品尝,就送给他们周围的人,总之想尽千方百计要让采购人员知道这是好产品。“我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黄瑞泉如是说。正是凭着这股热情,产品已走向国内七八个省。
◆读者借鉴:在没有大的资金支持,没有规模的广告投入,要想把产品知名度打出去,只能采用一些“笨”办法,虽然“笨”但很有效,这是创业初期产品推广一条好的途径。
作者:李作虎